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礼物》教案及课后反思
第1篇:大班《礼物》教案及课后反思
大班《礼物》教案及课后反思
大班《礼物》教案及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礼物的包装和动物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预测故事情节。
2.体会小猴子准备礼物时的精心,感受送礼物及收到礼物的快乐。
3.能主动完整表述画面信息,并愿意参加表演。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书、将全班幼儿的小书用包装纸包装成一份礼物的样子、教师模仿制作书本中的礼物盒子、和所有小动物的头饰。
经验准备:有收到和送出礼物的经历、认识书中的小动物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教学重难点:
感受送礼物及收到礼物的快乐。
发现礼物的包装和动物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预测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拿出被包装成礼物的小书和幼儿进行关于礼物的谈话活动。因为小朋友们最近时间进步比较大,老师奖励给小朋友们一个礼物。小朋友们猜猜会是什么呢?在打开礼物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以前收到过礼物吗?收到礼物后心情是怎么的呢?你有没有送过别人礼物?别人收到你送的礼物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打开包装,取出小书。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好看的小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阅读环节
1.阅读封面:老师:谁能猜测一下这本书里面讲了一个关于礼物的什么故事呢。看封面,请幼儿自由讲述。那么多礼物小朋友在猜猜看小猴子都是送给谁的呢?
大家一起阅读书名。
2.逐页阅读
第一页
小猴子在做什么?它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可以请幼儿模仿用力举起的动作)它手中礼物是什么样的?颜色,花纹和形状怎样的?那这份礼物是送给谁的?(幼儿要是没发现草丛中老虎的尾巴,可以提醒幼儿看小猴子朝哪边走,在草丛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关注草丛中露出的尾巴。)这个大大的棕黄色条纹的礼物到底是送给谁的?
第二页:
看来草丛中的那条尾巴真的是老虎的,在来看看是不是,翻回第一页证实一下。看看小猴子现在时什么动作和表情?它会对老虎说什么呢?老虎喜欢这个礼物吗?它会对猴子怎么说?幼儿讲述。出示猴子和老虎的头饰请若干幼儿情景表演,接下来小猴子会拿起哪一个礼物呢?又会送给谁呢?看下一页。
第三页: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礼物,会送给谁呢?它的形状,颜色和花纹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图片的右上角,草丛中发现了什么?)一起来看看第四页,是不是和你们猜的结果一样呢?
第四页:
原来真的是送给长颈鹿的,它为什么把这个礼物送给长颈鹿呢?它是怎么样把礼物送给长颈鹿的.?它会对长颈鹿说什么呢?长颈鹿收到礼物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又会对小猴子说什么呢?它们是怎么对话的?出示小猴和长颈鹿的头饰请个别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接下来小猴子又会把礼物送给谁呢?看下一页。
第五页:
小猴子又拿起了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它是怎样拿起这个礼物的?这个礼物和小猴送给老虎的那个礼物大小有什么不一样那这个礼物会是送给谁的呢?颜色,花纹和形状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礼物到底是送给谁的?
第六页:
小猴子为什么把这个礼物送给大象呢?大象收到礼物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小猴和大象头饰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礼物还有吗?小猴又会哪起哪一个礼物呢?会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第七页:
小猴子又拿起了一个怎么样的礼物呢?颜色,花纹和形状怎样的?它想把这个礼物送给谁呢?
第八页:
狮子喜欢这个礼物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直接出示小猴子和狮子的头饰请幼儿进行表演。小动物们收到了礼物它们开心吗?为什么开心?
小结
小猴子在包装礼物时用了什么好办法?它这样包装礼物的原因是什么?收到礼物的小动物们会做什么呢?翻回第五页请幼儿重新观察这副画面,(指书右上角)你还有什么发现?大象干什么去了?预测: 小动物们收到小猴子送的礼物后会做些什么?猜猜他们会给小猴子怎样包装礼物?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第九页:
小动物们收到礼物后做了什么? 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准备了什么礼物呢?小猴子会喜欢这个礼物吗?这个礼物会是什么呢?
第十页:
小猴子收到了什么礼物?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动物们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小动物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的?
总结分享:
1.再次翻看大书,梳理故事,让幼儿参与讲述。
2.根据对故事的梳理,请幼儿尝试总结概括小猴子包装礼物的特点。
3.请幼儿思考和分享自己希望收到什么样的礼物。
课后反思:
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了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的相关礼仪,并懂得了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活动难点基本解决,活动重点如果设置一个情感体验的环节就更好了。
小百科: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礼物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
第2篇:大班语言故事教案及反思《礼物》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及反思《礼物》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故事教案及反思《礼物》,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伤心、高兴、感激的不同情感,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2、积极参与讲述活动,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活动准备:
1、金色小树叶一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猜教师掌中物,激发学习兴趣。
师:“我手掌心里有件神奇的礼物,是什么?(猜)
看,这是什么?这片金色的'小树叶是谁的?又想送给谁?让我们来听故事。
二、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集体听故事一遍(听到丫丫失去了知觉)
师:“最后丫丫怎么了?它是怎么倒下的?小动物看到了,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丫丫本来就瘦,枝儿细细的,叶儿黄黄的,就是这样一棵小树,小黑熊骑车撞到了它,白兔不理它,小狗还踩它,听了这事,你的心情怎样?
2、可怜的丫丫得不到朋友的帮助,心里很伤心,我们一起喊醒它!
3、帮助丫丫
师:你们想帮助它吗?怎么样帮助它呢?(商量)
谁来告诉丫丫,你想怎样帮它?
4、继续听故事。
听听故事里是谁帮助了丫丫,它是怎么做的?(跟好朋友说说)
小象怎样帮助丫丫的,连起来说,边说边做动作。
你们猜猜丫丫醒过来了吗?
以后,小象常来看……跳动
问:现在,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5、再次完整听第二段故事。
问:为什么刚刚很伤心,现在又高兴起来了呢?(我们为丫丫高兴,为小象的做法高兴)
6、继续听故事
“那么,丫丫会怎么感激小象呢?我们来听第三段故事。”
问:丫丫留下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哪些小动物想得到?(一起复述)为什么丫丫愿意把金叶子给小象呢?(跟朋友说说)现在你们知道金叶子是丫丫送给小象的礼物。
三、完整听故事
这个故事一段伤心,一段高兴,要是配上好听的音乐,一定很好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
四、情感教育
故事听完了,你想对故事里的小动物说点什么?
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做了什么事?心里觉得怎么样?
还有帮助过朋友的小朋友吗?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
活动延伸:
出示故事中小动物的图片,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
活动反思:
我在讲述故事以及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时,对于“最勇敢、最温柔、最美丽、最善良”,这四个词汇,边讲便用相应的手势提示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对故事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让幼儿理解故事种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浓浓亲情,理解它们为什么要送这样的诗给自己的妈妈,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在此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绘画了具有童趣的挂图,非常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运用了多媒体设施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浓浓亲情。
第3篇:礼物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美术学科五年级上册
礼物的外套
执教者: 云龙实验学校 张君月
教学领域: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通过变废为宝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培养他们关爱身边的人和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提着一些礼品走进教室:老师最过因工作上的事情太多,把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给耽搁啦。我的奶奶快要过生日了…为了表达我的一份心意,礼品倒是都买好啦。可是,你们说,我就这么送给人家,感觉好不好呢?
2、揭示课题《礼物的外套》
二、探究交流
1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大家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大家更加的喜爱,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也给礼品增加了一份神秘感,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礼品包装的视频,看完后,请回答老师的2个问题:
(1)包装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哪几种?(板书:盒式、袋式、异形式)(2)包装礼物是以什么为基本形?(礼物本身,板
第4篇:大班课后反思
大班课后反思(精选15篇)由网友 “就是那个小剑人”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大班课后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大班教学课后反思
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孩子们对数的概念和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的概念都很清楚了。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分类课。首先,请了十二个小朋友来讲台前扮演毛毛虫,让毛毛虫们按性别各站一列。小朋友们就觉得好奇,“老师,我们今天玩的是什么游戏呀?”小朋友们就开始就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了。“我请穿红色上衣的毛毛虫站在老师的左边,穿绿色衣服毛毛虫的站在老师的右边。”台上的小朋友还没等老师的话落音,就马上行动起来了,唰的一下就排成了两排。“小朋友,现在的毛毛虫队伍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吗?”很多同学都争先恐后举起了手要发言,“刚才是男孩子一排,女孩子一排,现在是穿红色衣服的一排,绿色衣服的一排。”“小朋友们说得很对,那么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毛毛虫怎样排呢?我请坐得最棒的小朋友来说。”“老师,还可以按照身高来排队。
高的小朋友站一排,矮的小朋友站一队。”我就请毛毛虫们按照小维维的说法站好了。有
第5篇:风筝教案及课后反思
《 风筝》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探究解疑,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二、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教学用具: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
温馨和美的亲情是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的,在误解和冲突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共同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手足之情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探究解疑,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三)、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二心集》等
1902年,鲁迅去日本学医,后来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要用笔作武器,唤醒民众觉悟,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
第6篇:孔乙己教案及课后反思
《孔乙己》公开课教案
执教教师: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俞琴级别:溧阳市级 班级:八(2)班时间:2013.4.28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 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初步感受人物。○
2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的言行分析来触摸人物的灵魂,感受人物生存环境的悲剧性.。○
○3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的深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的言行分析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能以制止看客现象为己任,拒绝做冷漠的看客。创设情境,导入本课文
同学们,有人说“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是传达快乐和善意的最美妙的语言。可是,社会中有一种笑声会变成锐利的刀,冰冷的雪,寒冷的风,它可以冷漠这个充满温馨的社会,可以扭曲一颗纯真的心灵,可以让一个人变得不伦不类,变得疯疯癫癫,你相信吗?今天请同学们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里,去感悟去寻找答案吧。”
整体感知,试读孔乙己
导入语:通过检测预习,可以感知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明确要求:请用简洁的语言
第7篇:备课教案及课后反思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金十小
冉海英
学习目标:
1、认识“浮 飘 雹 暴 奔 ”等14个生字,会写“ 江 冰 冬 变 ”4个生字。
2、借助图片、多媒体演示采用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动作演示、创设情景读等不同的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水的神奇。
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那么漂亮的教室上课,还有好多老师也来跟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老师也好高兴,还没上课,我们来玩猜谜语游戏怎么样?(好)注意啦!看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明!请看大屏幕!(出示谜语)好啦,上课时间到,这节课老师要看谁的表现最棒,哪个小组表现最棒,对自己有自信心吗?(有)有就大声喊出来—我们都是最棒的!嗯,老师相信你们,现在开始上课吧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可有趣了,它不直接告诉我们它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