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相和说课稿
第1篇:丝竹相和说课稿
丝竹相和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丝竹相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
依据人音社课标本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体例,在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在这一版块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同时,正如课标中指出的,“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成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充分体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编写意图。
二、说学情
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三、说设计思路
我的处理是,考虑到学生正是生活在江南地区,江南丝竹可谓家乡的'音乐,我将其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兼顾广东音乐,以便于学生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信息广度。
教学要求上紧密围绕“丝竹相和”这一课题,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和”字,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四、说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2、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3、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导入——丝竹乐器听辨——丝竹乐曲赏析——丝竹风格区分。具体步骤与意图如下:
㈠课前音乐《江南好》,配合风情图片。(意图:营造氛围,作好进入音乐课堂的心理准备。)
㈡导入。中华民族民间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重奏、合奏的主要类型——本课主题“丝竹乐”(意图:将丝竹乐置身于民间器乐的大背景中,前后联系,温故知新)
㈢丝竹乐器听辨。竹笛、二胡、扬琴、高胡(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纯听觉辨别相结合)。小结并过渡:不同地区的丝竹乐风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区丝竹乐的基础。(意图:与学生的先前经验建立联系,并为后续的听赏奠定基础。)
㈣丝竹乐曲赏析
1、江南丝竹《中花六板》(重点)
⑴欣赏《中花六板》片段,问题引领: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
⑵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
⑶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观察曲谱,发现每小节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个音有什么特点。对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声部旋律。发现旋律特色。
⑷ 小结放慢加花、支声复调特点。再听片段感受。
⑸从分析基础上感悟江南丝竹艺术特色的人文内涵。
⑹复听全曲(乐队演奏视频)。问题引领:用自己的语言形容江南丝竹带给你的感受。
⑺ 小结江南丝竹:小细轻雅(意图:突破以乐器音色为主要教学线索的传统,引导学生关注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兼顾音乐性的同时,增强教学的人文性。)
2、拓展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主题(乐队演奏视频)
3、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略)
⑴简介广东音乐
⑵欣赏《娱乐升平》片段。问题引领:这段乐器中主要有哪些乐器?
⑶简介高胡。突出表现力丰富,是广东音乐的灵魂乐器。
⑷对比聆听《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㈤丝竹风格区分。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丝竹调》《彩云追月》
㈥ 小结
六、说学法
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重要为“体验”和“比较”。“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七、说教学反思
1、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不够。
2、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
3、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
第2篇:丝竹相和教案
丝竹相和教案
石伟
一、学习目标
1、聆听《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乐曲,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音乐特点和乐器,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辨别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特点和各自常用的乐器。难点:初步掌握两种不同丝竹乐的风格。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一、导入:聆听一首片头曲(江南丝竹),提问:此曲运用了哪几种乐器?
二、江南丝竹
(一)介绍江南丝竹的历史和发展。
1、江南丝竹:(广义)长江以南所有的丝竹乐。(狭义)特指上海、苏南、浙西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五四运动前夕,江南丝竹得到迅猛发展,1949年获得新生,发展速度迅猛异常。1958年江南丝竹有了特定的含义。(专指流传的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2、听音色,辨乐器(江南丝竹常用乐器)
(二)欣赏《中花六板》
提问:
1、这首江南丝竹你听出了那几种乐器?
2、这首乐曲适合用在什么场合?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秀雅、流畅、柔和、典雅的风格特征。有时也表现的较为粗犷。
内容表现: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
(二)再次聆听《中花六板》视频
1、辨别乐器
2、更进一步掌握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三)比较《老六板》和《中花六板》
学生看谱回答
师总结: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来的变态新曲有四个,《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中花六板》旋律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颇具江南特色,抒发了人们追求幸福,乐观向上的情怀。
四、欣赏《娱乐升平》
(一)广东音乐
视频介绍
广东音乐是我国传统民间器乐——丝竹乐的一种。20世纪初,在广东农村已经流行着一些广东音乐的曲子。五四运动前后,广东音乐独创一格,在旋律的进行、静止、调式等因素上与其他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1949年,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下广东音乐的精华予以弘扬,成为我国丝竹乐中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一个乐种。
(二)欣赏《娱乐升平》
提问:
1、这首江南丝竹你听出了那几种乐器?
2、这首乐曲适合用在什么场合? 师小结:
1、对比高胡和二胡音色
2、音乐特点:欢快活泼,热情开朗,朝气蓬勃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
3、欣赏歌曲《娱乐升平》再次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
五、对比《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特点
这两首乐曲在风格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由于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情绪差别。《娱乐升平》速度较快,形成的音乐风格轻快活泼、艳郁华丽、流畅动听;《中花六板》速度较慢,其音乐风格清新典雅,秀美轻盈。轻快流畅与典雅秀美是这两首乐曲的主要区别。
六、拓展:聆听三首乐曲片段,请连线? 《步步高》《八骏马》《欢乐歌》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福州南音
七、总结,下课。
第3篇: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依据人音社课标本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体例,在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在这一版块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同时,正如课标中指出的,“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成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充分体现了“以点带
第4篇: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中第七节《丝竹相和》。
本课围绕“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丝竹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了解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并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课前请学生对此课进行相关丝竹乐器资料的查找,以便积极配合课堂上交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地方丝竹音乐的感情,为本节课作了进一步的铺垫。
一、说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辨别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4、探讨音乐作品中不同音乐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二、说教材
1.《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曲,又名《虞舜熏风操》或《熏风曲》,由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
第5篇:高一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高一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年级:高一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2、赏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丝竹乐的基础知识、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外自觉的去查阅、收集有关丝竹的资料,懂得民乐的同学,能够自己组成一个民乐队来演奏,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丝竹乐的艺术美,提高对民间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2)、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更深的能了解音乐情绪。
(3)、讨论法、实践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感
第6篇:高中音乐教案第七节 丝竹相和
第七节 丝竹相和 第七节 丝竹相和
教学目标
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激发学生对民间丝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
2、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主要教学内容
1、《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2、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方面的音乐知识。重点和难点
《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比较作品的音乐风格。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等。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丝竹相和》课件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了解古城苏州。
(1)教师以曾在苏州学习3年的经历给同学们介绍苏州。(2)引导学生围绕苏州历史名人、有关名诗、著名景点等方面谈;阅读文字材料。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在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藕园、退思园
第7篇: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推荐)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真诚为您服务]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课题] 《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2.赏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学习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教学难点] 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
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课 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