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论文
第1篇: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论文
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论文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策略,旨在能够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更好地向前发展。
随着人类迈向信息化时代的脚步逐渐加快,使得信息元素无处不在,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教育管理作为整个教育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文中主要涉及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对策。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1.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
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影响教育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标准,导致各级教育部门在建设信息系统的时候,忽略了使用性,各级系统不能够有效衔接,既影响了办公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只有完善了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才能够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2.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的问题就是信息化的整体程度不高。虽然在许多管理工作中都实现了电子化,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没能够实现智能化。在许多工作中,还需要大量的人工,例如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都是需要人工来完成,管理人员仍然要从事大量的机械性的工作。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质量和水平。
3.教育管理数据不够科学
教育管理信息化中管理数据并不仅仅是采集数据,而是要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决策,有效提高教育的质量。当前,许多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数据库建设都不够完善,对于管理数据也主要以采集为主,缺少专业的统计和分析,没有重视数据中包含的重要知识。这样就不能够帮助教育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
另外,教育管理数据还存有数学信息分享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信息闭塞,无法实现共享,会影响统一教育系统的建立。不同教育系统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就无法建立权威性强的教育决策。要研究教学策略,需要浏览多个结构不同的数据,进入不同的教育系统,这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二、有效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实现信息化改革与发展,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在教育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各个学校都积累了较多的学生信息数据。教育技术的列新,使智能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信息数据去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管理。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管理学生,并且得到更多数据,做好数据管理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或者云计算技术,加强各类数据的整合。
利用已有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教育规范,并将其应用到教育决策的`制定中去。做好数据管理工作,明确数据信息的重点,发现信息数据中的潜在关联,给教育决策者提供教育规划制定的依据。只有做好信息数据管理,才能让教育决策者打破经验主义的束缚,更好地规划教育发展的未来。
2.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就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迈进。在过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工作者利用手工操作的方法计划与管理学生的信息,而今天,则可以利用计算机以及数据管理软件收集与整理数据。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各类教育数据会在计算机软件中得到自动处理,从而有效保证信息化的水平。通过提高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能够有效节约管理的成本。同时还能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管理漏洞,使人能够从机械性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使其在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创造作用,有效保证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
3.加强对教育的监控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加强对于教育的监控管理,能够保证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保障其运行通畅。这就需要建立包含各级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体系,检测教育基础设施的准备情况,检测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有效解决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还能够有效保证教育危机的出现,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热点问题,实现高效的教育管理。加强对教育的监控管理,可以把教育设备与网络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的帮助,对于各种教学管理活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教学管理效率最大化的目标,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综上所述,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各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帮助作用,使科学技术能够有效结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根据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会逐渐提高,为教育教学更好地保驾护航。
第2篇: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主要对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国家未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高度重视的前提下,针对我国未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期望,提出我国未来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对策探讨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
(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我国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完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由此进入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但在教育管理系统中,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数据中心和教育网络等方面有着较为良好的建设情况,学籍管理信息的建设、校舍管理及学生资助管理等信息采集系统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二级部署、五级应用模式的进一步部署实施后,基本完成了我国教育系统的数据采集问题。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国尚未完成教育系统基础数据的建立,缺乏其应有的统筹力度,出现了数据采集不完整、数据造假和数据重复收集等情况,不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也抑制了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省市、地区的教育部门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落实情况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不难推测,在我国一些网络信息较为发达的城市,其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落实更为迅速,自然比网络信息落后的地区有着更快的发展。另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有着充足的经费,能够统筹一些信息系统,其支撑队伍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国家系统和自建系统如何完成有效对接仍然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部分中等发达地区在网络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经费的不充裕、模糊的管理机制和支撑队伍不强仍然是导致其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无法加快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
现阶段,人们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观念认识不到位是导致教育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只是成为一种口号,人们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这一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育执行者,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网络之于教育的作用仅仅是“方便、快捷”而已,没有意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教学决策、教育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在全面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教育管理信息化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落后的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缓慢的发展速度,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最终导致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与绩效导向。虽然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已经开始了一段时期,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传统教育时期的落后体制仍然在使用,例如: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缺乏对基础落后的学生的鼓励及对进步学生的肯定;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将学生成绩看成重中之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而进行成绩的评定。这种不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严重阻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它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基础,忽略了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譬如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无法达到标准的要求,但学生已经尽力做到最好,此时,如果学生这些努力被教师所忽视,并最终将学生成绩定为不及格,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在我们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下,结合教育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教育管理中的业务需求,我们建议相关部门采取顶层设计来完成总体框架和教育管理信息化责任框架的建设,进而帮助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构建“双主体”评价机制,让学生和教育执行人都能参与评价。不似传统教学评价,即只注重结果(成绩),而忽略过程(学生的努力程度);教育管理信息化前提下的教学评价,不仅仅需考虑近期教学的显性因素,还应考虑长期教学的隐性因素。基于上述说法,当下教育执行人应努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执行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将教育执行人的自我评价,学生、教师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结果,鼓励学生进行评价,既能培养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也能使教学评价更为客观和科学。实际上,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大前提下,将其从教育运转中抽取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监管和社会评价,完善政府的监督职能,实现自主办学。因此,快速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当前时代条件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李淑娟.高校教务网络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8).
第3篇:井场信息化发展现状
1.国外油田信息化技术应用及现状
石油行业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相互配合的高度技术密集型行业。石油行业的信息化一直伴随着石油行业发展,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井场信息化技术(井场数据远传、数据实时发布)是实现石油勘探开发行业远程实时监控、传输井场数据、掌握井场动态的主要支持技术之一;对于节约勘探成本,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勘探风险方面作用明显。
1.1国外油田信息化技术应用及现状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非常重视钻井现场信息的利用工作,于8O年代就逐步建立了实时钻井数据中心(Real Time Drilling Data Center),即通过远程传输系统,把井场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送到基地,实现了钻井现场与基地间的双向监控和实时数据共享。基地专家通过对钻井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为井场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和技术服务。特别是在MWD和LWD随钻测量系统应用之后,实时数据传输和钻井分析中心在快速安全钻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Superior公司于8O年代初首次实现了综合录井数据的实时传输,并在总部建立了实时钻井数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