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奇葩 说课稿_民族音乐说课课件
民乐奇葩 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族音乐说课课件”。
《民乐奇葩》说课稿
惠农区回民学校
王海英
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民乐奇葩》。
一、说教材
1、课程安排:本课题是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主要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器乐作品,让中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感受与鉴赏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所演奏的优美乐曲,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化文化观、价值观。
2、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器乐与欣赏”、“探索与交流”两个部分。“器乐与欣赏”介绍手鼓、马头琴、葫芦丝等这七种乐器及它们的代表作品。“探索与交流”部分,以学生自己寻找资料进行交流为主,分享各自找到的相关资料,如民族资料、音乐特点等等。由于内容比较多,我将本单元分为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
(1)简要介绍这三个民族的人文、地理环境(2)认识这三个民族的代表乐器和它们的音色特点
(3)选听三首有代表性的器乐曲。在这里我选听的乐曲是:手鼓独奏《庆丰收》;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3、教学目标:(1)能分辨三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哪件乐器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2)感受我国不同民乐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培养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3)认真聆听选听的曲目,探究手鼓、马头琴、葫芦丝与其民族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在于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能分辨这三个民族的特色乐器及其音色。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器乐,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浅显,尤其是对个民族的乐器接触极少,受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音乐方面的知识掌握贫乏。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情境法:通过多媒体播放的画面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多种不同的民族音乐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
2、讨论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是人类精神与生活的再现。
3、说学法: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参加音乐课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习中使自己的审美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现在我来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一、民族及民乐回顾
二、乐曲欣赏,三、拓展与探究
(一)民族及民乐回顾
首先我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歌曲、民族服饰、邮票的欣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而了解少数民族的乐器及乐曲。然后介绍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繁荣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还结合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启发他们学科结合,一起探讨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特点。每当介绍完一个少数民族器乐之后,我都会播放这个少数民族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或者是器乐曲的一小段,让学生及时聆听,加深印象。以便达到能分辨三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哪件乐器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教学目的。
(二)民乐欣赏
初步介绍完三个少数民族和三件民族乐器之后,我请学生进入本课的第二环节:民乐欣赏。让学生感受与鉴赏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所演奏的优美音乐。在欣赏每一首乐曲之前我都会考考学生,“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它是我们刚才介绍的哪个民族的乐器?”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温故而知新。
1、《庆丰收》
1)乐器:手鼓,哈萨克族最流行的民间弹弦乐器。
2)听赏过后,说说音乐的特点:《庆丰收》音符密集,节奏活泼流畅,旋律跳动不大,伴奏声部简单,演奏手法较传统。
3)乐曲热情奔放,一气呵成,描写白骆驼在草原上尽情奔跑、歌唱的活泼愉快的形象,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豪情爽朗的性格。
2、《万马奔腾》
1)乐器:马头琴,蒙古族最常见的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刻有马头而得名。
2)特点:旋律舒展,节奏自由,音程跳动较大,音乐风格鲜明,特别是马头琴演奏时的滑音、装饰音的运用,更增添了草原特色。3)乐曲以《万马奔腾》为音乐造型,歌颂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美丽,表现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3、《月光下的凤尾竹》
1)乐器:葫芦丝,又称作葫芦萧,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中。《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作曲家施光南运用彝族音调所作。
2)特点:意境优美、旋律流畅,用葫芦丝演奏效果更加幽静、美丽。3)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甜蜜幸福的生活和竹乡美景。
(三)拓展与探究
音乐是人类精神与生活的再现,梦想的寄托与延缓,音乐记载着人类的历史,它是人类消除隔膜的有力武器,世间不灭的灵魂,贯通心灵的红线。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之后,我将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
1、通过以上学习习近平一步引导学生还知道哪些民族的乐器及乐曲?
2、通过我们聆听的音乐来自多个不同的民族,为什么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音乐同样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呢?
3、在乐曲欣赏中,我们了解的手鼓、马头琴、葫芦丝这三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课堂小结
在这一节课中,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探索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并使用讨论法,让学生总结欣赏体会,在深刻体验我国多彩民族器乐的同时学会独立思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并进一步体会到生活离不开音乐。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一种预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精彩的“生成”,还需要具体的应用。
《民乐奇葩》教案《民乐奇葩》教案教材分析:《民乐奇葩》是湘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属于乐器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认识马头琴、葫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民乐奇葩》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初中民乐奇葩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民乐奇葩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民......
《民乐奇葩》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听赏能够简单分辨葫芦丝和马头琴这两件乐器的音色,了解这两件乐器的结构;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了乐器之后学生能够愿意聆听葫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