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探
第1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探(网友来稿)
韦节峰 男 31岁 山东淄博淄川淄河中学教师
邮编:255171
关键词: 情境 培养 方法 诱导 保持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积极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教师做有心人,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实际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当然备课时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也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老师产生情感共鸣,主动学习内容。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各种方法, 诱导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悬念激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课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使课堂教学从铺垫转为探索新知的过程,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讲述《变色龙》时可以问“变色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谁见过?可能没有学生见过。那就可以继续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就知道了,培养学生兴趣。
讨论交流培养兴趣。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每个学生都参与的讨论交流,生与生之间进行合作、争议,气氛活跃,个个都能表现自己,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多向信息交流, 用讨论交流来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样也是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共事、学习怎样做人的重要途径。
游戏活动增强兴趣。 巴班斯基说:“做认识性游戏的方法可称为重要的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游戏的情景来进行。”“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兴奋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也认为,学生通过游戏可以引起兴趣。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把游戏活动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知识开展饶有兴味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进一步学习掌握知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喜欢学习。
实践操作活动发展兴趣。 法国的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学生在教师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上,一般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习兴趣都被压抑着。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让学生学习成绩快速提高,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和个人荣誉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好方法。
三、认真上好每堂课,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因此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数学课。这样,才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邮箱: wjf-1973@163.com
第2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东水中心小学杨明娣
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正方体认识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长、正方体模型,如:粉笔盒、牙膏盒等,这些物体在学生身边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同时,在学生头脑中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初的空间概念。接下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长、正方体的特征及两种形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再通过亲自的观察、触摸、计数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但是面的形状、大小、棱的长度是有区别的。最后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加以总结,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从而完成对新知识地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在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索中进行的,他们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知识要点,形成了清晰的概念,而且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学生觉得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硬灌”给自己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与探索获得的,这样学生就会从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满足感会持续地激励着他们学习兴趣。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工程问题之合作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练习基础上,灵活地设计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独立解题的强烈愿望。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独做需要10天完成。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②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
③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上述条件再提出一些问题:
④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⑤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
⑥如果先由甲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通过学生互动,以自问自答、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问题不再是通过教师的告诉学生才得以解决,而是学生经过了一番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延展了合作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辐射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并为之不懈努力,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第3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周海燕2012年7月27日 10:27 指导教师 王培培于12-7-27 11:20推荐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能利用身边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教学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省专家 李秋焕于12-7-27 15:21推荐猜一猜、做一做、比一比是小学数学课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做法,本文观点明确、案例恰当。推荐分享。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
第4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龙门镇中心综合组教师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讨活动方案
从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到今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教者的关注。我们教研组也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研究活动,以提高了师生素质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加学习人员:全体综合组教师
一、学习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探讨
二、时间安排
5月18日:下发学习材料,集中讨论学习。
5月19日——5月24日:自主学习
5月25日:上交感悟或反思,组长做活动总结。
2013.5.16.龙门镇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