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论文
第1篇:地理论文
我们身边的地理——青岛地理
青岛是座有山有海的城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险峰秀的海上仙山——崂山,这里的山灵水秀也酿造了甘醇芬芳的青岛啤酒,正是这几乎与世纪同龄的青岛啤酒,让青岛这个名字名扬四海。
综述:
青岛也是一座很容易让人安静下来的城市。他依山傍海,并且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它曾获得“中国人居住环境奖”。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与现代西方文明在青岛碰撞,使得青岛成为了一应历史文化的名城和风景旅游的胜地。青岛市区的西郊“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东部则是高楼林立,时尚现代的新城市风貌,新老相互辉映。城市里仍保留着许多欧陆风格的各国建筑,还聚集了众多近现代的名人故居,欧亚风情,中西合璧,造就了岛城独特的“东方瑞士”气质。
青岛概况:
位于中国经济发达的山东省,是山东省的第一大城市。全市海湾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前海海度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浊平原等。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则隆起,中间低凹。全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南部为大珠山、小珠山、铁嶥山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太平山、青岛山、信号山、伏龙山、贮水山等。在第六次人口普查,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中国56个民族中,有39个民族成员在青岛居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为9790人,其中回、满、朝鲜族最多。
青岛三面临海,气候宜人,加上特殊的历史沉淀,是青岛早在20世纪初就成为特殊的旅游胜地。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太平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季节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叫内陆推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季风大降温,持续时间较长。
青岛的旅游资源:
青岛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栈桥位于游人如织的中山路南端,桥身从海岸探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身供游人参观并停靠旅游船,由此乘船可看到海上青岛。栈桥是青岛的象征之一。桥尽头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翘角重檐建筑端庄地安坐于碧波之上,在海岸周边众多欧式建筑衬托下,由显别致。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蹭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崂山风景区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牌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等9个风景游览区和沙子口、王哥庄、北宅、夏庄、惜福镇等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其中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我们青岛人有一句话:“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山光海色,道教名山。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点。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饶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保存下来的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美丽的白帆是青岛迷人的写真,在经历过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赛后,帆船文化已经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每年的热火七八月,“千帆竞发”都如火如茶地在美丽的岛城进行,培养新生代帆船手,激情扬帆,走向海洋,万潮来国的日子就在青岛不久的将来。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田园国际园艺生产协会批准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被称为园艺文化和园林科学的“奥林匹克”。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选址在李沧区白果树森林公园,定于2014年4月25日至2014年10月25日举行,会期184天。主题为“让生活走进自然”,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会徽为“七彩花艺”,吉祥物为“海精灵——青春”,充分体现了齐鲁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园林艺术有机融合的深厚底蕴,彰显了青岛山海城浑然一体的城市特征。
自然资源: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如海的山溪性小河。按照水系分为大枯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青岛市海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直线以内海域面积8405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为816.98千米,其中大路线710.9千米,大陆岸线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
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域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青岛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岛长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
青岛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据测定有效风能密度为240.3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平均时间达6485小时。
交通运输:
航空青岛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铁路有青岛火车站,公路有跨海大桥。
青岛铁路自1987年开始筹建,1989年形成“两线一环”的规划,1994年扩充为“四线一环”。
经济发展战略:
工业是以海尔家电品牌为主。青岛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青岛有着全亚洲最好的港口,依托港口,出口的发展带动了青岛经济的发展。
青岛国际啤酒节创始于1991年,每年的黄金旅游季节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为期20天。啤酒节由国家有关部门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融合旅游、文化、体育、经货于一体的国家级节庆活动。同品牌内涵的本土化,青岛酒业的世界级企业之路将越走越顺,“激情成就梦想”的理念一直持续下去。
第2篇:地理论文
浅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王丹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
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
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
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
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
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
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
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5、要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
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③为什么?
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
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总之兴趣+天赋+地图+记忆+总结=成功的地理学习者。
第3篇:地理论文
善待环境 低碳生活
我们居住在一个被大气所包围的星球,那就是地球。地球本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可是如今已经虚弱不堪,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
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先让我们回眸二百年前的世界。一株桃树依山傍水而生,时值春令,花开满架,清风徐来,那几缕“红烟”便随风轻舞,渐飞渐远,但那片红云却历历在目。夕阳西下,一位渔夫驾一叶扁舟,悠悠地唱着渔歌,在橙红色的天空下,勾勒出一幅渔舟唱晚之景。
再让我们把视线转向现在,同样是那棵桃树,周围同样是山是水,但这棵桃树已犹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奄奄一息。几朵几近惨白色的花零星地散落枝头,一阵让人窒息的暖风吹来,那凤毛麟角般的花儿便随风归去,不出五米,已辨不清颜色,消失在乌烟瘴气的世界里。唉,何谈落红无情,实乃人为所致。再看,那摇摇欲坠的夕阳放射出淡黄色光芒,一幅日落西山之景着实让人感叹,令人深思。那渔舟唱晚已遥不可及,只能在臆想中徜徉,领略这番温馨的美丽。
是什么造成了这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是什么导致了这自然的衰退?又是什么破坏了这令人心悸的美丽?
二氧化碳导致了温室效应,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