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学研讨总结_品社教学总结
品社教学研讨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社教学总结”。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研讨总结
2011-10-26
教研室在官庄中心小学举行了全镇品社/品生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由胡老师带领老师们解读了品社/品生的课程标准,并再次强调了三环节教学要求。
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基本精神,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以活动型课堂为主渠道,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主要任务,实现小学德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全面提高我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根据以上特征,品社/品生学科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中自主学习应做到五个转变,即由重教师传授转变为中学生自主探究、由重课内转变为重视课外教学、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由重书本知识转变为重实践、由重信息单向交流转变为多向交流。
研讨中还提到了教学的“三环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由感知问题上升为认知问题,加深体验,内化提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结合我镇小学的实际情况,品社/品生学科的作业形式主要有书面式、口头表达式及实践式,限时作业时间控制在5-15分钟内。
黑石完小孙晓
品德与社会研讨心得体会春风拂面,垂柳依依,四月八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品社研讨会。通过这次品社研讨,我领略了两位讲课老师精彩纷呈的讲解,我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活......
品社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根据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一、取得的成......
四年级品社教学总结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共有学生28人。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第一学期 )槟榔小学 陈白兰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这个学期本人承担了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