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特殊需要》精简教案
第1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特殊需要》精简教案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特殊需要》精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特殊需要》精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体会到了语言大师马克?吐温的幽默,这节课,我们来感受爱因斯坦的幽默。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成员根据预习,完成生字的学习。
4、全班交流:
二、完成课后题:
1、你还知道哪些与下列字形旁不同,声旁相同的?
篓、纽、谣、讣
2、读一读,写一写:
需要废旧误会纸篓
三、布置作业,总结:
收集名人幽默。
板书设计:
特殊需要
需、铅、废、篓、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特殊需要》这节课,你还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么?
2、请同学们看题目《特殊需要》其中“特殊”有着什么含义?这篇课文幽默在哪,请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体会爱因斯坦的不同的幽默。
4、与上一篇课文相比,爱因斯坦的幽默与马克吐温的`有什么不同?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
在读文时,要捕捉到这一中心词,再循着它去品读故事内容,会领略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构之妙,同时,会强烈地感受到由于思维的严密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幽默。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要关注“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一些纸张和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有一个大大的废纸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等词句,体会到这些词句的妙用,会进一步感悟到故事的幽默所在。
三、布置作业,总结:
收集名人幽默。
板书设计:
特殊需要纸篓
教学后记:
第2篇:《特殊需要》优秀教案
《特殊需要》优秀教案
《特殊需要》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特殊需要》一文,主要写爱因斯坦和秘书的一次对话,表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和幽默。
文章写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大学,他在向秘书要完一般的办公用具后,又要了个“大大的废纸篓”,秘书不解,他说“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表现了这位大科学家的幽默和严以律己、勇于改正错误的高尚品格。课文短小精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一套。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有关图片或事迹资料,为理解课文打好基础。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2个,既要会认,又要会写,还要理解意思,要注意“需”和“须”字在意思上的区别。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5个,都是形声字,但“需”字不明显,可以按两个独体字组合识记。“废”字注意不是病字旁,而是广字旁;“铅”字的右上面的“几”字没有钩。按形声字归类练习,旨在使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有所了解。其他字也可以进行练习。
2.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读一读就会明白意思了。但是如何读才能产生幽默效果是摆在教者面前的难题。由于本文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写的,所以,在指导朗读时,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要把爱因斯坦不奢求优越环境、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表现出来。
3.阅读教学
故事的题目是“特殊需要”,幽默的核心是“特殊”。在读文时,引导学生捕捉到这一中心词,再循着它去品读故事内容,会领略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构之妙,同时,会强烈地感受到由于思维的严密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幽默。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关注“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一些纸张和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有一个大大的废纸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等词句,体会到这些词句的妙用,会进一步感悟到故事的幽默所在。
4.活动提示
(1)“你还知道哪些与下面字形旁不同、声旁相同的字?”练习这类题的目的是积累形声字,区别汉字由于形旁不同所表示的意思也就不同,为积累词语和理解句子作好铺垫。
(2)“读一读,写一写。”这一训练的目的,其一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其二是通过朗读和抄写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意思,在恰当的时候练习运用,并引起老师的关注。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策略引领学生弄懂词语的含义。
(3)“猜一猜小游戏。”一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5.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为什么要大大的?’秘书问。‘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的含义深刻,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
第3篇: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 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 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激趣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黄色)你见过绿手指吗?绿手指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2、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
第4篇:长春版安全教育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社会安全
1、遇到森林火灾怎么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的防火带。
2、使学生知道在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应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的防火带。【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在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应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教学过程】
1、引入:火是人类的朋友,但如果失去控制,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2、阅读安全小故事。
3、分组讨论:
(1)这场大火的损失大不大?(2)你能理解以上的那些数字吗?
4、贴心小提示: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分布区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对森林产生一定破坏性作用的一种燃烧现象。
5、脱险金钥匙:
(1)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的防火带,比如树林中一条开阔的平地可以阻挡火势。
(2)河流是最理想的防火带。即使火苗越过河流,待在水里仍然很安全。(3)在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应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
6、小考场:
请你在下列问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答案,并把答案及理由讲给家长听一听,请他们判断
第5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梅雨潭》优质教案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梅雨潭》优质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春版四年级下册《梅雨潭》优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对句练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做个对句练习。我说上句,你们按照对句的一般要求,对出下句。
师:碧玉妆成一树高(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日出江花红胜火(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2、大家的对句中,都有一个什么字?二者的绿有区别吗?
3、对,一个“绿”字就现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江南春天。贺知章、白居易、王安石都喜欢“绿”,朱自清更喜欢“绿”,朱自清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