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经验总结_小学校本课程经验总结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经验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校本课程经验总结”。
培养特长,张扬个性,享受幸福
——大岭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特色材料
美丽的大岭,群山环抱,有一方快乐、幸福的儿童乐土,一百多名快乐的小天使沐浴着文化艺术的阳光,这就是大岭中心小学。
2003年9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校基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本着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在倾力构建特色办学体系实践中,开发了兴趣小组特色校本课程。包括美术组、舞蹈组、口才组、经典背诵组、礼仪组、校报组、电脑高手组。并已经成为学校的基本课程,每周一节课,进入课表。其中,美术组的植物押花作品多次在市、区校本课交流现场会上展出,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誉。特色课程的实施,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培养了儿童的文化艺术与人文素养,也为儿童生命历程描绘了浓浓的一笔。
弥补缺憾,张扬个性,边研究边构建。
当今社会的人才观是“能力+特长+身心健康”。高速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未来的失业都是那些无一技之长,无适应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教育要抢前抓早,个性化特长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并从一定程度上适时补充了学校日常教育的缺憾。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特长作为一种明显超出同龄人一般水平的能力,要实现人人有特长,就应该把兴趣、爱好作为培养的基点。我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学生普遍的兴趣爱好,然后以此为依据,并根据我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特长,设置了七个兴趣小组,即美术组、舞蹈组、口才组、经典背诵组、礼仪
组、校报组、电脑高手组。兴趣小组确定后,全校学生自选小组,做到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特长教育,在师资配备上,本着专业教师必用,特长教师选用的原则,保证了教学实施的专业化、规范化。
现美术组、舞蹈组、经典背诵组、电脑高手组均为专业教师执教。其余小组由特长教师加不断研修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每学期初召开校本课开发与实施会议,研究制定一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实施策略。教师学期初制定计划,实施过程有记录,期末有总结。另外,学校建立了特长“转学”制度。即当学生对某项特长丧失了兴趣或发现某项特长不适合自己学习,在月底可填写申请表,提出转学申请。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为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每学期末都要举行校本课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为自己拥有特长而感到骄傲,从而更加热爱学习,爱恋学校。
2007年,课题“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被列为阿城区“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对未来三年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做了进一步规划。充分考虑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积极地把特色建设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艺术背景中去;充分整合文化资源、拓展学校特色空间,让师生人人参与到特色建设工作中来,达到滋养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教师幸福指数,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目的。
校本课程在创新中实践
美术校本课着重从培养学生想象力入手,实施儿童蜡笔画两年后,赵波老师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发了“植物押花”课程。所谓押花,是撷取大自然中四季盛开的鲜花,经过整理、加工后,运用特殊的工具进行脱水,使之保持原有的色彩,再经过创作者的构思、设计、粘贴制作成一种新的造型。赋予它新的生命,可以是人物、动物、风景,也可以是另一种植物或原花型的再现,给人以高雅的享受。大岭乡四面环山,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山上的各种植物特别多,教师不辞辛苦,除带领学生在校园内采集,还亲自登山采集,发现了许许多多的花材,如树的叶、皮、种子、各种植物花叶等等。春夏秋三季大量采集,经过脱水处理,冬天学生制作押画作品依旧有花材。在脱水处理这一环节,师生们遇到了一个难题,用书压放花材,量太小,供不应求,怎么办,美术组师生集思广益,最后发明了“压花器”,解决了压花量的问题。另外在实践中还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粘贴一环节中,固体胶粘的押花画叶片极易掉落,浆糊粘的押花画极易长毛。成品保存一环节中,花叶极易变色、干燥碎裂等等。但这些问题在师生的摸索研究中一一被解决了。粘贴定为用3号乳白胶或氯丁胶。成品保存用塑封或装框的方法,而且给作品增添了艺术价值。植物押花已成为我校艺术课程的一个亮点,教师学生纷纷拿起大自然赠与我们的美丽,将美好的生活与憧憬点点汇成画卷。现有成型作品200余件。如“山寨风韵”、“扬帆远航”、“蜻蜓掠影”“群鱼戏水”“异族风韵”等等。这些作品挂满展览室的墙壁,让无数来学校的检查团、家长叹为观止。多次参加阿城区各级部门组织的展览,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成功编写了植物押花校本教材。
舞蹈组,汇集了学校能歌善舞的小明星,音乐舞蹈专业教师马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开设了民族舞蹈课程,有傣族舞蹈、蒙古舞、彝族舞蹈等等。教师的舞姿美如仙,学生似一朵朵花变换着姿态绽放,学生陶醉在民族艺术的天堂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升腾、积淀。学生怎能不热爱这个充满快乐的校园。
舞蹈组多次代表学校,代表大岭参加乡文艺汇演和阿城区艺术节汇演,并获奖。成功的快乐洋溢在学生心间。舞蹈组的孩子们,舞蹈艺术潜能已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俨然一个个小艺术家。每逢学校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他们都成为班级的文艺骨干,创编舞蹈,编排节目,尽显他们的艺术风采。也为校园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口才组,小主持人的诞生地,学生能言善辩,反应机敏,语言感染力强。开班之初,教师择生重点在低年级,因为口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要做长期培养的打算。课程主要以“讲故事”、“快板”、“绕口令”、“主持”为主。课内培训指导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小精灵们一个个口若悬河、出口成章,意气风发,不但成为语文学习的尖子生,还在各种大小型活动中大显身手,他们简直是一个个骄傲的小孔雀,享受着与众不同的快乐。这项校本课受到了家长的极大欢迎。
礼仪组,省级骨干教师蔡红,本身已具备一身儒雅的气质,在课程实施中,她通过上网,查阅书刊,大量收集古今国内外的各种有关礼仪习惯的材料,形成教材。并制定授课计划,本着急用先学的原则,内容由日常到仿古,由国内到国外。其中,一些日常礼仪有:学生课堂礼仪、家中礼仪、同学间的礼仪、对教师的礼仪、集会礼仪、就餐礼仪、图书馆礼仪等等。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师生讨论,情境表演等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很多未曾知晓的礼仪,行为习惯文明儒雅,并对全校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校报组,共有学生22人,分为5个组。每组分工合作,每周出一份校报,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适逢重大节日或重大事件,校报组就会紧随时事出一期主题鲜明的校报,如教师节专刊,国庆报、交通安全报、六一快乐报等等。平时的校报基本固定为“文学艺苑”、“快乐驿站”、“生活小百科”、“智慧屋”四个栏目。每月装订成册,全校巡展,供读者阅读。校报组学生在实践中不时会有新思路、新想法,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安排设计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2006年9月,李静同学荣获第十九届中小学校园艺术节会标设计小学组三等奖。多份手抄报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电脑高手组,任课教师为计算机专业教师,所开课程以电脑绘画、网络应用为主。学生尤其喜爱电脑绘画,在电脑屏幕上,学生用神奇的鼠标描绘着五彩缤纷的童年,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不断增强,有的甚至超过了学校的老师,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小领头雁。学生作品多次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获得殊荣。2008年5月,周梦同学在哈尔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中荣获小学组漫画项目二等奖。刘敬尧获阿城市特等奖。
经典背诵组,吟诵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佳作,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在校园得以继承和流传。开展一年,成果显著,之后便在全校铺开,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教师组织活动,内容涵盖《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中华成语千字文》、《增广贤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经典谚语》等。以每天的晨会10分钟为主要背诵时间,以经典课为巩固与活动时间,教师学生同台背诵,口中溜
经典,心中有经典,笔下书经典。在每学期的经典背诵展示中,学生背诵经典,讲经典故事,畅谈背诵心得,展经典作品,手擎传统文化瑰宝,沐浴在千年灿烂文化的雨露中,怡养身心,丰富内涵,增添儒雅气质。如我校的六年级学生,经典背诵从一年级开始,现已熟练掌握《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五个篇目,学生的文明程度,视野开阔度、文学修养都是全校公认的,每逢各类检查评估,都得到极高的评价,堪称我校经典背诵的典型活成果。
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
由于特长学习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往往十分投入,因此,置身于每个兴趣小组,都能感受到学生表现出来的较强的创新意识。如美术组的植物押花作品,构思奇妙,内容新颖,欣赏价值极高。校报组,栏目不断更新,精品校报达80﹪以上。舞蹈组自编舞能力逐年增强。
2、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特长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因此特长培养的过程就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押花、电脑绘画、舞蹈技巧、网络应用、口才应用、校报编辑。“我能行”成了校园的流行语,“帮你设计我能行!”“主持大会我能行!”“为你网上查询我能行!”“文艺表演我能行!”另外,教室布置、班级板报设计,以前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现在,从三年级开始一般由学生自己设计、布置。无论学校、班级各种活动,均能看见口吐连珠的小主持人,意气风发。
3、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全。
研究前后,我们对学生的自信心、意志水平进行对比衡量,发现学生自信心明显增强,意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促进暂差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兴趣小组的学习中,暂差生因某一两方面的成功体验,重新认识自己,重拾信心,成绩不断提高。
小学生特长培养实践研究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且对教师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通过研究,广大教师认识到特长是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特长培养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主动地参与特长培养工作。
2、教师特长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教师多次参加区级各类竞赛课,成绩优异。2009年4月,赵波经过阿城区的层层选拔,参加哈市美术基本功大赛,获全市一等奖。
3、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情感、注重探究、多元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各辅导教师积极探索,概括总结出适合自己所辅导特长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模式。如美术组的“尝试教学模式”:尝试创作——对比参照——观察品评——拓宽思路——自成系列;口才组的“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大胆表现——表演竞赛;礼仪组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录象反馈——尝试改进。
4、课程评价的实施。
辅导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学生评价方式,寻求适合孩子胃口的激励方法。各组应用最多的就是:每学期评两次“特长明星”,张贴上榜。激励效果显著。
在大岭,素质教育是肥沃的土壤,而办学特色则是艳丽的花朵,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让这些花朵开得更艳更亮,让特色学校成为中心小学发展一道崭新的世纪风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目前我校校本课的开发仍存在很多条件上的问题:
舞蹈组缺舞蹈室。
植物押花的封存需要资金。口才组缺少所需道具。电脑设备陈旧、落后。
校报组无相关的复印设备,许多好作品无法大面积推广。城里孩子花高额学费去培养特长,农村孩子免费拥有这样的机会,学生真的很幸福。但需要条件上的支持与帮助。
培养特长,张扬个性,享受幸福
——大岭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特色材料
大岭中心小学2009、5
强化校本课程总结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主要补充,对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上......
龙固镇李集小学常胜钦一、课题的提出: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总结一、我们的认识对校本课程的真正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2002年秋季,伴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春风,我校教育的发展迈上了......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本......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