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5 教案教学设计
第1篇:练习5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认清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认读,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回忆一下每个字的笔顺,遇到自己记得不熟的字,画上一个五角星,多练习几次。
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监督。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用心去记这些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数笔画填空。
瓜:第四笔是()
桃:第八笔是()
爷:第三笔是()
奶:第:四笔是()
坐:第五笔是()
指名学生填空,集体订正。
3、出示:按笔顺写字。
指名学生按笔顺写字,集体评议。
4、小游戏:对口令。
游戏规则:(1)生甲:斗怎么写?
生乙:斗这样写:点,点,横,竖。
(2)由学生任意抽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字词句学习分三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4、师:读了小题目以后,我们知道每部分学习都是围绕“丁“的他的伙伴们展开的。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谁会读?
3、依次转动字盘,分别让学生说出丁和谁交上朋友?指名认读“灯、盯、钉“。
4、出示词语:丁丁、电灯、盯着、钉子、叮叮当,认读词语。
5、师: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由这组字编的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正确。
6、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看懂了图画,小朋友们你们再去读读儿歌,想想儿歌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很有趣。
讨论:“电灯“的”灯“为什么用火字旁?
“盯着”的“盯”为什么用目字旁?
“钉子”的“盯”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丁在这些字里表示读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汉字,我们把它称作形声字。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饱满跑步怀抱
肚皮披风疲劳山坡破坏
少年沙子吵闹炒菜抄写
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讨论: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3、出示: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4、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3、练习。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训练
1、请三人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组织学生发言。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有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教后记: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书写较美观。
2、能够熟记成语与儿歌。
3、嫩够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书写美观。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明白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但较难付之于行动。
第2篇:练习5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5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懂得4个常用标点的用法。
4、 熟记4条成语和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
5、 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懂得4个常用标点的用法。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汉字。
(2) 利用生字卡片,比赛认读汉字。
(3) 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练习书空。
(4) 重点指导“弹、胸、雕”的笔顺和“裙、福”的偏旁。
(5) 用铅笔描红,进一步强化巩固笔顺。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标点符号歌》,自由读,齐读。
(2) 思考:这首儿歌主要讲了什么?
(3) 逗号、句号、感叹号各是什么样的?该怎样写?
(4) 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标点?再读儿歌。
(5) 出示对话,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标上读音。
(6) 分角色朗读,说说这组对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7) 结合儿歌给句子加标点。
(8)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9) 齐读对话。
三、 作业设计:
1、 画去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仙鹤动物猴子棕熊
手枪步枪机枪开枪
天空飞机潜艇导弹
工人学生青年教师
2、 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我是少先队员
(2)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
(3)漓江的水真清啊
(4)妈妈这是不是雄伟壮观的长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真写好铅笔字。
2、 熟记4条成语和十二生肖,了解一些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a)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口头说词。
(2)教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
(3)学生描红,写字。
b) 教学第四题。
1、 看图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2、 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指导读准“拳、掌、生、壮、筋、铁”的字音。
3、 引导理解成语的意思。
你懂得哪一条成语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
摩拳擦掌:形容精神振奋,急于做好某种事情的状态。
生龙活虎:比喻精力充沛,生机勃勃。
身强力壮:指身体强壮。
铜筋铁骨:比喻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形容人身体十分壮
实。
4、熟记成语。
学生自由背、指名背、比赛背。
5、认识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符号十二地支和十二属性。
6、师述:十二地支在古代表示时辰,并以十二属相搭配。
7、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8、看图练习背诵。
9、 你们知道自己的属相吗?说给大家听一听。讲述一些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
c) 作业设计:
1、 你曾经看过的体育节目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尽量用上本课所学的四条成语。
2、背诵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审题。
二、指导。
1、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图上有哪些游戏?
3、 图上这些游戏你玩过吗?怎么玩?
4、 学生自由练习说,同桌互相说,指名说,师生评议。
5、 除了书上画的,你还玩过哪些游戏?请你教大家玩一玩,注意说清游戏的名称和玩的方法。看谁能把大家教会,其他同学仔细听。
课后可以与其他同学做游戏,回家说给父母听。
四、作业设计:
1、 比一比,再组词。
室()腿()哨()班()
到()退()梢()斑()
2、选词填空。
(1)江明会讲不少()故事。(神话、祖先、祝福)
(2)太阳出来了,屋子里格外()。(晴朗、明朗、朦胧)
(3)()在大海上高高地飞翔。(乌鸦、海鸥、杜鹃)
2、 选择一个有趣的游戏,教爸爸、妈妈一起玩。注意说清楚游戏的名称和玩的方法。
第3篇:练习5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 区别4组形近字。
3. 读一读句子,初步了解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4. 熟记成语。
5. 读背《腊梅花》。
6. 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7. 观察图画,展开想象,会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自己的愿望,再练习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说话、写话训练。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5。
作业设计:
课内:填表、组词、写字、说话、写话、读背。
课外:读背。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脸”,让学生读准字音。
(2) 教给学生音序查字法。
a.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L。
b.在L的下面找到音节lian,看清后面的页码。
c.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lian,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查找“脸”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练习。
(1) 按老师教的方法,分别查“祝”和“忘”。
(2) 学生试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教学第二题
第4篇:练习5 教学设计
练习五
语文与生活(如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意思具体表达出来,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把句子、段写通顺、写具体,而且写得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五(8)班的同学非常优秀。
师:哪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描述使我更加透彻的了解五(8)班的优秀吗?(生自由回答)
师:其实呀,同学们刚刚所做的事情,就是 把“五(8)班的同学非常优秀。”这句话说得更具体了。
二、新课
师:那么,怎样把一个句子写具体呢?我想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
1、出示——课件广阔无边的大海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说说大海有什么特点?(1)小芳在习作中写到:大海很大很大。
爸爸指着这句话,说:“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真实的感受到大海的大呢?” 小芳想了想说: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2)同学们,你们看看小芳是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的?
(紧紧扣住大海的特点“大”,用具体描述的方法,充分地表现出“大”的程度,读之具体而生动。)
师:从小芳改句子的事
第5篇:练习5教学设计
练习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通过练习。形象感受这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3、分角色读对话,进一步感受标点的用法,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4、了解乱扔废电池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5、认真写好铅笔字。
6、熟记4条成语和十二生肖,了解一些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
7、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1、在句子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2、熟记4条成语和十二生肖,了解一些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
3、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分角色读对话,进一步感受标点的用法,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准备:投影仪、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通过练习。形象感受这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读对话,进一步感受标点的用法,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展示交流
学生用绘画展示课前在生活中、自然中寻找到的类似于标点符号的事物,并用一两句话
第6篇:《练习5》教学教案
《练习5》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习。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习。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
第7篇:《练习5》教学设计(分步练习)
《练习5》教学设计(分步练习)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1)指导观察。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2)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习。
(1)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2)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认读:
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2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习
第8篇:练习5教学设计(推荐)
练习5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
4、口语交际:说笑话。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
6、口语交际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笑话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重点。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教学“处处留心”和“写好钢笔字”。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别称,继续练习钢笔字的写法。
一、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
(1)查字典。(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3)联系词语猜一猜。
3、集体认读词语,正音。
4、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1)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3)连线。
5、补充句子。
(1)自己先说一说,再指名说,订正。(2)填写句子。(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6、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城市别称,谈一谈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写下来。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