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设计

2022-11-17 08:29:5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问题。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1、多媒体课件;

2、一袋小棒。

学具准备:每生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图。游园中的聪聪和明明分别提问:同学们,这是学校游园活动的场面,从图中你看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相互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游园活动中,老师有15个气球,卖了9个,小华问:“还剩多少个气球?”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还剩多少个气球吗?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的?

4、指名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数(shǔ shù)的方法知道了还剩多少个气球,还有的同学通过计算的方法知道了结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15减9的。

二、鼓励探究、建立模型

1、学生独立用学具(小棒)操作探究15减9怎样减,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说一说,摆一摆,告诉小组的同学我是怎样摆15减9的,我是怎样想的。

3、各小组汇报探究。(指名上演示讲解。)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估计可以整合成以下几种方法。(板书)

4、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用那种方法呢?为什么?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师:学生们,你们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法到游园活动中去帮助小朋友解决猜谜语和套圈游戏中的问题吗?试试看。(多媒体呈现游园活动图,学生尝试练习,再集体小结。)

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2页例1,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3、师:同学们会计算15-9和12-9了。下面,老师再带你们去看一看游园活动中云朵里藏着的问题,看哪些同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小鸟回自己的家。(多媒体呈现练习二第3题的内容,学生合作完成。)

4、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1、2、4题,再集体小结。

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的题都用什么特点?(生:被减数都是9。)出示课题:十几减9。(板书)

师: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十几减9一共有哪些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了游园活动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且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每天都像今天一样,快快乐乐地大家一起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吗?

第2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

“十几减9”教学设计

七台河第十小学 史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P10“十几减9”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十几减9”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且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说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并理解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方式】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

9+4=

9+7=

5+9= 13-3=

6+9=

9+3=

8+9= 15-4= ※

师:大屏幕上的题会算吗?(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标星号的题请学生说一说算法)

师:他把15分成了10和5,用个位上的5去减4够了吗?

二、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你们表现得可真棒,奖励你们,一起去游乐园看看吧。说说看,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游园会活动,让学生说一说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将画面定格在小丑卖气球上面,让学生观察: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师:小丑叔叔要跟大家说句话呢,听仔细了(我有15个气球,卖了9个。)师:你知道小丑叔叔要问大家什么数学问题吗?(还有几个?)

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小丑叔叔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师: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15-9=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去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引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观察,老师适当、适时的给予赞扬与鼓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操作交流,理解算理

(1)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师:比较算式15-9= 与15-4=,它们有什么不同?5减9不够减,怎么办? 请你用小棒代替气球,试着摆一摆,摆完后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投影仪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

数一数: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地拿走,共拿走9根,还剩下6根。

连减:把一捆小棒拆开来,从10里拿走4根,再把原来的5根也拿走,还剩下6根。

破十法:把一捆小棒拆开,从10里拿走9根,剩下1根和原来的5根合起来是6根。

师追问:谁也用了这种方法?再来说说看。为什么都要把一捆小棒拆开来?(不够减)

(4)课件演示,理解“破十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摆法,把15根小棒分成10和5,从10根里面直接去掉9根,剩下的1根和原来的5根合起来就是6根。(5)抽象出算式,学生规范说算法

师:现在不借助小棒,你能直接说一说怎样计算“15减9”吗?(请1生)

师:表达得多清楚呀!先把15分成10和5,10-9=1,1+5=6.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指名2~3个,同桌说,一起说)

(6)小练习

书本做一做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

师:15减9会算了,这2题你们会吗?好,请你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作业投影仪汇报:为什么这么圈?你是怎么算的?注意:做减法时,要用虚线框

来圈。)

3.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今天计算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十几减9.师: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十几减9的?

师:都是个位不够减,用10-9,10-9=1,1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数,这样的方法就叫做“破十法”。

4、补充介绍“相加算减法”

师:在计算15-9时,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自己说)还可以这样想(呈现下图)因为9+6=15,所以15-9=6.师:谁能试着说说还可以怎样计算15-9?(指名2个)

师:用想到的加法去计算减法,这样的方法叫做“想加算减”。(板书:想加算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想一想,”以动手操作来加强表象,体验计算的方法。然后,再通过在小组内说一说算理,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对比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易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练习巩固,掌握算理,应用算法

师:看来呀,同学们对“十几减 9 ” 的计算方法掌握的一定是很好了,对不对?

生:对(大声)

师:如果现在老师让你来解决几个问题,你也一定能解决是不是?

生:是(大声)

1.听一听、摆一摆、说一说

师:那好,请同学们听好。(师说生动手操作)请你先拿出 9 根小棒,放在你的左边,再拿出 4 根小棒放在右边,(师快速问)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抢答: 13 根。

师:真棒!再听。从这 13 根小棒中拿走 9 根,还剩几根?

生抢答: 4 根。

师:同学们算的非常快。下面,老师要出一道难一点的题,不知道你能不能算出来?

生:(大声)能。

师:好!请看题(师大屏幕出示 10页“做一做”第 1 题。请你快速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生 1 : 11-9=2

生 2 : 16-9=7

2.帮一帮

① 小鸽子找家

师:同学们计算又对又快,就连小鸽子都很佩服大家,它现在遇到了一个困难,想让大家帮帮忙,不知道你们愿意吗?

生:(大声齐)愿意!

师 : 大屏幕出示连线题“小鸽子找家” , 谁愿意来帮忙 ?

(生争先恐后答)

生 1:16-9 与 7 连

生 2:18-9 与 9 连

师:请电脑老师把这些算式排排队。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初步发现差与被减数之间的关系。)

师:都是先算10-9=1,把这个1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就是十几减9的得数。

3.利用规律,快速说出得数(课件随机出现“十几减9”的题)

② 小熊过河

师 : 同学们真有爱心 , 帮助小鸽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 小鸽子让我对大家说一声"谢谢!”

生:大声齐说"不客气"。

师:小鸽子回到家后把同学们帮助它的事告诉给了小熊,小熊一听,咱班同学这么聪明这么有爱心也想让大家帮忙,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呀?

生:(非常骄傲的说)愿意.

师:大屏幕出示书中12页情境题8、9题。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问题,指生读题。

生:16-9=7(个)

④ 小猴摘桃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问题,指生读题。

生:14-9=5(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计算的准确,而且还那么有爱心,愿意去帮助别人。是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就应该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师:同学们和小动物一起做游戏开不开心呀?

生:开心。

【设计意图:教师能根据学生形象比较直观和喜欢“童话”的特点,创设了一系列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巩固了算法和知识的运用。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解决,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者”使他们感受到

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去帮助别人,懂得书本上学习到的东西可以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四.课堂总结

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会用摆小棒计算“十几减 9”。

生2:我觉得帮助别人自己很开心。

生3:我会用好几种方法计算“十几减 9”

生4:我知道计算的时候要在多种计算方法中选出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说的非常好。在计算的众多方法中(师指板书生齐读方法)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小结后适时的进行总结,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做以归纳,总结,强化了学生对算理的记忆,使其更快、更准的掌握。】

板书设计: 十几减9-9 = 6 10-9=1 1=5=6 15-5-4=6 9+6=15 15-9=6

第3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且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能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2.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熟练计算十几减9。

3.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参加了有趣的游园活动,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这次生动有趣的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十几减9(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交流算法,认识十几减9的一些不同的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得数。

2、使学生经历运用已有的认识和经验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借助具体直观抽象算法的思维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十几减9的口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交流和认识算法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发展主动探索的意识,逐步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感悟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小猴卖桃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十几减9的问题,通过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口算。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以后学习十几减8、7、6、5等的计算就比较容易多了。

教学重点: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想加算减”的口算方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A

《十几减9》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1.师:(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

a.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我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专家评析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学生口算的基础,而口算又是笔算的基础,为了把基础打牢,教师一开课就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拍手游戏、抢答竞赛,让学生在充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十几减9 教学设计

十几减9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页例题和第二页 “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探索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准备:主题情境图、蚂蚁头饰、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

(1)小猴在干什么?它面前摆了多少个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小兔跑来说什么?

(3)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今天我们要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十几减9。(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

《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问题。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1、17可以分成10和几?16可以分成10和几?15可以分成10和几?14可以分成10和几?13可以分成10和几?

抢答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2、口算下列各题 5+4 = 7+3 = 2+6 = 9-4 = 10-3 = 8-6 =

学生独立思考后,开火车口算得数。说说每组里减法得数可以根据哪个式子想。

提问:你会根据上面加法算式说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

指出:上面每组里两道加减法算式是有联系

未完,继续阅读 >

《十几减9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十几减9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