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2022-11-02 08:07:2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计50分)

26.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分)

(2)有人说“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是皇帝的励精图治。请说出他在政治上的举措。(4分)

(3)列举“开元全盛日”在农业方面繁荣的表现。(6分)

27.我国今天的疆域版图是清朝时期奠定的。请阅读右边的清朝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至什么地方?(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材料二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以做官。

材料三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试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2分)规定的作文格式创作的文章被称作什么?(2分)这一系列规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的发展趋势。(2分)

(2)清政府把全国划成25个省级行政区,这种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源于哪个朝代?(2分)

(3)图A地区,西汉时就已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后,是如何对该地区进行管辖的?(4分)与回部叛乱相反,蒙古的哪一部众不远万里摆脱沙俄控制,返回该地区,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2分)

(4)图B地区正式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2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第2篇: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每题只选出一项正确的。

1、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且距今约七十万年至约二十万年的我国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在我国氏族公社时期,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是()A、粟B、水稻C、小麦 D、大豆

3、约公元前1600年,率领本国人民起兵打败夏桀、灭夏后建立商朝的是()A、汤 B伊尹 C、盘庚 D、纣

4、“阵前倒戈”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我国古代的大战之中?()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5、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6、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商朝的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商周的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西周晚期大篆开始出现

D、春秋时期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7、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人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

8、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为了北伐匈奴 B、为了显示皇威

C、用来抵御匈奴 D、为了统一全国

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语中的“沛公”是指()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10、“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这句出自《汉书》的话,是下列哪位西汉皇帝说的?()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1、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B、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中央专卖 C、取消地方的铸币权,中央铸造发行五铢钱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光武中兴”时期的汉朝皇帝是()

A、汉武帝 B、刘秀 C、汉明帝 D、汉和帝

13、体育比赛中夺得第一名的被称为“冠军”。它始于汉朝一位皇帝称他的一位名将军勇冠三军,封其为“冠军侯”。这位“冠军侯”还有一句名言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在打败匈奴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这位年轻的将领是()A、卫青 B、霍去病 C、窦固 D、窦宪

14、下列哪一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却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5、司马迁是汉武帝时的史官,他的最大贡献是写成了一部()

A、《论衡》 B、《史记》 C、《十五从军征》 D、〈〈孔雀东南飞〉〉

16、“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幅南阳武侯祠对联盛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位政治家和军事家?()A、管仲 B、姜尚

C、孙膑 D、诸葛亮

17、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18、西晋末年以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江南温暖湿润 B、江南土地肥沃

C、百万北人南迁

D、江南主种水稻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是()A、陶渊明B、曹操 C、王粲D、蔡文姬 20、下列人物中,被称为“书圣”的是()A、王导 B、王献之

C、王羲之 D、顾恺之

二、填空 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

21、距今约_________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

22、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3、商朝后期制造的_________,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的是_________。

24、公元前841年,西周都城发生平民暴动,赶走了周厉王。这件事叫做“_________”。大家推举_________执政,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

25、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是_________,他实行的变法是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变法。

26、某初级中学初一学生卜懂史说:“咱们中国古代的人真不谦虚,写了一部书就称‘老子’。”另一位学生史不识争辩说:“你说的不完全对,古代的人也有谦虚的,有一位写了一部书,却自称‘孙子’。”他俩都说错了。“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晚期楚国人,他的学识很渊博,他的学说记录在_________一书里,他是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孙子”名叫孙武,是春秋晚期的接触的军事家,是________家的鼻祖,他所著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27、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_________之战;383奶奶,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军队是战役是_________之战。

28、希罕汉景帝时,吴王刘濞等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_”,三个月内叛乱被平定。西晋晋惠帝时,为了争夺中央政权,手握重兵的同姓大臣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_________”。战乱使西晋衰落下去。

29、汉朝政府派出的四位著名的外交家中,除了被匈奴强迫牧羊的苏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_____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为世界所瞩目。

三、列举题:本大题共4点,每点2分,共8分。

31、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或黄河流域)出现过的几次统一局面。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4分。

32、阅读材料:材料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材料

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6分)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6分)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18分。

33、简答我国在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答案

B A A A B D C C D C D B B D B D A C A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20分。

21、170万

22、禹

23、司母戊鼎 《诗经》

24、国人暴动 共伯和

25、商鞅

26、《道德经》(《老子》)道家 兵 《孙子兵法》

27、巨鹿 淝水

28、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

29、张骞 班超 甘英 30、云岗 龙门

三、列举题:每点2分,共4点8分。(多答不多给分)

31、(1)官渡之战后不久,曹操基本上统一的北方(说明次点不给分,因属东汉末年)。220年,曹魏政权建立后,北方已形成了统一局面。(2分)

(2)西晋于公元280年统一南北,但较短暂。(可以给2分)(3)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2分0(4)北魏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2分)(5)北周于577年灭北齐,统一北方。(2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4分。

32、(1)春秋晚期(2分)孔子(2分)《论语》(2分)

(2)A、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2分)B、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2分)C、他教育学生要谦虚好学。(2分)(3)儒家学派。(2分)

五、回答题:本大题共18分。(能答出6点,即可以得满分18分)

33、(1)秦汉时期(能答出其中4点就可得满分12分)A、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西汉前期和东汉时期)。(3分)B、《九章算术》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世界领先。(东汉时期)。(3分)

C、《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药物学著作。(3分)D、东汉末年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3分)E、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3分)F、东汉时期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的最早的地震仪器。(3分)G、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雕塑艺术中的杰作,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3分)(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的两点为必答内容,6分)

A、南朝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的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比外国早近一千年。(3分)

B、北朝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3分)

第3篇: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期末复习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

1.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 B.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2.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

B.舜

C.禹

D.启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春秋时期的政治据是“永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长平之战的是()A.问鼎中原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三顾茅庐

7.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B.贾思勰C.僧一行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尺尊东赞D.骨力斐罗

4.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康乾盛世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

A.《资治通鉴》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监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绽开(zhàn)栖息(qī)擎天撼地(jínɡ)...

B.啜泣(duò)呵责(hē)骇人听闻(hài)...

C.倔强(jiànɡ)跛脚(pǒ)瘦骨嶙峋(xún)...

D.迸溅(bènɡ)嫌恶(wù)随声附和(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瑕痴疵心妄想猝然鞠躬尽瘁

B.峭壁珠联璧合训诫戒骄戒躁

C.骸骨惊涛骇浪丰烁硕果累累

D.漂洒飘泊大雨拙劣茁壮成长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昨晚,第二届“科技新浙商”在杭州西子湖畔隆重▲,10位代表我省新一代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家,火热出炉。

②英国《经济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