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堂教学模式_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2020-02-28 学校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堂教学模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甘州区南关学校三年级组 刘桂芝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为此,我校三年级语文组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的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堂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

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二、目标与任务

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将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常见的几种训练形式

(一)指向语言意义理解的写作。

阅读是从文本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活动,是理解、领悟、吸收、鉴赏、判断和评价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叶圣陶说:“读文艺作品,能知言外之意(潜台词),能据文本而为切合实际之想象。如此即可锻炼自己文艺写作的能力。”课本选文多是文学经典和名家名篇,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获取课文的语言意义,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语文素养积累至关重要。因此,理解课文内容、获取语言意义,是阅

读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语言文字运用即写作训练的基本切入点。

1.辅助理解、领悟文章的写作训练。如:人物心理、语言等的补白;故事情节的扩写、故事的续写等。

如《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课中,讲到少年忍辱捡起硬币的片段,可让学生就当时少年的心理活动进行一个补写,还有最后大义凛然扔出硬币的情节,也可进行心理活动的补白。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

2.指向鉴赏、判断、评价的写作训练。如:古诗改写、故事人物评价、对事件发表议论。

“读”与“写”是学生的两个重要的语文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写是读的深化和升华,只有把读和写紧密联系起来,相互作用,同步发展,才能充分发展其整体功能作用,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指向语言形式的体悟与迁移。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信息,使其获得情感体验,还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表达的秘妙。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在文章中走个来回。‛‚来‛字是指透过语言文字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回‛字则是指从思想感情回到语言文字,探究语言形式的表达特点。歌德也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

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因此教学中要多关注语言形式,引导学生揭开形式秘密,领略语言表达的魅力,并能达到迁移运用的掌握层面。

课文中值得关注的语言形式特点有很多,如:

1.文章的整体构架方式(总分总,时间、地点转换,事情发展的顺序、倒叙等)

如《葡萄沟》

2.段式结构安排(并列、因果、承接等)如《小镇的早晨》

3.语言风格(修辞、句式)

4.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反衬、烘托等)如《翠鸟》 5.说明方法等等。

如《海底世界》

常见的训练方式有:

1.通过扩句、缩句、换词、造句等方式体悟语言的丰富性和用词的准确性。

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教学第四、五自然段,在引导学生感受了几个动词的运用之后,可就某一个命题进行换词或是仿写,从而感受语言的丰富性与准确性,对文章表达带来的妙处。

2.写作顺序的感知与迁移。

如《金色的草地》一课,教学第四自然段写作者观察到的草地在早晨、中午、傍晚的变化,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了这种写作方法,并领悟了这样写的妙处以后,可以乘势引导学生写写我们身边某一个物体或是地方一天的变化。但一定要避免学生思维陷入僵局,只关注到类似的植物,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练习。

又如《老北京的春节》 3.诗歌仿写。4.运用关联词写话。

5.修辞手法的鉴赏和迁移运用等等。

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多形式的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搭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读促写‛的教学研究,我们已然在路上,让我们且行且思,继续出发!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阅读促进英语写作赵春亮(宁夏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宁夏 永宁 750100)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英......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南漳县李庙镇 闫坪中学李树宝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让学生有“千学万学学会写作”的思想意识。告诉他们其实课文就是一篇篇经典的范文,认真学......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中石油小学:南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心得体会中石油小学:南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

《小学三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堂教学模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堂教学模式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教学模式 小学三年级 课堂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教学模式 小学三年级 课堂
[学校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