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说课稿_观察物体说课稿图文
观察物体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观察物体说课稿图文”。
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说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学法指导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猴,为什么同一玩具猴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二)教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更好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好吗?把你们的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然后站好,听老师要求。用你的左手指指上面,右手指指下面,左腿踢踢前面,右腿蹬蹬后面,头向左边扭扭,再向右边扭扭”。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动”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位与位置的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活动结束后,我又从“趣”字入手,用课件演示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 “他们都说对了吗?”
“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二)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准备分两个部分来进行:
1)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1.本位观察。
老师拿出一个玩具猴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它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面也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体会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大家站起来转一圈看看,你能看到玩具猴的哪一面?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现在你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不一样?
3.全面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找个喜欢的位置观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
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我又用课件出示淘气、笑笑 小丽观察茶壶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淘气、笑笑、小丽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来加以巩固。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汽车为素材,通过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单向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不同的。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进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接着我再出示课件“淘气和笑笑分别从上面和下面来观察水壶”
2)从上面、下面来观察物体
让学生说说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水壶会是什么样的,接着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他们看到的茶壶的样子会不一样?
做一做:
小朋友们,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事物需要我们去熟悉,比如铅笔盒、橡皮„„这些东西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啊,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铅笔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国家教委加强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见中提出: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所以本节课的练习已基础练习为主。
一)基础练习
1.连线游戏。
教科书第95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2.课件出示小猫和小猴看大象和淘气和笑笑看熊猫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即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因此我适当的补充了提升练习。
二)提升练习
联系生活,我请一学生到讲台,然后走下来,让学生说说哪一幅图是你看见的第一张?(出示图片)最后看见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生活中,你还仔细观察过那些物体呢?
3.课后请小朋友们去观察身边的物体,把自己看见的可以画下来,也可以拍下来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至此,本节课基本完成,以上便是我设计的“观察物体”的教学过程)。总结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观察物体》说课稿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二)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
《观察物体》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观察物体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物体说课稿,希望能够帮......
《观察物体》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
观察物体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节,是一节新授课。(二)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在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