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物理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_特岗教师招聘物理试题

2020-02-29 教学试卷 下载本文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物理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特岗教师招聘物理试题”。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物理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4.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5.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

3.“双基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振幅不同

2.如图1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

图1图23.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如图3,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钢珠()。

图3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

B.在c点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

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图4为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热机效率η等于()。

图4A.E1E4×100% B.E4E1×100% C.E3+E4E1×100%

D.E4E1+E2+E3+E4+E5×100%

6.嫦娥一号卫星的微波探测仪可探测“月壤”发出的频率3.0 GHz、7.8 GHz、19.35 GHz和37.0 GHz的微波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属于电磁波 B.微波是可见光

C.这四种微波在真空中波长一样

D.这四种微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7.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10 cm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图59.如图5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 N

B.升降机以1.5 m /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 N C.升降机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 N D.升降机以1 m /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 N

10.如图6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每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选项中哪一幅图所表示?()图6图71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7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图812.如图8是某同学连接的电铃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原因是()。

A.电磁铁始终没有磁性

B.衔铁没有向下运动

C.衔铁一直被电磁铁吸着不能回弹

D.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13.如图9,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图9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 B.(M+m)g-F C.(M+m)g+Fsinθ D.(M+m)g-Fsinθ

14.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的a点运动至电势为φb的b点。若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a、vb,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比荷q/m为()。

A.v2a-v2bφb-φa B.v2b-v2aφb-φa C.v2a-v2b2(φb-φa)D.v2b-v2a2(φb-φa)

15.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F=0,0<r<r1-F0,r1≤r≤r2 0,r>r2,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像中正确的是()。(图形略)

A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 ——方式失去水分的。

(2)小明触摸电冰箱门时感到手“麻”,下表列出了小明对造成手“麻”原因的四种猜想,其中的猜想是合理的(填写序号)。

序号猜想A火线断路B火、零线短接C火线与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触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了地线

2.据报道:“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1)报道中描述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和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3.电动机车利用电动机产生动力以200 km /h的速度高速行驶,电动机把 ——能转化为—— 能。由于所以行驶的列车在动力消失后不能立即停下,当高速运行的列车开始制动时,电动机变成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减速,发电机应用的物理现象工作。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如图10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2.如图11所示,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木块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图10图113.用图1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m时,重物升高0.5m,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图12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图131.(1)如图13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电(选填写“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红外线(选填“大于”或“小于”)。

图14(2)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1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2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2.(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g=4π2lT2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图15(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

T′=T01+asin2θ2,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15所示的图像,则图像中的横轴表示。

3.某同学利用图16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L1(6V,1.5W)、L2(6V,10W)的发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图17为实物图。

图16图17图18(1)他分别将L1、L2接入图16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在图17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2)接着他将L1和L2串联后接入图16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6V,内阻不计),灯泡L1(6V,1.5W)、L2(6V,10W),L3(6V,10W),单刀双掷开关S。在图18中设计一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接时,信号灯L1亮,右转向灯L2亮而左转向灯L3不亮;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相接时,信号灯L1亮,左转向灯L3亮而右转向灯L2不亮。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90 kg。气球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 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12m。为使气球安全着陆,科研人员向舱外缓慢抛出一定的压舱物,此后发现气球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速度在5分钟内减少3m/s,若泄漏气体的质量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9.89m/s2,求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

2.如图19,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轴正方向,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外,电场和磁场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从P(x=0,y=h)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x轴正向入射,这时若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0的圆周运动;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点运动到x=R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轴交于M点,不计重力,求:

图19(1)粒子到达x=R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以及粒子到x轴的距离;

(2)M点的横坐标xM。

六、教学设计题(12分)

以“全反射”为目标内容写一篇说课稿并说明思路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多项选择题

1.AC2.ABC3.ABCD4.BCD5.ABCD

二、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地教育,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2.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想、总规定。

3.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通称为“双基”。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略。

2.D[解析] 略。

3.B[解析] 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说明A、B两极间有电压,故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B正确,C、D错误;由图可知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负极,选项A错误。

4.A[解析] 考查能量的转换,由c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选项A正确。

5.B[解析] 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易知η=E4E1×100%,选项B正确。

6.A[解析] 各种微波都属于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速度均等于光速,但由于各种微波各自频率不同而会不同的波长,且其频率范围不在可见光范围内。

7.A[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时,会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实像,故可判断出选项A正确。

8.D[解析] 略。

9.C[解析] 略。

10.B[解析] 根据力矩的相关知识可知在相同力矩下,力的大小与力到作用点的距离成反比,从而可判断出B正确。

11.A[解析] 比较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变化可知,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少,从而可知甲液体比热容较大,从而可判断出选项A正确。

12.C[解析] 略。

13.D[解析] 由于小物块匀速上滑,而楔形物块保持静止,故楔形物块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有FN+Fsinθ=Mg+mg,所以FN=(M+m)g-Fsinθ,D选项正确。

14.C[解析] 由于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带电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总和保持一致,从而有qφa+12mv2a=qφb+12mv2b,所以qm=v2a-v2b2(φb-φa),选项C正确。

15.B[解析] 两夸克从相距无穷远到相距接近r2过程中,引力为零,故引力不做功,势能一直为零。当两夸克从相距r2逐渐减小到相距r1过程中,势能U=F(r2-r1);当两夸克相距r1时,U=-F0(r2-r1)=-U0;当两夸克距离小于r1且减小时,引力为零,不再做功,势能保持-U0不变,故B正确。

二、填空题

1.(1)扩散蒸发升华(2)C

2.(1)“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2)“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压力一定,接触面积增大,则压强减小

3.电动惯性电磁感应

三、作图题

1.2.3.四、实验与探究题

1.(1)正大于(2)D 2.(1)偏小

(2)T′(或t、n)、θT′ 图1图23.(1)如图1

(2)由于RL1比RL2大得多,灯泡L2分得的电压很小,虽然有电流通过,但实际功率很小,故不能发光

(3)如图2

五、计算题

1.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h=v0t+12at2 抛物后减速下降有:f-(m-m′)g=(m-m′)a′,Δv=a′Δt 解得:m′=ma+Δv/Δtg+Δv/Δt=101kg。2.解:

(1)做直线运动有:qE=qBv0 做圆周运动有:qBv0=mv20R0 只有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有:

qE=ma R0=v0t vy=at 解得:vy=v0

粒子速度大小为:v=v20+v2y=2v0 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θ=π4

粒子到x轴的距离为:H=h+12at2=h+R02(2)撤电场加上磁场后,有:qBv=mv2R 解得:R=2R0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圆心C位于与速度v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该直线与x轴和y轴的夹角均为π/4,由几何关系得C点坐标为:

xC=2R0 yC=H-R0=h-R02

过C作x轴的垂线,在△CDM中:CM=R=2R0 CD=yC=h-R02

解得:DM=CM2-CD2=74R20+R0h-h2 M点横坐标为:xM=2R0+74R20+R0h-h2

六、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一)引入新课

通过光的折射实验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然后由光的可逆性推断可能发生的现象,并用实验证实全反射现象。

(二)教学过程

1.做好演示实验:光的折射和光的全反射实验。

2.带领学生分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会发生全反射,而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先达到9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强调: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一定的角度——临界角

全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光线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全反射。

A.产生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者等于临界角。

B.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发生了全反射。

C.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应先判断会不会发生全反射,为此应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光路,然后再根据折射定律或反射定律进行定量计算或动态分析。3.棱镜:通常指截面是三角形的三棱镜。

(三)探究活动

1.利用光的全反射的有关知识自制光导纤维。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光纤的发展和过程。

实验研究:

题目:“海市蜃楼”实验模拟

内容:本实验的关键在于配置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做法如下:先在玻璃缸中加入蔗糖直到析出时为止,这样就配置了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缓慢加入清水,加入清水时要注意不能让溶液与清水混合。过1~2天后,由于蔗糖分子内扩散,在玻璃缸中就形成了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当光在其中传播时,可清晰的看到溶液中弯曲的光路。

建议:配置溶液工作应提前1~2天完成,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来源:考试大 2010/4/3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字号:T T五、文言文阅读 1.(1)记;记住;(2)给……吃药 ; 吃......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生物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优秀)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生物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中学生物试卷(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生物中,没有叶绿体但......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菁华(qīng)宁......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小学)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2.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公教师考试网2014年特岗招教考试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类型是( ) A.发散思维 B.创造性......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物理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物理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特岗教师招聘物理试题 专业知识 教师 模拟试题 特岗教师招聘物理试题 专业知识 教师 模拟试题
[教学试卷]相关推荐
[教学试卷]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