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 kdb_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 kdb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江苏省2005年教育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15×2=30)
1. 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制度
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
D.生产力发展水平
2. 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的教育家是()A.康德
B.夸美纽斯
C.洛克
D.赫尔巴特
3.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德标志是清末的()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B.废科举,兴学校
C.北洋大学的创建
D.洋务运动的推行
4.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陶行知
5.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A.文法学校
B.骑士学校
C.琴弦学校
D.文士学校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关系
C.文化
D.科学技术
7.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因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教育
8. 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体现教育根本性问题的是()A.教育规律
B.教育任务
C.教育目的D.教育内容
9. 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A.民主平等关系
B.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C.授受关系
D.主导与服从关系
10.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A.确定方法
B.确定内容
C.确定目标
D.确定标准
11.中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享有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是()A.人格尊严权
B.人身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得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得准确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泰勒的课程论经典著作是()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学目标分类关系》C.《教育过程》D.《教育与一般发展》 14.在教学策略中,强调知识结构的结构化策略属于()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5.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正确的叙述是()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B.一般说,题目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二、填空题(20×1=20)1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________________为重点的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性。
19.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教育的________________、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等新特点。
2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2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_________________、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2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_________的代表。23.“身残志坚”,说明了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生理机能和心理技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关系。
24.教学作为学生的一个特殊认识过程,其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______________性和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指导性。
25.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___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试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
27.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__________作用。28.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29.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知识、________和儿童。
3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堂是_______________。3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_______。
32.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品德情感,锻炼学生品德和培养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有班主任将道德工作总结概括为四句话:晓之以理、____________、持之以恒、导之以行。33.________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它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34.在教学史上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形式有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___________、设计教学制和道尔顿制。35._______________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三、简答题(5×6=30)36.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7.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哪谢改变。38.简述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9.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的规律。40.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几种?
四、论述题
41.论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4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始终没有弄清楚榜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榜样有两种,一种是人为树立的榜样,一种是生活中的榜样。人为的榜样一般是社会组织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道德价值观对某人进行加工,包装和宣传。倡导公众向其学习,很多情况下,树立榜样是一种政治安排,往往附带意识形态的宣传任务。人为树立的榜样借助各种媒介的传播,可以到达使公众“知道”的水平,但其教育效果的获得却不一定能如其所愿。
与树立榜样不同,生活中的榜样是自然的,有着很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学习价值。生活中的榜样不是别人树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这种榜样不是一部分人为了自己或明或隐的目的而进行的包装产品,而是人性和人格光辉的自然展现,从榜样人物的角度讲,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可以自然地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自在地散发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是聚于内而形于外的,他的生活就是其德性和和人格展现,展开,提升过程,必然会辐射到周围;当然,他也可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从榜样的角度看,前者是暗示,后者就是明示。从榜样学习者的角度看,对榜样人物的暗示,学习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意识到,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倾向和需要决定是认同、排斥还是认同与排斥兼而有之。无论是这三种情况的哪一种情况,都是自己的自主选择。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榜样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榜样法?
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强调系统的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家被称为: ( )A、人......
选择题教育学的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平行管理填空题人的力量包括学校文化是京师同文馆简答题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4.编......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浙江省2003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浙江省2008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浙江省2008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