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学中的读写结合_教学中如何读写结合
重视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中如何读写结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所要跟大家分享的教学心得叫做“重视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恳请各位老师指教。
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菜鸟教师,总是会一些迷茫,语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问问教学前辈,他告诉我,每篇课文后面的要求就是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渐渐地,我开始明白,语文教学概括起来就是七个字:“识、写、读、背、说、作、习”。重点是:“识、写、读、作”,重中之重是“读”和“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我认为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
用通俗的话说“读写结合”就是 “读中学写”、“读后练写”。“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几点做法。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1、重视积累,大量阅读。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充分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理解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课后,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并有意识的在小练笔或习作中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文本中那些优美的词句,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智慧才能化为自己笔下流淌的文字,使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例如,学了《小桥〃流水〃人家》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文章,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注意运用本文的词句和抒情方法。
此外,应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作笔记、写心得、记日记的好习惯。这些素材的积累,将会为孩子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孩子们在读的同时,老师要交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而不是看了就忘了,记性好忘性大。要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这样,读文章就仔细认真多了。要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做好批注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写作的练习。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能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为写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
在学习课文《鲸》时,孩子们学习了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和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并在短文中恰当的使用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样不仅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2、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有人说作家就是儿童,因为他们都有无际的想象力。那么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更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独树一帜。
在教授课文《草原》时,老舍先生描写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引导孩子们在想象中朗读,读完让孩子们交流:你愉快了又和作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动作行为?同学们交流之后马上练练笔。有的孩子就写了:“要是我来到这么美丽的草原上,我一定要在地上翻好几个滚,打几个倒立,直到我的劲儿都使不出来了,我才静静地躺在草原上欣赏着白云朵朵的天空。”
3、读写结合,要勤练笔进行习作练习。
“常常做,不怕千难万阻;日日行,不怕千山万水。”勤写勤练,才能练出好的作文。只有经常动笔,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才能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愿写到想写;从凑字数到文思如泉涌;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准备好练习本,准备随时练习写句子,写片段。多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练习成篇的作文应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地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贪多、囫囵吞枣。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的练习方式也力求多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培养孩子兴趣入手。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更全面。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就能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沉浮苦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以上是我自身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有关感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法之三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余映潮434100——教学警语: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就是读写结合。语言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
小课题研讨:读写结合侯利娟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难点,往往是教师讲了又讲,可部分学生还是深感头疼,不知如何下手。今年任教了三年级语文,在教学中,也曾为孩子的作文教......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研究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小学高段习作教学则应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