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_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试题

2020-02-28 教学试卷 下载本文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试题”。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2006 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是第十六届。()2.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3.分层次教学是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4.两个关节面面积大小差别越大,关节运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小。()5.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影响作用。()

6.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提出了将学校体育目标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的新目标体系。()7.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从“教”到“学”的转变。()8.2008 年北京奥运会,将是第二十八届奥运会。()9.常参加体育运动,会使肌纤维增多。()10.顺风时投掷铁饼,有利于成绩提高。()11.田赛项目是以时间来计算成绩的。()12.体质就是身体素质。()

13.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在1988 年奥运会上获得了首枚金牌。()14.人体最灵活的关节是髋关节。()

15.发展少年儿童的斜方肌可预防和矫正驼背。()16.水、脂肪和固体是组成人体的三大类物质。()17.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是区别对待法。()18.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19.用屈膝仰卧起坐、俯卧撑来测量肌肉的爆发力。()20.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你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

干后括号内。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1.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是()A.技能指导B.坚持实践

C.不断强化D.兴趣

2.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A.吸收B.营养

C.消化D.物质代谢

3.什么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体育知识B.体育实践

C.体育教学D.运动技能

4.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A.助跑速度B.空中走步式

C.腾起初速度和角度D.踏板的准确性

5.现代优秀跳高运动员大多采用()A.剪式B.跨越式

C.俯卧式D.背越式

6.排球比赛中,对后排队员的限制有()A.传球B.垫球

C.拦网D.扣球

7.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A.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健康性原则D.以上都是

8.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直接模仿的动作可采用()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

C.镜面示范D.背面示范

9.我国身高为166cm 以下的男女理想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cm)减多少?()A.100B.105 C.120D.115

10.正常成年人身上骨的总数是()A.212 块B.206 块

C.209 块D.207 块

11.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是()

A.牵拉动作的练习B.长时间距离的练习

C.最快的动作练习D.复杂化的练习

12.按什么分类,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A.身体素质B.人体结构

C.人体基本活动技能D.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13.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和()A.评比法B.观察法

C.调查法D.访问法

14.影响人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遗传、学习条件和体育B.遗传、工作条件和体育

C.遗传、环境和体育D.遗传、营养和体育

15.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周长为()A.400 米B.398 米

C.396 米D.394 米

16.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

A.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B.与训练竞赛相结合C.脑力与体力相结合D.形式灵活

17.足球场球门的高度应是()A.2.42 米B.2.44 米

C.2.40 米D.2.35 米

18.运动后,如间隔时间过长,机体工作能力降低到原来水平,称为()A.超量恢复阶段B.工作阶段

C.相对恢复阶段D.复原阶段

19.身体或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A.练习频率B.练习轨迹

C.练习速度D.身体姿势

20.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是()

A.体育教学手段B.体育教学原则

C.体育教学方法D.体育教学组织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 小题,25 个空,每空1 分,共25 分)1.体育实践课的组织包括、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四个方面。

2.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保持良好的,促进身心健康。

3.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是有助于培养,有助于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4.在体育科研中,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和。

5.体能主要包括能力和两个方面。

6.人体基本活动的方式是:走、跑、跳、投、、等。

7.评定田径技术的标准是和。

8.三级跳远三跳的构成是:单脚跳、和。

9.排球的拦网技术是由准备姿势、、、空中击球及落地组成。

10.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和三部分组成。

11.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包括状态、情绪状态和状态。

12.健美操可分为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8 分,共40 分)1.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简述运动前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

4.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有哪几种?其中课时计划有何意义?

5.现有12 个队参加篮球比赛,采用分组循环,分A、B 两组,每小组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并将一个组的单循环轮次排列出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45 分)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2.体育实践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3.试述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1.简述优秀教师的主要特征。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10 分)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教师个人,如何缓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参考答案】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判断题

1.× 【解析】2006 年世界杯是第十八届。

2.× 【解析】体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上好体育课,还包括组织学校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等。

3.√ 【解析】分层次教学就是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个体差异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使每名个体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4.× 【解析】构成的两个关节面的面积相差越大,关节越灵活,运动幅度也越大,但稳固

性就差。

5.√ 【解析】随着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引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之中,多媒体技术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6.√ 【解析】略。

7.√ 【解析】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 【解析】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9.× 【解析】关于体育运动能否导致肌纤维转变目前还有争论,只有肌纤维选择肥大、酶活性改变可确定,因此,“出题欠妥”,答案应当是否定的。

10.× 【解析】器械在空中飞行时,除了受空气阻力作用以外,还受空气升力的影响。当在逆风情况下投掷铁饼时,气流对器械的阻力大,升力也大。如果升阻系数比值大,升力占优势时,器械飞行的距离也远。因此是在逆风时而不是顺风时投掷铁饼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11.× 【解析】田赛项目是以高度和远度来计算成绩的。

12.× 【解析】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几个方面。

13.× 【解析】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射击选手许海峰为中国获得首枚奥运金牌。

14.× 【解析】人体最灵活的关节是肩关节,人手借肩关节的灵活运动可触到体表的任何部位。人体最大的关节是髋关节。

15.√ 【解析】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肌。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在少年儿童时期发展该肌,可预防和矫正驼背。

16.× 【解析】人体三大类营养物质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17.× 【解析】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多种,如指令式教学、发现法、启发诱导法、带领法、激励法和指标法等。

18.× 【解析】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寓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课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但体育游戏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19.× 【解析】屈膝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是测量肌肉耐力的方法。俯卧撑测量的是肩部、臂部和胸部的肌肉耐力,仰卧起坐主要测量腹肌的耐力。

20.√ 【解析】运动技能形成需要经历认知定向(泛化)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分化)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动力定型)三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体素质与原有技能水平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人较无兴趣的人活动效果更优。这是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或锻炼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2.B 【解析】营养是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是保证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3.A 【解析】体育知识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育知识为人们提供了有关体育的信息,并为他们的体育行动奠定基础。

4.C 【解析】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起跳离地瞬间人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和腾起角度。

5.D 【解析】现代优秀跳高运动员大多采用背越式跳高。

6.C 【解析】在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即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7.D 【解析】发展体能的原则一般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等。

8.C 【解析】对于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直接模仿的动作可以采用镜面示范法。

9.A 【解析】166cm 以下的男女理想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cm)-100。

10.B 【解析】正常成年人身上共有206 块骨头。

11.C 【解析】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为最快的动作练习。

12.D 【解析】将运动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是按照运动项目技术结构分类的。

13.B 【解析】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和观察法是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方法。

14.C 【解析】影响人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遗传、环境和体育锻炼。

15.B 【解析】跑道内沿长度约为398.12 米(36.50×2×3.1416+84.39×2),按跑道内实沿的外沿向外0.30

米处计算长度约为400.00 米(36.80×2×3.1416+84.39×2)。

16.C 【解析】脑力与体力相结合是体育老师的突出工作特点。

17.B 【解析】足球场球门的高度应是2.44 米。

18.D 【解析】此种情况称为复原阶段。

19.B 【解析】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练习轨迹。

20.D 【解析】体育教学组织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

三、填空题

1.课堂常规队伍队形安排与调动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2.体能心态

3.体育兴趣、习惯的终身体育基础的4.调查法实验法

5.运动素质身体形态机能

6.攀登爬越

7.经济性实效性

8.跨跳跳跃

9.移动起跳

10.骨连结骨骼肌

11.技术机能

12.竞技健美操健身健美操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

(1)主要采用游戏和比赛等形式组织各种体育活动;(2)一些体能健康方面的知识大都采用讲授的方法;(3)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般以动作示范为主;(4)培养自尊心与自信心;

(5)懂得一些游戏的基本规则、学会尊重他人。

2.【答案要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1)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由于运动技能的复杂性,在管理上达成师生间默契,并用制度的形式来约束与协调学生的发展。

(2)按能力水平分组,充分利用竞赛杠杆原理。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竞争性,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3)正确的归因教育。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运动技术练习过程中失败与挫折的各种原因,使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全面正确的归因。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在可控因素——努力方面进行归因,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

(4)不断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反馈。体育教学中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学生坚持目标和修正目标,适时、适量的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状态,体验成功感觉,能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坚持目标和努力学习的欲望,使已有的动机得到强化。

3.【答案要点】准备活动是指在训练或比赛前为正式运动作准备而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体从安静状态逐渐活动起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动员和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肌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以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还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力量和提高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4.【答案要点】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有以下4 种:(1)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2)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3)单元教学计划。(4)课时计划(教案)。

课时计划是教师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和单项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课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编写教案能反映教师的基本功,认真编写教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答案要点】2 组进行比赛,A、B 两组,12 个队参加双循环分组比赛,每批需进行N(N-1)2=6×52=302 场=15(场)。

A 组:

1-61-51-41-31-2 2-56-45-34-23-6

3-42-36-25-64-5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旧的教学模式和旧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比如,在前滚翻技巧课中,可以让学生自编组合动作进行力量素质练习:①仰卧起坐;②单举腿、双举腿;③ 静止桥形。经过反复设计串联,编排出多种新颖而巧妙的组合练习,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由学生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中,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比如,把体育课由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的集中组织形式,改变为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分别轮流带领本组同学做准备活动的分散组织形式。这样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带领准备活动的锻炼机会,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准备活动方案。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体育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

(3)改进体育教具,挖掘体育教具的使用潜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条件。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表现在对体育教材及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设计方面,为了把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引向深入,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要在学生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与方法之后,由教师指导其发展来创造能力,避免教学快而不稳。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产生及其发展与学生学习和掌握必须的专门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能力以后,才具备进行创造的基本条件。然后在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下,才可能产生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见解。

2.【答案要点】

(1)场地、器材的检查、场地的布置;(2)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见习生的安排;(3)学生着装的检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必要的准备活动(包括常规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5)对活动内容、方式、过程等是否交待清楚。

3.【答案要点】

(1)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心理的载体;(2)体育教学如同“固体”,促进心理健康如同“液体”;(3)体育教学是“快活儿”,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是“慢活儿”;

(4)体育教学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心理健康是一个状态改善的过程;

(5)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连点(陶冶学生心灵、改善学生心态、培养学生群体意识等)。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1)表现出工作热情;(2)了解并跟上专业领域的变化;(3)搞好组织工作;(4)积极地讲授;(5)展现一种好的态度;(6)建立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7)制订好教学步骤;(8)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明确传达信息的能力;(10)有效的提问能力。

2.【答案要点】(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七、论述题

1.【答案要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社会对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给教师带来较以往更大的精神压力,如何释放压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进取性和积极性,十分关键。因此,从学校、社会的层面上来说(一句话带过),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教师们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大环境,而关键的是教师自身要学会合理地调节和转移不良情绪。如:(1)培养豁达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

①面对利益:不斤斤计较,不贪得无厌,不追逐名利,不过高过份地要求自己;②读书明理:通过阅读,提升思想境界,淡泊名利,自得其乐;

③乐于助人:从帮助他人之中获取精神上的快乐,做精神上的富翁;④坦然生活:驱除幻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足常乐。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①处理好与同事、上下级、学生及其家长、朋友之间的关系;②处理好与家庭成员,亲戚之间的关系。

因此,通过与上述人员之间的沟通、互动,可以缓解教师内在的心理压力,使教师获得安全感、满足感、舒适感,情绪处于稳定,有利于促进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在各类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注意避免固执己见或斤斤计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圈,使自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中。、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2、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3、行进间队列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令和动令都落在左脚上。(×)

4、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

5、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6、双手体前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是两脚前后开立,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屈,两手持球。然后两腿用力蹬伸,上体抬起,两臂用力由后向前上方抛出。(×)

7、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某部位接触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8、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

9、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学习评价的形式包括:学生自我评,组内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

10、一个学校的运动成绩的优劣是判断其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

二、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定的教学计划应是:(B)A、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 C、课时教学计划

2、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B)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

A、形态、机能、素质 B、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 C、身高、体重、肺活量(A)

4、学校体育工作的最新法规性文件是什么?(B)

A、《体育法》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5、2007年湘潭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1—4年级测试的项目是:(C)

A、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B、身高标准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C、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6、7支队参加篮球赛,比赛场次有多少。(B)A、15场 B、21场 C、18场

7、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体育课为每周:(C)

A、二节 B、三节 C、四节

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是在:(C)A、2002年 B、2005年 C、2007年

9、在田径项目的比赛中属中长跑项目的是:(C)A、400米、800米、1500米 B、800米、1500米、200米 C、1500米、3000米、10000米 10标准篮球场的大小为:(B)

A、26米X 14米 B、28米X 15 米 C、30米X 15米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3、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三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答: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

2、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3、糖类提供热能。

4、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5、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份,它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功能。

6、水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

4、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答:跳绳、立定跳远、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 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5、青春期体育锻炼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

1、全面锻炼。

2、坚持经常。

3、循序渐进。

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要进行自我监督。

四、论述题(10分)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游戏教学的意义与教学目标。答:

1、符合身心特点受学生欢迎。

2、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4、达成五个领域目标的学习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公共理论(20分)(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唐代韩愈把教师界定为:"师者,所以、、解惑也。"2、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更应是 角色。3、......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六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判断题1.一般认为,运动中的能耗率与运动强度成负相关。()× 人体运动时能量消耗明显增加。 2.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判断题1.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弱,伸展性及弹性好的,坚固性小而灵活性大。()√2.小儿“呆小症”产生的原因是生长素分泌......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判断题1.跑一般分为起跑、途中跑、终点冲刺三部分。() × 【解析】跑一般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在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题型,人体速度素质的发展最快敏感期、排球项目的双人拦网、乒乓球项目、人体运动过程能量供应和......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试题 考试 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试题 考试 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教学试卷]相关推荐
[教学试卷]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