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2023-01-20 08:03:3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要建设生态公园,怎么样写建议书呢?各位友友们,看看下面小编带来的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吧!

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丰城市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做强“三谷”经济、做强产业裢条、做强龙头企业三个大平台为主,通过推行内商与外商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生态与效益结合的办法,重点扶持和培育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农业产业。

在做强“三谷”经济方面,该市以中国生态硒谷为平台,积极打造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花谷等产业,“三谷”产业在“升级提速”中已呈崛起之势。以投资25亿元创建9大富硒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富硒产业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为75平方公里的中国养生硒谷基地及江西润禾园林景观有限公司等9个面积达3万多亩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迅速成为以省会南昌为轴心的农业生态观光区。

在做强产业链方面,该市突出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和富硒土壤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了以水稻种植、营养米粉生产、蛋白肽生产、生物糖浆生产、植脂末加工为主的粮食产业链;以油茶种植、油茶加工、油茶文化展示、茶园观光旅游为主的油茶产业链;以饲料作物种植、饲料生产、硒酵母生产、自动化鸡鸭养殖、无抗无害生猪养殖、有机肉牛奶牛养殖为主的生态养殖产业链;以农业生态观光、农家乐、温泉开发、休闲养老为主的旅游养生产业链等四条产业裢条。

本项目所在的隍城镇也依托丰城市委、市政府开发中国养生硒谷度假区为契机,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幸福”隍城。围绕仙姑岭旅游区建设,结合庄园经济,全力构建“生态之乡、休闲度假民俗农家”的大生态旅游格局。

为此,本项目将以生态硒谷为平台,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要求,结合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养生旅游等,开发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精品。

二、项目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

本项目地处丰城、高安、新建三县(市)交汇处,位于中国生态硒谷旅游走廊上,紧邻中国养生硒谷温泉度假小镇,在中国生态硒谷和中国养生硒谷“两谷”之间,区位条件非常优越。项目区距昌金高速10公里,距丰城市区40公里,距南昌约40分钟车程,省道丰高线从中穿过,交通条件也很便利。

2、文化资源优势

隍城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喻,文化底蕴深厚,农民诗人、农民作家层出不穷,“社火”、“梅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老而神奇的隍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些都可为本项目文化创意提供素材。同时本园区还将采用异地搬迁的办法收藏大量的古民居,为园区旅游开发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3、土地富硒优势

本园区的土壤富含号称“抗癌之王”的硒元素。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据专家考证,人需要终生补硒。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践,都说明了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降低祛病能力。人应该像每天必须摄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硒。因此,补硒已经成为我们追寻健康的一种潮流,也是势在必行的健康使命。

(二)劣势

1、缺乏旅游资源支撑

项目区是个丘陵地貌,没有溪流、湖泊、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也没有农业观光资源,整体上是一张“白纸”,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创意等手段创造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2、农业科技和农业旅游人才缺乏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人才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本园区目前无论是旅游管理人才,还是服务人才,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配置等方面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科学的旅游人力资源体系。

(三)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休闲农业的发展

20XX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大中城市周边积极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成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2、丰城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丰城市通过招商选资和高效运作等举措,以“中国生态硒谷”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12家产业链条长、投资强度大、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其中上市公司1家,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公司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

3、中国养生硒谷开发将为本项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中国养生硒谷将大力度、高标准开发仙姑岭富硒健康旅游资源,引入国内外一流的权威机构,知名健康护理品牌,大力提升健康服务业水平,围绕富硒养生、温泉养生、医药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和道教养生六大主题全面打造。中国养生硒谷的成功开发,必将给本项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四)挑战

1、同质化竞争

随着农业旅游发展,项目区周边各种农业园将不断增加,同质化也将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是本园区要直面的挑战。因此本园区开发要有新的.理念,跳出传统农业旅游开发思路,形成自身特色。

2、游客需求不断在变化

游客的需求可能因时尚潮流的变化而发生兴趣转移,从而引起客源市场的变化,导致旅游项目吸引力的衰减。消费观念的变化、收入的增加、新的旅游景点的出现、目的地的环境污染或服务质量下降都会影响消费需求的变化。

游客需求的变化,导致市场不断细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

(五)项目开发总体判断

根据上面的SWOT分析,若按照一般农业旅游的模式来开发,本园区难以形成大突破。必须结合创新的资源观,站在推动丰城市农业休闲化升级的高度,把握市场需求的新态势,运用泛旅游的理念进行务实而又富有前瞻性的开发,才能形成本项目的成功运营。

1、超越农业旅游的常规业态,以打造富硒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念来建造生态农业旅游区,凸显后发优势;

2、立足生态农业基础,引入特色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文主题,凸显当地田园意境,构建核心竞争力;

3、充分借鉴国内外类似成功项目的经验,以农业科技、文化创意为驱动,以农业休闲、养生度假为利基,形成有效指导本项目发展的科学模式;

4、以本地和南昌为重点客源地,抓住中高端市场,着力打造“农业休闲与农业养生”两大产品;

5、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养生农业、创意农业品牌以及农业认养平台(江西乡村旅游规划)。

三、开发总体定位

富硒农业为景观,以乡村田园为意境,以古代和现代特色建筑文化为核心吸引,与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硒谷形成区域合力,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会议度假等于一体的

中国休闲硒谷

继丰城市开发中国生态硒谷、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花谷“三谷”之后,本园区将打造全新的中国休闲硒谷!

第2篇: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丰城市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做强“三谷”经济、做强产业裢条、做强龙头企业三个大平台为主,通过推行内商与外商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生态与效益结合的办法,重点扶持和培育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农业产业。

在做强“三谷”经济方面,该市以中国生态硒谷为平台,积极打造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花谷等产业,“三谷”产业在“升级提速”中已呈崛起之势。以投资25亿元创建9大富硒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富硒产业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为75平方公里的中国养生硒谷基地及江西润禾园林景观有限公司等9个面积达3万多亩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迅速成为以省会南昌为轴心的农业生态观光区。

在做强产业链方面,该市突出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和富硒土壤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了以水稻种植、营养米粉生产、蛋白肽生产、生物糖浆生产、植脂末加工为主的粮食产业链;以油茶种植、油茶加工、油茶文化展示、茶园观光旅游为主的油茶产业链;以饲料作物种植、饲料生产、硒酵母生产、自动化鸡鸭养殖、无抗无害生猪养殖、有机肉牛奶牛养殖为主的生态养殖产业链;以农业生态观光、农家乐、温泉开发、休闲养老为主的旅游养生产业链等四条产业裢条。

本项目所在的隍城镇也依托丰城市委、市政府开发中国养生硒谷度假区为契机,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幸福”隍城。围绕仙姑岭旅游区建设,结合庄园经济,全力构建“生态之乡、休闲度假民俗农家”的大生态旅游格局。

为此,本项目将以生态硒谷为平台,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要求,结合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养生旅游等,开发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精品。

二、项目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

本项目地处丰城、高安、新建三县(市)交汇处,位于中国生态硒谷旅游走廊上,紧邻中国养生硒谷温泉度假小镇,在中国生态硒谷和中国养生硒谷“两谷”之间,区位条件非常优越。项目区距昌金高速10公里,距丰城市区40公里,距南昌约40分钟车程,省道丰高线从中穿过,交通条件也很便利。

2、文化资源优势

隍城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喻,文化底蕴深厚,农民诗人、农民作家层出不穷,“社火”、“梅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老而神奇的隍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些都可为本项目文化创意提供素材。同时本园区还将采用异地搬迁的办法收藏大量的古民居,为园区旅游开发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3、土地富硒优势

本园区的土壤富含号称“抗癌之王”的硒元素。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据专家考证,人需要终生补硒。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践,都说明了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降低祛病能力。人应该像每天必须摄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硒。因此,补硒已经成为我们追寻健康的一种潮流,也是势在必行的健康使命。

(二)劣势

1、缺乏旅游资源支撑

项目区是个丘陵地貌,没有溪流、湖泊、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也没有农业观光资源,整体上是一张“白纸”,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创意等手段创造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2、农业科技和农业旅游人才缺乏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人才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本园区目前无论是旅游管理人才,还是服务人才,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配置等方面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科学的旅游人力资源体系。

(三)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休闲农业的发展

20XX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大中城市周边积极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成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2、丰城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丰城市通过招商选资和高效运作等举措,以“中国生态硒谷”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12家产业链条长、投资强度大、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其中上市公司1家,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公司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

3、中国养生硒谷开发将为本项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中国养生硒谷将大力度、高标准开发仙姑岭富硒健康旅游资源,引入国内外一流的权威机构,知名健康护理品牌,大力提升健康服务业水平,围绕富硒养生、温泉养生、医药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和道教养生六大主题全面打造。中国养生硒谷的成功开发,必将给本项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四)挑战

1、同质化竞争

随着农业旅游发展,项目区周边各种农业园将不断增加,同质化也将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是本园区要直面的挑战。因此本园区开发要有新的理念,跳出传统农业旅游开发思路,形成自身特色。

2、游客需求不断在变化

游客的需求可能因时尚潮流的变化而发生兴趣转移,从而引起客源市场的变化,导致旅游项目吸引力的衰减。消费观念的变化、收入的增加、新的旅游景点的出现、目的地的环境污染或服务质量下降都会影响消费需求的变化。

游客需求的变化,导致市场不断细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

(五)项目开发总体判断

根据上面的SWOT分析,若按照一般农业旅游的模式来开发,本园区难以形成大突破。必须结合创新的资源观,站在推动丰城市农业休闲化升级的高度,把握市场需求的新态势,运用泛旅游的理念进行务实而又富有前瞻性的开发,才能形成本项目的成功运营。

1、超越农业旅游的常规业态,以打造富硒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念来建造生态农业旅游区,凸显后发优势;

2、立足生态农业基础,引入特色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文主题,凸显当地田园意境,构建核心竞争力;

3、充分借鉴国内外类似成功项目的经验,以农业科技、文化创意为驱动,以农业休闲、养生度假为利基,形成有效指导本项目发展的科学模式;

4、以本地和南昌为重点客源地,抓住中高端市场,着力打造“农业休闲与农业养生”两大产品;

5、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养生农业、创意农业品牌以及农业认养平台(江西乡村旅游规划)。

三、开发总体定位

富硒农业为景观,以乡村田园为意境,以古代和现代特色建筑文化为核心吸引,与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硒谷形成区域合力,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会议度假等于一体的

中国休闲硒谷

继丰城市开发中国生态硒谷、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花谷“三谷”之后,本园区将打造全新的中国休闲硒谷!

第3篇:公园项目建议书

邵东县生态产业园兴隆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书总论

城市生态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类型,兴起于国际社会对全球生态危机高度关注的背景之下,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部,东连双峰、衡阳,南邻祁东,细节邵阳县、邵阳市双清区,北交新邵、涟源。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总面积1768.75平方公里。县城设两市镇,距邵阳市20公里,全县人口120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万。

邵东县属于湘中丘陵地带,为浸融蚀地貌。丘岗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1.18%,山地占21.69%,平原多为溪谷平原,仅10.85%。地势南北崛起向中部倾斜,中部抬升向东西向成阶梯式倾斜,成为境内的三大水系的分岭,邵东县境内有邵水、蒸水、测水三大地表水系,蒸水、测水向东流入湘江,邵水向西注入资江。总径流量年均24.87亿立方米。境内资源丰富,矿产以煤、石膏为主,游资源丰富,唐代名士申太芝所居之大云山、唐肃宗御笔钦题的佘湖山、宋濂溪周子吸墨(周敦颐)的九龙岭、昭阳侯城遗址,还有流光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生态农庄项目建议书

生态农庄项目建议书

在欧美发达国家休闲农庄以成为人们休闲、渡假、娱乐倍受欢迎的场所,去休闲农庄消费以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喧闹的城市生活,高压力的工作,让人烦躁不安。那么怎么写一份建议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生态农庄项目建议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生态农庄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国内逐步出现了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生态休闲农庄。生态休闲农庄是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农庄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黄山市地处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结合部,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年接待中外游客已将近1000万人次。屯溪区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是中外游客的集散地,强劲的旅游态势为生态休闲农庄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农业生态休闲游的火爆市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生态养殖项目建议书

生态养殖项目建议书

如何建设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如何养殖产品?下面是生态养殖项目建议书,欢迎阅读了解。

一、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标准与内容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要求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以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要求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并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标准规定:

①产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洋县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建议书

洋县生态工业园区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单位:陕西盛华治化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魏 新 华

洋县生态工业园区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建议书

一、实施项目的必需要性

洋县生态工业园区,于2002年经县政府批准建设。当前,园区开发面积累计已达到4.5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个数102个,其中工业企业96个,年完成产值能力已超过10亿元,已形成建材、化工、矿产、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链。近几年来,县政府坚持提高入园企业标准,一大批科技型、配套型、循环型项目入园建成投产,这些项目具有起点高、产业链长、容量大、生态环境较好之优势。如何把园区做大做强,打造一流的经济科技园区,实施科技创新很有必要,其重大意义在于:一是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得以显现;三是技术扩散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是有效推进整个工业园区产业,产品升级。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不仅能够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支撑。带动园区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乌达区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建议书

乌达区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是一项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就要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细农业。高科技可以获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创造出极高的劳动生产率,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也是现代发达的科技型农业,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是其显著特色。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除生产功能外,也具有旅游观光功能,它将成为发展的一种方向。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建设8600亩的农业生态园,其中划分露地果蔬菜种植区、设施温室种植区、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区、观光旅游农业采摘区。该项目将建设成为复合型地产业态,集生态农业、旅游、居住、休闲娱乐、商务为一体的项目,弥补乌海无复合地产业的空白。

三、资金估算及使用

计划投资2.4亿元,开辟8600亩农业生态园,资金用于土地征用,生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生态水产养殖项目建议书

生态水产养殖

项 目 建 议 书

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1 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 项目名称:XXX生态水产养殖项目 项目地址:XX县XX乡XX村

建设规模及范围:占地面积400亩,水产养殖面积80亩,利用现有及新建人工湖发展综合养殖场,搞立体养殖,科学养殖,发展生态水产养殖项目,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水产品供应市场。

项 目 负 责 人:XXX 项目主办单位:XX县XX乡XX专业合作社 1.2 主办单位概况

东建安村位于XX县XX乡东部,紧靠XX高速路XX站,交通便捷。全村共XX余人,为进一步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发挥特色农业效益,XX种植专业合作社于XX年在XX村北部建立生态农业立体养殖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已初具规模,发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3 项目提出背景本项目所在地三面青山环抱,紧靠滹沱河流域,积水面积650亩,水面面积约450亩,蓄水均深1.5米左右,是发展水稻种植及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加之2013年经过开发形成30亩的人工湖,但是如此之大的水面面积每年只投入几千尾鱼苗,因资金缺陷

未完,继续阅读 >

《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生态公园项目建议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