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第1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今天,李老师让我介绍一下育儿经验。其实,我也没什么经验。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在座的许多家长经验都比我丰富,一朵在班上也并不优秀。如果一定说有,也只是一些心得和感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
我觉得,育儿是一种很具个性化的活动,但是,也有共性的一面。下面,我就讲一讲个人认为是共性的方面。
1、不懂就问,多阅读,读懂儿童的心理。我认为,人人都会成为父母。但是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从古至今,有那么多专门研究儿童的心理学家,研究出了那么多的结论。身边又有那么多的教子高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果任何经验都靠自己摸索,等摸索出来,黄花菜凉了倒是小事,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那“罪过”可就大了。有了一朵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在育儿方面是个文盲。说句实在话,一朵的性格比较倔强、暴躁,对于一些要求,如果不能马上满足她,她会撒泼,在地上打滚。有一段时间,我都快崩溃了。心里在讨饶:求求你,放过我吧!面对她,我经常有一种失败感和无助感。刚开始,我就打她,没有效果。心想,老是打,也不是个办法。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我没找到。后来给她讲道理,听不进去。最后没辙了,就冷落她,任你鬼哭狼嚎,我自岿然不动。又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这种方法有效果了,还是人大了,懂事了。反正,她的反应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后来看了书才知道,小孩撒泼时,是处于不可理喻的时期,这时候,任何反应都是多余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冷处理”。等她平静下来,再跟她讲道理。当然,道理她不一定听得进去,但至少她明白了一件事:哭闹是没有用的,我并不是家里的老大,我也会受到冷落。当然,冷落后的安抚工作是不能缺少的。不然,她会认为爸爸妈妈是因为不爱她了,才会这么的”无情”。用舟山话讲就是:“打好还要揉好”。
2、言传身教。女儿身上有什么缺点,我先反思自己身上有什么缺点,或者自己什么地方做得还不到位。比如,前段时间,女儿说话很高声,翻白眼,语气恶狠狠的。我们认为这是不好的习惯。一开始我们想:她怎么这副模样啊?后来仔细一想,平时她不听话的时候,我们不就是这样对她说话的吗? 在无形中,我们在教她用这种方式与人交往!她以为,跟人说话就应该用这种语气。原来,缺点在大人身上。再比如,寒假里,一朵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四五个小时以上。我们责怪她老是看电视。再反过来看我们自己,经常为了图一时的宁静,让她自己找乐子去。没有玩的伙伴,没人陪她玩玩具,她除了看电视,还能做什么?原来,错的又是我们!后来,我谎称电视弄坏了。现在也逐渐习惯了没有电视的生活。因为,在不看电视的时间里,我们在陪她做其他的事情。有时,我觉得,如果哪一天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那这一天等于白活了。但徐金一诺的妈妈告诉我:你怎么这么自私?女儿是你生命的延续,有什么白活不白活的。
3、无痕教育。这个词是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看来的。幼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面对一种陌生的情境,都会产生犹豫、畏惧的心理。这就要求父母预先做好铺垫工作。我听说许多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时,有哭闹的现象。去年暑假时,我告诉她,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可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可以玩。总之,为她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并模拟一些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场景。让她对幼儿园的生活有个大概的认识,如我所愿,她顺利地渡过了开学初的不适应期。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比如去医院打针,去别人家做客等等,我会提前告诉她,等会儿我们会看到什么东西,会遇见什么人。让她心理有所准备,并作好心理疏导工作。
4、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一朵很小的时候,经常用手抓饭,我们就放手让她去抓,弄得我妈直摇头:哪有这样教育孩子的?我认为,小孩用手抓着吃是天性。不让她抓着吃,你让她怎么吃?喂她吗?等孩子大了,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到时候再让她自己吃,她习惯吗?愿意吗?用手抓着吃,至少说明她喜欢自己动手,仅仅这一点就应该鼓励。等她再大一点,我教她怎么用调羹,再大一点,教她怎么用筷子。一路地鼓励她,她的成就感大大的,更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了。好多人都不太相信,一朵在不到两周岁的时候,就能用筷子夹泥螺吃了。她还有一句口头禅:“我自己来”!这些,不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吗?再比如,外面玩耍时,她喜欢捡树枝、石头,玩泥巴。我从来不阻止她,有时还和她一起玩。只是在事后,让她把手洗干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总想知道个究竟。她不是在捣蛋,而是在学习,是在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要阻止她呢?只要危险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我都会放手让她去做。放了手之后,再让她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毕竟,社会交往是有一定规则的。
5、了解儿童的心理。在我们看来,孩子许多时候一点也不听话,你不让她做的事,他偏要做。比如:一朵以前总是摸取暖器。每次她的手伸过去的时候,我们就大声地阻止她。后来,我们先把摸取暖器的后果告诉她,然后让她把手慢慢靠近,再问她的感受,让孩子明白离取暖器越近就会越烫,她自己就把手抽回来了。关于这件事,有位教育学家专门分析过:孩子想摸取暖器,说明她有探究的欲望。被取暖器烫了一下,至少她学会了两个知识:
一、知道什么叫做烫;
二、知道取暖器是摸不得的,下次她就不会摸了。如果你阻止她,第一、阻止了她探究的欲望,而探究又是儿童的天性,你在抹杀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上面两个知识她都没学会,当然,你阻止她,也让她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当着大人的面做的。下次她肯定还想学。专挑你不在的时候学,那就更危险了。我们是成人,知道摸了之后有什么后果。但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她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摸。如果你让她尝试过了,哦,原来爸爸说的是对的。那么,下次,下下次,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会认为你说的都是正确的,她才会听你的。唉,儿童的心理是如此的奇妙,如果不站在她的角度,即使和她朝夕相处,我们和她也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我们要用她能理解的方式教育她,用她能理解的方式与她交往,这样的教育才有效果。想通了这点,也许,我们就不会做“炸弹父母”,一点就着,就会淡定许多。在这里,建议大家看一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这部动画片与其说是给孩子看的,还不如说是给初为父母的我们看的,每一集里都有关于儿童心理的描述。
育儿的事务,千头万绪,在这千头万绪中,忽略了哪一头都不好。我觉得做父母很累,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为人父母,就意味着你要做十八年的演员,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儿女模仿的榜样。我坚持一个观点:孩子没有任何错,错的只有家长。
我觉得自己育儿是粗线条的,有许多细节我还没有注意到,有时,注意到了,但还没想到好的办法,经常会出现指挥失灵的情况,导致一朵身上还有许多缺点。我在想,这些缺点是如何产生的,用什么办法把它纠正过来,我自己需要改变什么。
第2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在一起,探讨交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学生家长能与学校和老师零距离地探讨交流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习好的做法和经验。下面,我就如何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等方面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的孩子刚进入这个班时,我在为他能加入这个优秀的集体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他担心,担心他能否适应这里的学习环境,能否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能否融入这个尖子生云集的集体。的确,进入了新的学习环境,竞争性更强了,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加大了。此时,作为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和交流,帮助他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首先,作为家长要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里有事总希望找个知心的朋友说一说。同样,孩子心里有话也需要有个倾听的对象。孩子进入高中学习之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短,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他们的欢乐想与人分享,他们的苦闷想对人倾述,这时一个会聆听的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倾述对象。因此家长要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利用各种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要耐心听、认真听,不但要听进去,而且还要思考。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倾诉心不在焉,孩子就会觉得跟你讲也是白讲,久而久之,孩子有话就不会对父母说,孩子的心灵大门就可能对我们关闭了。相反,如果我们认真聆听,鼓励他将心里面的话说出来,这样做既对孩子多了一些了解,也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孩子一旦遇上什么重要事情,就会来跟你说,找你商谈。我的孩子是一个自尊心和进取心都很强的阳光男孩,他进入了阳光班后,看到周围都是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压力很大,孩子的原先一直以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有了一种挫折感。他将自己的苦恼说给我听的时候,我非常认真地听,鼓励他把心的话都说出来,同时和他一起分析并劝导他:首行要自信,你也有自己的优势;其次你非常幸运,庆幸自己能跻身于这么一个优秀的群体之中,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鼓励他,不和别人比,和自己比,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进步,这个阶段的你比上个阶段的你有进步,你每天都在努力就可以了。这样比他就有了努力的目标,人也就变得自信了。孩子有了自信,不管将来他干什么,我相信他都会走好自己的路。
其次与孩子要平等交谈。我们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有时喜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表情,让孩子感到不易亲近和反感,交流也就不能有效进行。父母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交谈,最好的方式是以朋友的形式进行平等交谈。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也能引起孩子的热烈回应。
高中时期是孩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因此,家长与孩子的交谈应是朋友式的,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一是融洽关系,这是平等交谈的前提条件。我们平时如果和孩子交流得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咄咄逼人地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与孩子的感情距离渐渐拉大,以后再想听到他的真话就很难了。因此,我平时与孩子交谈,尽量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比如用幽默的方式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沟通效果也会好得多。
二是尊重、理解孩子,向孩子敞开心扉。爱孩子,首先要尊重信任孩子。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朋友。当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向你倾诉他伤心、愤怒、困惑时,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理解和接纳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也表现在父母向孩子敞开心扉。我有时想,中国的父母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成为亲子沟通的障碍。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我有时在孩子面前,用我的缺点来放大孩子的优点,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仅让孩子觉得你更亲近,而且能把一种坦然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三是语言精炼,把握谈话时间。孩子都反对啰嗦,最讨厌没完没了的唠叨。谈话只求效果,达到目的后,要适可而止。
三、做好孩子的参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是朋友和参谋,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充分尊重孩子意见的基础上,为孩子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有时你的一句善意的提醒、你的一句正中他心怀的话让他觉得非常温暖,起到的作用将会是无穷的。作家长,也要给孩子留下属于自己的空间,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告诫自己:对孩子“不当领导当参谋,多提建议少命令。”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和观点强加给孩子。
四、多与老师沟通。家长和老师作为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通过沟通,让双方都了解了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形式一是开家长会,二是与老师单独沟通。我在开家长会时,首先会准备一个专门记录家长会内容的本,在家长会上把关键内容记录下来。会后,再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回家后用亲和的态度和孩子说家长会的内容。具体到孩子身上,介绍一下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他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地转达,和孩子一同分析问题,找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五、加强自身学习,做好表率。高中阶段是孩子的特殊阶段。在此之前,我认为给孩子足够的爱护就行了。随着孩子进入高中的学习,慢慢地具有自己的判断和思想,我才感到做家长的担子重了起来,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些力不从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的自身素养和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为了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我常常到新华书店去阅读有关孩子成长方面的书籍,在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通过学习,不仅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自已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精神,也是在给孩子作榜样。
以上是我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足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家长批评指正。随着孩子离高考越来越临近,如何与孩子更有效的沟通、如何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我非常想听听在座老师的专业指导建议,听听在座家长有益的经验。
作为家长,我衷心希望能把孩子教育成为这样三种人:一是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二是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自食其力的人;三是成为一个有创造力、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成龙成凤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共同心愿,衷心地祝愿全体家长心想事成,祝愿全体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第3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
孩子学习之我观——家长会分享
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育儿的话题是很有压力的,先不说我家小妮在学校表现如何,就是在家里,我和我老公的分歧都挺大的。虽然我和我老公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可是从观念上到关注点到具体实施的方式上,都有分歧,我崇尚的是给孩子“爱和自由”,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宽容孩子,我老公相对而言传统一些。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因此,今天我在这里分享,就是做个抛砖引玉的开头,希望后续咱们的家长都能积极交流和分享。
孩子上学之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了,今天我的分享就是从孩子学习这个话题入手,聊一聊我对孩子教育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没有的话就提前给大家说个抱歉,耽误大家时间了。
首先,我们想一想,孩子学习,是给谁学的?孩子学习,为了谁?我们家长都很清楚,孩子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孩子学习,是为了他自己的将来。可是为什么我们家长总是做出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事儿呢,呵呵,我也会这样。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正常,只不过,这里
第4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模板17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劣势,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和调整。终身学习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总结并不是为了追溯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篇一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
今天,李老师让我介绍一下育儿经验。其实,我也没什么经验。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在座的许多家长经验都比我丰富,一朵在班上也并不优秀。如果一定说有,也只是一些心得和感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我觉得,育儿是一种很具个性化的活动,但是,也有共性的一面。下面,我就讲一讲个人认为是共性的方面。
1、不懂就问,多阅读,读懂儿童的心理。我认为,人人都会成为父母。但是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从古至今,有那么多专门研究儿童的心理学家,研究出了那么多的结论。身边又有那么多的教子高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果任何经验都靠自己摸索,等摸索出来,黄花菜凉了倒是小事,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那“罪过”可就大了。有了一朵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在育儿方面是
第5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专业20篇)
总结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是经验的提炼和积累。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有自我反省和观察力,能够深入总结出关键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推荐一些优秀的总结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
翻看着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他这几年成长的点点滴滴不禁浮上心头,尤其上幼儿园这半年多时间,孩子变化很大,也懂事很多,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苦教导!另外也深感做为父母,需要学习的很多很多,尤其最近看了父母规以后,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以下两点:
首先就是要学会倾听,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成为朋友、伙伴!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一周中大概有两三天时间和我们在一起,这几天中呢,也有很多家务事要忙,基本上没有时间陪他玩,听他说话,而现在,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倾听,而不是边听边忙。如果是在做家务或者是在厨房里,只要他叫我,我一定会放下手头的活,去认真听他说。所以他现在对我的依恋比以前更多了。以前生活中遇到问题,如果是他的错,我都是立即说他,不听就用吼。现在呢,我会尽力克
第6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实用16篇)
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希望以下的总结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方向。
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
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经的那个宝宝了,她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一但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出息”,等一系列影响家庭气氛等不开心的问题也会急驰而来。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经给自己设计的未曾完成“宏伟蓝图”拿过来让孩子来替你去完成。曾经犯错改了就不是问题,相同的错误重演就是问题了。少年的时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
我们认为婷婷只是个平凡的小女孩,我们没有给她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我们只是希望她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康的
第7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11篇)
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11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怎样写发言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做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篇1
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就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探讨一下:·
1、关于分数。
孩子只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考试考多少分都不要过于苛责,所以,这样孩子考试的时候才不会有压力,也就不会发挥失常。让孩子明白,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了。物质不应当与分数,成绩挂钩。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家庭的经济能承受的,就可以给孩子买,与成绩没关系。一味的将物质与成绩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偏离学习和生活的本质。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而一个有着充满爱的家,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差到哪去的
第8篇: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怎样做好家长的角色
各位村社的妇女工作领导干部、家长们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首先,我很感谢乡政府搭建了这个平台,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能在此与家长朋友交流“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的话题”。
当了10年的妈妈,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作为家长,该怎样严格要求孩子);遇到不少问题(孩子不听话时怎么处理);通过读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也有不少收获。很高兴有了一个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我想从“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这两个方面借助一些案例和视频,谈谈自己的一些育儿感悟,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一、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1、介绍尹建莉,既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也是一位好妈妈,她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为题写了一本书,主要是想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引用的教育案例“博士育儿”,说明知识高的人在教育孩子时方法未必正确。
一位博士,他个人无论在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非常好。因为中年得子,珍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