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第1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三下乡”活动把组织活动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既抓住当前效果,也考虑长远利益,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一
根据中共勐海县委宣传部(海宣发〔20xx〕5号)关于《20xx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充分发挥县域科技资源优势,以科技“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采取县、乡联动,充分利用赶场日,周密计划,精心安排,与宣传、文化、卫生、公安、司法等,结合部门职能认真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三下乡”活动,实地深入基层为“三农”服务,拉近了与广大群众的距离,受到群众欢迎,有力的推动了勐海县新农村建设,圆满完成预定的活动目标。现将20xx年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把科技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我局始终把科技下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工作实际,成立以科协主席杨海琼为组长,局机关、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甘蔗、农环、水产、植保等站所协同配合并抽调其骨干力量组成科技三下乡活动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顺利组织开展下乡活动。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专题研究科技下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现状及技术推广趋势编印了相应的技术资,内容涉及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马铃薯、玉米技术、甘蔗新品种简介、蔗区土壤与甘蔗科学施肥等。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二、科技三下乡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技三下乡活动日程及内容
按照预期的活动日程及乡镇赶场日,我局于20xx年2月9日至28日分别到西定巴达、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遮镇、勐阿镇,开展“三下乡”活动。活动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由科协主席杨海琼同志带队,参与活动的3个局属成员单位共计5人,分别向五个乡镇的群众,大力宣传涉及农业技术推广、茶叶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甘蔗种植管理、科普等方面的知识。
(二)活动形式
在5个乡镇村科技“三下乡”活动会场挂布标,设置农业专家咨询台、现场讲解台,为群众讲解农业知识,耐心解答。
(三)活动成效
这次活动中,我局领导和科技人员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一一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讲解科技知识,引导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做依靠科学致富的技术型新型农民,让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人人皆知,接受群众咨询500余名。群众索取资料的积极性、认可度很高,让群众满意而归。累计为群众发放水稻旱育秧技术手册、玉米生产技术手册、马铃薯生产技术手册、茶叶技术栽培、蔗区土壤与甘蔗科学施肥、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甘蔗新品种简介,科普知识宣传挂历等宣传技术材料8000余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在岁末年初,通过“三下乡”活动,让全县广大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各级干部抓科技,专业人员推科技,广大群众用科技的良好格局,达成了科技兴县富民的共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三、经验启示
通过这次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深深感觉到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提速的重要途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实现了由部门参与向社会广泛参与的转变,由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此项活动深入民心,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受资金限制开展的活动规模还不够大,影响还不够深远,活动的形式还不够。
四、下一步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我局农业科技“三下乡”要想使其真正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把“三下乡”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从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重要意义,切实转变观念,树立长期作战思想,以实际行动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要进一步贴近实际。“三下乡”要持之以恒服务“三农”,就要继续坚持把“三下乡”活动同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同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放到偏僻山区上,关心和帮助最需要救助的人,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三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帮助农村建设报刊图书阅读室,注重抓教育、抓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化科技骨干。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四要进一步变“三下乡”为常下乡,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把行政动员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创新。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二
根据伊犁州宣传部《关于开展20xx年伊犁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巩留县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 的原则,有序进并圆满完成了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的各项宣传、培训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度重视,制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根据文件要求,巩留县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农业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并立即召开部门会议安排部署“三下乡”活动,,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富民”这一主题,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重点组织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各项惠农政策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宣传、讲解等活动,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示范应用,强化农业科技“一站式”服务,确保广大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上下动员,全员参与,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为了确保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顺利推进,该局召开了全体的干部动员会,号召全体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立即行动,积极参与到科技下乡活动中来,采取县乡集中、村队巴扎以及进农户家中等形式,全力做好农业相关政策法规、农业新科技新品种、惠农政策等方面宣传讲解的同时,开展好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试验、科技总结等工作,保证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总结成果,为全方位谋划好2016年农业科技下乡的重点内容、主要形式以及关键举措等提供保障。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进一步确保活动成效。一是惠农政策宣传落实。该局干部职工利用各类、宣传、技术服务的契机,向全县各族农牧民大力宣传小麦农资综合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和县委一号文件惠农政策。累计宣传讲解惠农政策30余次,参与农牧民1000余人次。二是农业法规宣传推进。围绕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的工作思路,力开展了农资市场大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测等农业综合执法活动。重点对全县90余家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质量安全进行了执法检查,并联合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了“春、秋季种子市场专项整治” 和“夏季农资打假行动”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30人,悬挂横幅13条,发放汉维哈宣传资料5000份,现场接受信息咨询120余次。开展农资执法检测10次,共接待群众来访投诉4起、办结4起。三是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包乡领导干部按照不定期、不定时的工作原则深入到各自联系的乡镇场,督导检查农业工作推进情况,并为农牧民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服务;领导干部累计深入联系点100余次,指导农牧民20000余人次。四是开展农业科技试验。重点在阿尕尔森镇、塔斯托别乡等乡镇场开展8个田间肥效试验,重点完成了300个土样、植株样检测实验,分析化验2400项次;累计培训技术骨干、农民及营销人员2.3万人次,广播电视宣传17条,墙体广告宣传300条。五是开展“绿叶”行动。以党员干部为服务主体,以业务工作为服务内容,成立了贝母、小麦等12个服务小组,按照“3+3”开展“绿叶”服务“三农”行动;举办田间课堂5期,主要培训了贝母、小麦高产等培训,累计培训农牧民100余人,现场解答生产难题5个,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六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强农惠农政策、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累计举办培训136期,培训农牧民1.6万人次;其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9人,培训农业技术员485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2.5万份。
通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积极调动了广大农业干部的积极性和服务基层的主动性。围绕培训新农民、学用新科技、推广新成效的工作要求,结合农业局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农牧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水平和能力,确保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加快科学种田的步伐,实现土地亩效益的大幅提升、农牧民纯收入的大幅增加,为新农村建设、农牧民增收致富提高科技信息来源、科技应用指导支撑。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是丰富农牧民科技文化大餐的一条重要渠道和途径,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抽调业务骨干和技能精英,成立贝母、粮食高产等多课题培训小组,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活动。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三
20xx年12月23日,永平县农业局组织相关农技人员深入杉阳镇兴隆村开展20xx年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
根据省农业厅20xx年度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的统一部署,永平县结合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县农技站、农质站、园艺站、植保站相关农业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杉阳镇兴隆村啤大麦试验示范基地,采取“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推广模式,对兴隆村100户啤大麦种植示范户就啤大麦中耕水肥管理、病害综合防治及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科技增粮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500份。通过“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参训群众进一步掌握了啤大麦中耕水肥管理、病害综合防治及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了解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懂得了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激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热情
小编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2.2016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3.医疗卫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4.2016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5.2016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总结
6.2016乡镇科技周活动总结
7.2016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8.送电影下乡公益活动总结
9.2016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10.2014街道科协工作总结
第2篇:农业科技三下乡工作汇报
金川区农牧局
关于2006年农业科技“三下乡”
工作情况的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科技“三下乡”工作始终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载体,以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科技“三下乡”工作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认真部署,深入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下乡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科技培训情况
结合农业科技下乡有利时节,按照因地制宜、服务产业、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田间学校、科技园区、信息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业、林业、畜牧、草原、农经等专业技术干部,对全区27个行政村的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后备农民以及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及种养大户等通过技术讲座、现场指导、个别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48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6800多份,参训农民达5200人(次)。其中:种植业技术培训2180人(次),养殖业技术培训1290人(次),退耕还林技术培训840人(次),沼气实用技术培 1
训980人(次)。按照优势产业布局,采取分组、分片培训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共举办农业标准化培训班1场(次),对两镇村干部及生产基地的种植大户进行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培训,培训人员250人,编制发放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500多份;举办春耕备耕农业技术培训班3场(次),培训农民1264人(次);在示范点举办新品种实验示范培训班3场(次),培训农民243人;举办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培训班2场(次),培训农民873人;积极配合“甘肃省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共走访农户300户,培训农民1270人;举办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1场(次),培训绵羊人工授精技术人员16人;举办沼气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培训沼气工180人;举办种子法律法规培训班1场(次),培训人员128人。同时,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有用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提高全员素质”的原则,多方协调,通过送出去培训、请进来讲学、结对子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了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优化现有农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壮大农业科技人才力量。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农业专家专题讲座5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32人(次),培训基层干部352人(次)。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组织实施。为了防止在工作中存在领导不到位,认识不明确,措施不得力,重点不突出的问题,避免工作流于形式,形成扑下身子抓、脚踏实地干、全力以赴教的良好氛围,我局重点在形成工作整体合力上下工夫,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局长为副组长,各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科
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各场站参与科技培训的具体职责,着力构建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站的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调运作,使全局上下始终做到思想上有位臵、工作中有盘子、实践中有路子,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站负责人具体抓,协调作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把握培训重点,提高培训效果。坚持从我区农业和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近几年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培育主导产业、调整优化结构目标出发,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建设以及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培训;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围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围绕提高农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开展市场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围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开展农林牧业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培训。同时,根据情况,搭配讲授发达地区在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方面的一些前沿科技成果和技术,开拓了农民的视野和致富思路。
(三)总结培训经验,创新培训方法。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侧重在培训思路和培训方法上力求有所创新。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对镇一级的农业技术人员以讲解教材为主,辅以必要的集中授课和讨论;对村一级农业技术员
和科技示范户,由专兼职教员以讲课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辅导,并组织参观和现场示范,进行必要的现场技术指导;对村级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试验示范,并辅以大量的影象、图片,增加培训的直观性。同时,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咨询、提问解答和探讨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排忧解惑,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确保培训收到实效。
(四)加强目标管理,保障任务落实。在科技培训过程中,我局坚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级负责,目标管理,制定了积极的奖励政策,严格奖惩制度,把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与行政人员的晋升、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结合起来,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工作责任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经费紧缺,在聘请高水平专家教授、征订培训教材、配套培训设施、开展技能实践方面资金有限,科技培训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2、培训师资力量薄弱,教材编制水平有限,培训设施、示范基地等配套条件较差,影响了培训效果的提高。
3、科技人员相对紧缺,知识结构相对老化,难以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需要。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科技培训工作贯穿到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过程,积极争取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组织形式,提高科技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继续加大科技扶贫战略的实施,帮助搞好科技扶贫项目、技术推广与利用,扩大科技培训的内容和范围,扶贫扶志、帮扶帮智,从源头着手,切实提高帮扶农民的科技素质,全面帮助农户科技致富。
三是强化科技服务,分类施培、分层施教,采取科技培训强素质、外出学习开眼界、调整结构理思路、政策扶持促发展等措施,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尽快成为种植、养殖、加工、营销能手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明白人。
第3篇:现代农业科技系三下乡活动方案
科 技 兴 农 共 创 和 谐
——现代农业科技系三下乡活动方案
为了帮助、引导我系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促进青年成长成才,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服务农村,提高素质。我系紧紧抓住“科技兴农,共创和谐”这根主弦,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和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在服务城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暑假时间,深入扎实开展今年的科技兴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 科技兴农,共创和谐。
二、活动目的1.积极响应院团委开展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践行科学发展观,达到科技兴农,共创和谐的目的。
2.宣传“三农”政策,落实国家“阳光工程培训”服务要求,对当地参加“农民创业培训”学员进行技术跟踪服务。
三、活动时间
1.统一活动时间:2010年6月28日 7月13日 2.自选活动时间:6月26—9月1日
四、
第4篇:三下乡活动总结
三下乡活动总结
2011年7月2日星期六天气 晴 随着准备工作的完成,我们踏上了前往黄石阳新的旅程。一路上,我们带着激动而又欢快的心情前行着,尽管老天爷不作美,用那炙热的太阳烘烤着我们,然而我们依然迈着脚步前行着。第一次,乘坐火车,很开心。和这么多同伴一起乘火车,我更开心。在车上,我们看了会电影,然后就聊天,感觉好惬意哦!沿着窗边看去,一路上少不了地就是那高山,对于我这个生长在平原里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火车,我们终于抵达了黄石阳新火车站,在那里,我看到了好多叔叔、阿姨骑着三轮车在那里做生意,在那个空荡的路旁,无一不引来我们这群孩子的关注。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买完返回的火车票后就乘坐11路公交前往县城。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我们只好派一批人在建行里守着行李,其他人分散去买东西。我被派去买文具,经过了一座古商城,绕过小道,终于抵达。等我们一切都准备好后,我们乘坐公汽,前往晓梦家。一路上,道路曲折,开车的司机明白了此次我们来此的理由,于是,极力让我们拍下那曲折的路面状况以及
第5篇:三下乡活动总结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下乡活动总结,仅供参考!
篇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总结
寒潮来袭,阴风阵阵,风雨交加。虽然天公不作美,但依然挡不住村民们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热情。2016年是“三下乡”活动开展20周年,1月21日上午,我市2016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鹤上镇莲花村、文武砂镇屿北村举办。市领导王命发、郑宽挺、曾志云、王胜勇、李瑞芳、朱梅端和来自市纪委、宣传部、文明办、新闻协调办、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技文体局、科协、教育局、卫计局等单位和部门的200多位工作人员,为基层群众送知识、送服务、送欢乐。
文艺演出欢快激情
首先“三下乡”文艺演出在歌曲组合《中国人的宣言》中拉开大幕。具有地方特色的理论进闽剧《和谐茶座》,将传统艺术和现代理论有机融合,借闽剧唱腔颂今日长乐新风,焕发出了新的时代活力。不同风格的男声独唱《过火》、女声独唱《红梅赞》、童声独唱《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精彩演绎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奔放富有节奏的音乐快
第6篇:三下乡活动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赴黄山市休宁县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总
结
报
告
经济管理学院
(二〇一二年八月)
-0
活动背景
为贯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团省委和校党委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经济管理学院由党总支、团委牵头,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出成果”的方针,全面落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在于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