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匠》读后感

2022-11-12 08:28:0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教书匠》读后感

《教书匠》读后感

——洪芳丽

从同事手里抢过美国教师迈考特的《教书匠》,缘于书封面的宣传语“世界上最伟大的教书匠”,“每个学生需要至少熟读10遍的温馨文字”,“应该让每一位老师都熟读这部伟大作品,哪怕是以强制的手段”。这样的文字足以打动我去感受一下美国同行别样的教育生活。

读着读着,我常常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我真的感叹弗兰克•迈考特这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语言,一个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人生。

迈考特在学生面前从来不讲“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让他拥有了可以与学生亲密交谈的资本。他的学生可以在他面前毫不拘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讲出自己的困惑,来帮助这位和蔼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这些渴望得到知识学到更多,让那些厌恶学习的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尊重每一位学生,他能注意到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和表现,并且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鼓励他继续努力,哪怕他是位连父母都失去信心的孩子!

在教学中,迈考特从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在春风化雨间启发孩子学到知识,并锻炼其创新精神。例如,在迈考特教授创造性写作时,他居然让学生带菜谱来读,后来更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带各种乐

器来伴奏,把菜谱唱出来,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而且让他们扩大了词汇量,认识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单词以及拼写,从而获得启发,去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我想这样就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我们中国,所有的教师都被教育:要做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就是不能做“教书匠”,一个“匠”字似乎就认定你干的只是技工活儿,可有谁知道,这“匠心”要是真诚,要是执着,那也是可以“独具”,可以创造一片天地的。而且,只有有了一颗真诚而执着的“匠心”,你才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你才有资格谈什么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这是《教书匠》给我最大的感受。

第2篇:《教书匠》读后感

我是一个教书匠

——《教书匠》读后感

王钧秀

“在开始教书的前两天,我两度差点被开除,此外,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毫无引人注目之处。我常常拿不准自己是否应该做教师。后来,我想知道,自己是如何做了那么久。我只是个教书匠。” ——费兰克﹒迈考特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怀着教育梦想登上三尺讲台,也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在工作伊始就洋溢着奉献的热情。其实,不是传说中的样子。我们不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蜡烛,不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也不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花瓣,在梦想启程的地方,我们,只是个教书匠。

“有那么些日子,我希望从这走出去,使劲关上身后的门,让校长自己来干这份该死的工作” ——费兰克﹒迈考特

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我们内心深处往往有着美好的期待。我们渴望与孩子们心与心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我们渴望看到他们会心的微笑,会意的点头;我们希望听到热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抢答。。。总之,我们急迫的想要感受他们在课堂上的活跃与热情。毫无疑问,我们渴望被肯定。有的时候,我们更加贪婪,甚至渴望鲜花与掌声,渴望仰慕与推崇。。。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有忽略不掉的距离。就像费兰克﹒迈考特说的那样“你要谨慎小心,老师。不要让自己成为难题,他们会

把你撂倒”。“课堂上飞舞着的三明治”“永远坐在窗台上听课的鲍勃”“爱和老师顶嘴,爱招惹女孩的奥吉”“让人望而生畏的混乱的家长开放日”。。。这些,曾让弗兰克崩溃,所以,他说“这些孩子会让你在三十岁之前就头发花白”。的确,我们的教学少了几分精致与儒雅,而更多的则是琐碎与嘈杂,甚至是声嘶力竭与歇斯底里,他们架空了我们美好的想象,我们如此狼狈不堪。

“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注定孤独无处凭依的灵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费兰克﹒迈考特

在这样的现实里,弗兰克被评为“全美最佳教师”。我想,他靠的是勇气,智慧,恒心,还有——持久而深沉的爱。的确,置身教学生活中。我们没有办法不被感动。从某种程度来说,我被孩子们征服。我抗拒不了他们纯真无暇的眼神,向善若水的心灵,诚实勇敢的品质。。。之于他们,这一切似乎与生俱来,在他们身上自然地流淌,不得不让人赏心悦目,沁人心脾。我想这应该就是“生命的馈赠”吧。于是,我多么想用毕生的精力,去呵护这群可爱的天使,去捍卫他们身上承载着的这份厚重的“生命的馈赠”,去挖掘他们身上无尽的潜能。。。于是,在教学中,我领悟到了,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徜徉其中,且歌且舞地前行。

“我将一路前行”——费兰克﹒迈考特

或许,当孩子们渐渐长大,我们在他们的记忆里越来越模糊,直至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点。又或许,他们从来也不会记起,在梦想启

程的地方,曾经有过我们。但是,我们依然在,而且将一路前行。因为那里,有我们最坚固的位置,和来自心底的声音。这或许不是我们最初的期待,却渐渐成为我们内心的坚守,在这里,我们站稳了脚跟。

第3篇:《教书匠》读后感

《教书匠》读后感

在拿到《教书匠》这本书时,就被书名所吸引了,因为之前听过有一本书叫《不做教书匠》,而今天这本是“教书匠”,我倒想看看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教书匠”的人生,于是马上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一口气看完第一节内容,虽只看了一小节,但还是很有感触地。我从小的理想就是长大做教师,当师范毕业踏上这个工作岗位后,就想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然而,面对的是一群不知烦恼、有的甚至不懂得如何尊重老师的孩子 ,有时觉得自己所付出的得不到半点回报 ,或者说付出远远多于回报。有好多次我都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慢慢的,也变得没有原来那么有耐性了。但在看完短短的第一小节后,我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我在想如果拿我自己在工作中所碰到的困难来跟书里的主人公所经历的来比,那简直是连个零头也算不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啦!这样一想 ,突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

再往下看,就越发觉得这位迈考特先生是位非常有思想的教书匠。他当时的一些所谓理想化的教学思想跟我们现在新课改有相似之处,不是让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教书匠》读后感

《教书匠》这本书讲述了讲述的是弗兰克迈考特,这位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走上讲台的第一天,童年受尽饥饿的迈考特,捡起学生掷落在地的三明治捡起并吃下,结果令路过的校长大为光火;第二天,他又因出言不慎,招致众多将行的投诉。但迈考特真诚而执着的拥抱学生,与学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好素材……这个本来似乎糟糕透顶的教书匠,终于赢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20年后,成为美国“最佳教师”。

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迈考特先生并非用老套内容去教授学生,而是用现实中的实例去教育他的学生,教他们怎么做人,而从中学生们得到的并非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引导下,每件事情都变得有意义,而同样正是因为迈考特先生这种对学生平等尊重的态度,让他拥有了可以与学生亲密交谈的资本。他的学生可以在他面前毫不拘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讲出自己的困惑,来帮助这位和蔼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这些渴望得到知识学到更多,让那些厌恶学习的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他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教书匠读后感

趣读《教书匠》

---做一位睿智的教书匠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做一名教师,当师范毕业踏上这个工作岗位后,就想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然而,面对的是一群不知烦恼的孩子,面对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有好多次我都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我总是觉得青年人初出茅庐,应该是满怀激情,汹涌澎湃地朝着自己的理想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是在追逐梦想的同时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机缘巧合,在书店发现了弗兰克·迈考特先生的《教书匠》这本书。弗兰克·迈考特先生在他《教书匠》一书的封面上送给了我们一段话,他说: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在注定孤独无处凭依的灵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

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忍俊不禁。迈考特的文笔非常幽默诙谐,而且特别喜欢自嘲,喜欢拿自己开涮。他在讲自己三十载从教生涯中的苦涩与甘甜时。似乎是在讲别人的故事,真实坦诚得令人吃惊。他的文字完全没有把自己捧到为人师表的圣位上,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很真实,很坦白。读着这样毫无伪饰的自传,就如春风拂面,让人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教书匠》读后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读《教书匠》有感

暑假读了弗兰克·迈考特的《教书匠》一书。作者弗兰克·迈考特,是爱尔兰裔美籍教师,作家。1930年生于纽约,4岁时迁往爱尔兰,在贫民窟度过悲惨的童年。19岁重返美国,当过兵、码头工人。但是,苦难童年并没有消磨他的斗志,反而让他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在灰烬中微笑。1996年,处女作、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出版,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等。之后又推出了《教书匠》,好评如潮,使一个“教书匠”誉满全球。

《教书匠》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用辛辣诙谐的文字,回顾作者30载从教生涯的苦涩与甘甜,讲述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人生。作者从不吝惜对自己的嘲讽,从不否认与学生似敌似友的关系,对规则和权威从骨子里透出蔑视,幽默和善良也从未在生命中缺席。他从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在春风化雨见教会了他们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迈考特真诚而执著的拥抱学生,与学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好素材„„这个本来似乎糟糕透顶的教书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教书匠》读后感

《教书匠》读后感

《教书匠》这本书讲述了讲述的是弗兰克迈考特,这位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走上讲台的第一天,童年受尽饥饿的迈考特,捡起学生掷落在地的三明治捡起并吃下,结果令路过的校长大为光火;第二天,他又因出言不慎,招致众多将行的投诉。但迈考特真诚而执着的拥抱学生,与学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好素材……这个本来似乎糟糕透顶的教书匠,终于赢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20年后,成为美国“最佳教师”。

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迈考特先生并非用老套内容去教授学生,而是用现实中的实例去教育他的学生,教他们怎么做人,而从中学生们得到的并非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引导下,每件事情都变得有意义,而同样正是因为迈考特先生这种对学生平等尊重的态度,让他拥有了可以与学生亲密交谈的资本。他的学生可以在他面前毫不拘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讲出自己的困惑,来帮助这位和蔼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这些渴望得到知识学到更多,让那些厌恶学习的学生们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教书匠读后感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读《教书匠》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和体会。这本书可能许多在座的领导和老师都读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我仅就个人的的所思所想来谈一下我自身的真实的领悟与启发。《教书匠》是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弗兰特.麦考特的作品,回顾和讲述了自己30

多年的教师生涯,里面有与学校、教师、学生的酸甜苦辣,有一个教师的百味人

生。我读后先是许久的思索,之后便是深深的震撼。从麦考特的经历中我学到了

一个教师的自律品质和育人之道。下面我就从这两个面阐述我的感悟。首先,作为一名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塑造自身?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从《教

书匠》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保持睿智,真诚待人,敢于质疑。树人者,必先

立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牢记在心,但这无形是给教师们提出了一

个要求,那就是努力塑造自己已达到具备这种能力。而这些的前提便是我们的睿

智、真诚与果敢。数几尺讲台,几十载生涯,我们挥洒的不止是汗水,还有青春;

我们教会的不止是学生,还有自己。麦考特用自己独特的睿智

未完,继续阅读 >

《《教书匠》读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教书匠》读后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