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_词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词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两市镇三完小 张丽娟
语感著名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王尚文语)。而古诗是祖国文化艺术长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哲理深刻,音韵和谐,是语感培养的宝贵资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古诗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点滴做法。
一、在朗读中触发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读中培养语感。我采取范读、齐读、诵读、配音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触发学生的语感。
1、在读中体会音韵感。古诗讲究韵律,读来琅琅上口,通过朗读,能充分体会到其中的音韵美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教师在指导朗读中要抓住音韵的平仄、节奏、停顿、重音、韵脚等的特点,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充分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感,为深入感悟古诗的内蕴打下基础。
2、在读中体悟情味感。诗言志。志即情感、态度、胸襟、气度、爱憎、情趣等。教师要在读中触发学生的情味感,让学生的心靠近诗人的心,让学生的情感融进诗人的情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童真童趣跃然纸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何等坚强不屈的意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积极乐观的胸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充满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诗人历经人生风雨的经验总结,对后人几多谆谆劝勉……不同的诗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我们要在读的训练中把握它,理解它,表现它。
二、在品味中体悟语感。
古诗语言凝练,一字一句包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含义。教学时应该把这些精美的语言瑰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超本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僧敲月下门”的“敲”,是品味古诗用词的典范。我在教学毛泽东的《长征》一诗时,为了帮助学生感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与“寒”的意思,我先让学生回忆了《飞夺泸定桥》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节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战斗录象,充分体验环境之险、水势之恶、敌人之凶、战争之酷,这一切作者就用一个“寒”字高度概括。但红军是坚强的,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你听,金沙江翻腾的江水拍打两岸,似乎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掌声;太阳温暖的照在耸入云端的山崖,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的未来就在眼前。此时此刻,作者感慨万千,激情澎湃,对牺牲了的战友的崇敬,对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作者把千言万语浓缩在一个“暖”字里面!通过对“寒”与“暖”的对比品味,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诗歌的内涵,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语义感的训练得到落实。
三、在想象中深化语感。
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着的,加强想象的训练也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方法。而诗歌离不开想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作者“心骛八极,神游万里”,在神奇的想象中创造出瑰丽的诗句。在古诗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深化语感的培养。例如教学《锄禾》时,让学生想象农民为一粒粮食所付出的艰辛。从播种、锄草、施肥、杀虫、收获到饭桌,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多少汗水、多少心血,让学生深深的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通过想象,把诗歌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加深入体会到诗的情意,产生强烈的感情,从而获得丰富的语感。
四、在意境中增强语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是主观的情思(意)与客观的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它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古诗讲究意境,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在教学古诗时可通过图画、音乐、多媒体、语言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去认识、鉴赏、创造古诗的意境美,陶冶情操,增强语感。例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我运用课件显示春天的美好景物,然后用配乐的描述性语言再创春天的美好情境。“是啊,春天的太阳温暖的普照大地,在融融的春光中,大地雪融冰消了;在暖暖的和风中,小草快乐的舒茎展叶。没有春晖的深情抚爱,哪有小草的茁壮成长?没有母亲的细心呵护,哪有儿女的幸福温馨?”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内化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到诗歌运用比喻手法的特殊效果。
总之,古诗教学是语感训练的可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古诗教学的特点,把学生的语感培养抓好抓实。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
浅谈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摘要]: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笔者通过分析语感的含义,探索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方法,着眼于学......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语言产生感知和感受的心理行为能力。中学生要学习语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语感而获得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学......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从本质上看,我认为语文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