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同步综合练习
第1篇:《离骚》同步综合练习
《离骚》同步综合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
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 ⑥忍尤而攘诟(排斥)
⑦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
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亻面 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 D.②③⑤⑧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擅长外交辞令。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屈原于夏历正月十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B.《离骚》是屈原遭奸臣陷害,第二次被放逐到江南时的.作品,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屈原的作品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
D.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鸷鸟之不群兮 ②伏清白以死直兮 ③屈心而抑志兮 ④亦余心之所善 ⑤固前圣之所厚 ⑥伏清白以死直兮 ⑦何方圜之能周兮 ⑧夫孰异道而相安 ⑨哀民生之多艰
A.①/②⑤⑦/③/⑥/⑨/④⑧
B.①/②④⑤⑧⑦⑩/③⑥
C.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
D.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
6.默写
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
上衣 ;下衣 。
帽子 ;饰物 , 。
第2篇:《离骚》同步练习
《离骚》同步练习
《离骚》中诗人讴歌理想,追求理想,展开想象,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下面的同步练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⑴偭( )规矩而改错( )
⑵ 何圜( )之能周兮
⑶ 制芰( )荷以为衣
⑷ 高余冠之岌岌( )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⑴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⑵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⑶ 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译文:。
二、基础知识检测
填空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
2、亦余心之所善兮,。
3、,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
4、制芰荷以为衣兮,,,苟余情其信芳。
5、,长余佩之陆离。,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
7、屈原,名,字。其代表作主要有、、、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构成。它采用和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的意思。
10、《楚辞》是由(朝代)代(姓名)所辑录的、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故名为“楚辞”。
选择题:
11、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息:叹息。 謇:jiǎn谇:suì,进谏
B、谣诼:zhú,造谣诽谤。 ?忳:tún,郁闷。 ?侘傺:chà jì
C、溘死:突然死亡。溘kè鸷:凶猛的鸟。
D、兰皋:gāo,有兰草的水边。
创新能力训练
有些诗歌虽然都表现了健康的思想感情,都是属于成功之作,但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作者的世界不同,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仍有深浅和高下之分。下面这三首诗词都是借梅花抒情怀,但寓意各不相同。仔细阅读,认真比较,说说这三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xuān)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数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xiá),
不须檀板共金尊。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yì)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学科渗透训练
生态系统是耗散结构,它不断与环境交换能量与物质,输入的能量在系统中转化消耗,以此维持系统的有序结构,没有能量的输入,系统就将互解;输入的能量削弱,系统就要退化,植物固定太阳能为生态系统输入能量,它是生态系统的能源心脏,降低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削弱生态系统输入的能量,必然导致系统的退化。黄土高原垦殖指数一般超过50%,不少地区在70%以上,而所剩无几的草场、次生林在人为干扰下生产量也很低。这样大幅度地削弱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平衡破坏的基本原因。
“这样大幅度地削弱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所指的依据是:
A、指草场、次生林在人为干扰下生产量很低。
B、黄土高原的垦殖指数过高,而所剩无几的草场、次生林在人为干扰下生产量也很低。
C、黄土高原垦殖数过高。
D、人为的干扰使黄土高原生产量很低。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⑴miǎn
⑵yuán
⑶jì
⑷jí
2、D
3、D
4、(见课本注解)
二、基础知识检测
1—7(见课本)
8、内心独白,比兴和象征
9、遭受忧愁
10、(见课本注释)
11、A
学科渗透训练
B(要紧紧扣住“垦殖指数”)
拓展阅读:《离骚》教学建议
1、学生对于屈原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已经是常识。可是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学生可能就不很清楚了。《离骚》是一首伟大的爱国抒情长诗,只有体会到其中浓浓的爱国热情,才能对这首诗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感受、认识得深,否则就会浅尝辄止,不能深知其中滋味。因此,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屈原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屈原要求“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符合当时楚国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国家富强;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是非常正确的路线;他劝阻楚怀王入秦,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也完全是对的。可见屈原心系国家的安危存亡,并且审时度势,很有政治见地。他受到周围群臣的排挤、打击,君王疏远了他,他的忧愤是由国家前途晦暗不明引起的,而不是一己的私愤。
2、注意对诵读的指导。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句,给句子划分停顿。还要让学生注意句首语气词、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等,读这些词的时候,可长可短,可断可连,全看表达感情的需要。
第3篇:离骚同步练习及答案
离骚同步练习及答案
《离骚》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
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 ⑥忍尤而攘诟(排斥)
⑦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
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亻面 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 D.②③⑤⑧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擅长外交辞令。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
第4篇:《离骚》同步练习教参考答案
《离骚》同步练习教参考答案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①偭( )规矩而改错( )
②何圜( )之能周兮
③制芰( )荷以为衣
④高余冠之岌岌( )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 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 ,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 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③民生之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