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心得体会(精选5篇)_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第1篇:山西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
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为便于各高等学校了解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工作,特制订《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本指南所列条目不是项目名称,只是方向,申报人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名称。
一、教学综合改革类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教学改革等一些重大问题从全省宏观战略高度开展研究,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政策支持、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申报此类项目应在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研究队伍应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参与,具有较合理的学科专业互补性,预期成果能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选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与实践
(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四)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共享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五)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
(六)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七)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八)国家、省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研究
(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培训研究与实践
(十)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软件学院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二、专业建设类
此类项目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性改革与实践。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一定的改革基础,具有持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选题:
(一)专业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二)增强山西紧缺急需人才专业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三)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五)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强化特色、合理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六)国家、省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七)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八)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九)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十)开展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三、人才培养改革类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考核办法、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进行综合研究,或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与探索。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比较具体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稳定的研究队伍和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依托。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比较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参考选题:
(一)促进学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二)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
(四)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研究
(五)各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结构和体系的改革
(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七)开展研究性教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
(八)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研究
(九)特色(优秀)教材建设
(十)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十一)考试改革研究
(十二)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十三)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十四)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
(十五)学生继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
(十六)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关系的研究(十七)卓越工程师(医生、农林、法律)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十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十九)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构建“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全科医生”的研究
(二十)培养卓越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二十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
(二十二)充分发挥行业作用,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研究
(二十三)促进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研究
四、实践教学类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改革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并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整合实习实践课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合作,优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具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系统的改革方案,并应用于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选题:
(一)加强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质量研究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研究
(三)各学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五)推进高职高专“双证书”制度及加强职业资格鉴定的研究
(六)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改革与创新
(七)综合性大学理科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八)高职院校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九)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
(十)优秀实验教材、课程的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
(十一)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十二)高等学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十三)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五、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类
此类项目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主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研究;抓住制约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对教学管理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有新的创意和措施,可取得实质性成果,并能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申请此类项目需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基础,同时还须有一批管理骨干队伍。
参考选题:
(一)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二)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三)多校区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五)高等学校弹性学制的试验与探索
(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
(七)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八)教学团队、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九)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建设
(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研究
(十一)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师资互聘
(十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研究
(十三)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十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十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十六)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研究(十七)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专项评估研究与实践(十八)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方式与实践(十九)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二十)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二十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及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建设
(二十二)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
六、其它
未列入上述指南范围,但具有鲜明特色,较高研究价值,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革实践的项目以及突出学科专业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项目经评审也可立项。
第2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为便于各高等学校了解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工作,特制订《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本指南所列条目不是项目名称,只是方向,申报人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名称。
一、省重点研究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全省层面开展全局性研究,为我省高等教育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申报此类项目应在宏观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研究队伍应以学校教学管理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人员应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并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一)“十三五”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研究
(二)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三)省市共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四)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
(五)“专升本”选拔工作及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二、教学综合改革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安全工作等一些重大问题从全省宏观战略高度开展研究,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政策支持、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申报此类项目应在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研究队伍应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参与,具有较合理的学科专业互补性,预期成果能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选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与实践
(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四)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共享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人才的探索与研究
(五)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
(六)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七)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培训研究与实践
(九)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软件学院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三、专业建设项目
此类项目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性改革与实践。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一定的改革基础,具有持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选题:
(一)专业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二)增强山西紧缺急需人才专业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三)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五)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强化特色、合理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六)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七)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八)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九)开展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人才培养改革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考核办法、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进行综合研究,或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与探索。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比较具体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稳定的研究队伍和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依托。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比较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参考选题:
(一)促进学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二)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
(四)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研究
(五)各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结构和体系的改革
(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七)开展研究性教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
(八)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研究
(九)特色(优秀)教材建设
(十)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十一)考试改革(如教考分离)研究
(十二)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十三)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十四)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
(十五)学生继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
(十六)卓越工程师(医生、农林、法律、新闻传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十七)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十八)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构建“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全科医生”的研究
(十九)培养卓越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二十)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
五、实践教学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改革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并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整合实习实践课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合作,优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具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系统的改革方案,并应用于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选题:
(一)加强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质量研究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研究
(三)各学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五)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改革与创新
(六)综合性大学理科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七)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
(八)优秀实验教材、课程的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
(九)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十)高等学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十一)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十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研究
六、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项目
此类项目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主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研究;抓住制约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对教学管理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有新的创意和措施,可取得实质性成果,并能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申请此类项目需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基础,同时还须有一批管理骨干队伍。
参考选题:
(一)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二)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三)多校区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五)高等学校弹性学制的试验与探索
(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
(七)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八)教学团队、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九)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建设
(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研究
(十一)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师资互聘
(十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研究
(十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十四)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
(十五)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专项评估研究与实践
(十六)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方式与实践
(十七)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十八)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及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十九)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
(二十)专业带头人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与作用
七、其它
未列入上述指南范围,但具有鲜明特色,较高研究价值,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革实践的项目以及突出学科专业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项目经评审也可立项。
第3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要求
附件二: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立项依据。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依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办法》(晋教高[2011]6号)进行。立项范围参照《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附件2)。
二、项目申报要求。立项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本科高校申报名额见《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名额分配表(本科高校)》(附件1),独立学院、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每校可申报5项,其他高职院校每校可申报3项。支持和鼓励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项目需明确主持院校、项目负责人)。
三、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确保教学改革项目顺利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性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请各高等学校于2012年4月10日前,将《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附件3)1式2份,《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1式1份,《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情况一览表》(附件5)1式1份报省教育厅高教处,同时发送电子版至sxjytgjc@163.com。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项目仍按晋教政函[2011]29号通知,向省教育厅思政处申报。
附件:
1、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名额分配表(本科高校)
2、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3、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4、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汇总表5、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情况一览表
第4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教师:王玉利
“学案”的出现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下的新事物。我在使用“学案”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憾其中表现为:
1、担心课堂超时,害怕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完成学案已设计的教学内容。其结果是:要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要么教学任务草草收场,导致教学过程简单缺乏生动性。
2、担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会解答,不敢让过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不敢、甚至也不会去突破现有的学案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展示风采,以至于整堂课完成后让人感觉到,不管是不是同一学科,是不是同一位教师都在按同一个模式施教。
3、按学案环节讲课,多数是对学案内容拓展的少。
4、学生大部分在忙于完成手中的学案练习,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一是在巧设问题时显出个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得当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问时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把“学案”重点、难点问题教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问题或准确到位、或生动有趣、或贴近生活。要体现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向老师质疑,逐渐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二是在练习设计上显出个性。练习的设计要立足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练习要起到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的作用;如书面作业、课上、课下自我才华的展示、交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妙想。“学案”是教师和学生的共用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师要大量寻找教材之外的、学生周围的、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把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三是在指导学习中显出个性。课堂40分钟的时间教师是配角要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臵,要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讲授时间,学生能看懂的问题不讲,学生讨论后能明白的问题不讲,教师一点就透的问题不讲,学生能讲明白的问题不讲。这样的课堂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学时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东大封小学
2013.4课堂教学改革体会
教师:王玉利
开学初,学校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高效课堂改革的热潮,我感受到高效课堂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真正告别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也可以说是“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在课堂时间的过程中我有以下体会:
体会一
学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做法”。更新观念是前提,观念变了,教法学法自然变了。转变做法,就是转变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
体会二:学案教学,课堂的精彩属于学生。
“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的精彩不在老师,而在学生,是他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学案教学中,教师的精彩体现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和点拨中。学生的精彩表现在合作交流、展示时相互的发问、补充,表现在激烈的争辩、思维的碰撞,知识的构建,表现在和谐的合作,热情的鼓励。
让学生真实的展示自己的错误,激烈的争辩、补充,直至语言浅显易懂,还科学规范。学生小组合作,最好由组长组织,可提问,可指名回答,可相互补充。低年级也可说题的要求,审清题意。如果大
家都说不清楚,组长讲解。还不会,及时将意见反馈给老师。
展示时,可踊跃发言,如“我是这样想的----”,其他学生可提问,可补充,但必须有评价。然后二人小组相互复述。教师点拨时,要说做法,更要说思路,说思想,说规律。必不可少的是要表扬,要真实的评价学生的讲解过程那里好,好在那里。只有及时评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合作。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东大封小学
2013.4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二)
开学初,学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改革的热潮,最近我又在网上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几节教学视频,我感受到了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象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在我的以往课堂教学中,我也想过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总是在思想上有所顾虑,担心学生不会学习,担心学生学不好,担心把学生给耽误了,担心课时紧,任务重,没法完成被学期的教学计划。另外,我还担心学生在课堂上玩大于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改革可能成功,但不意味着百分百的成功,教改失败又怎样来弥补? 我平时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到了游戏厅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学生就能很快地学会打游戏,并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通过观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我发现我把学生管得太死了,总是规定学生做我教过的操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新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整理完课堂教学改革心得,喝口水,抬头望窗,夜不算深,有些明净,宛如我此时的心情,轻松而明快。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未等大家做好接准备就已汹涌而来,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通过学习杜郎口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将是一场艰苦的,但却是势在必行的革命.“改革如同潮水一样既能推波,又能覆舟,谁抓住了这一机遇,谁就适应了发展”。在去年潍坊市骨干教师培训会上一教育专家的这些话语激起了我蕴藏在心底的豪情,同时也勾起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憧憬。
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人教版美术新教材的编者胡知凡教授过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
全市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将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乐、高效的!赞诃夫说过:“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美术课上,一年级八班的一个学生袁华晨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孙小迪一起做作业。”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稚嫩的小脸和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又想到这个男生手工课对他是个弱项,这样孙小迪可以帮他,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老师满足你的要求!”他听后非常高兴,2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马佳璇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我又跟同学们说:“我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 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通过好的学生
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真不错,继续努力哟!”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第5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杨晓东
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更重要是备学生,评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明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情况,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并在每节教学课后,让学生总结自己对这节课所学内容得失。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角色。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附件1: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为便于各高等学校了解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工作,特制订《2012年度山西省高......
附件二: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要求一、项目立项依据。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依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办法》(晋教高[2011]6号)进行。立项......
附件2: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为便于各高等学校了解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工作,特制订《2015年度山西省高......
第1篇:山西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为便于各高等学校了解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
关于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和已立项项目中期检查与结题的通知各教学、教辅单位: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接湖南省教育厅通知,决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