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褐牛饲养管理技术论文
第1篇:新疆褐牛饲养管理技术论文
新疆褐牛饲养管理技术论文
摘 要:在新疆,可以乳肉兼用的奶牛品种当属新疆褐牛,这种奶牛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河谷、石河子以及乌鲁木齐一带。新疆褐牛因为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因此被养殖在农牧地区。本文主要从新疆褐牛中0~3月的小犊牛的消化特征来探讨新疆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并且根据小犊牛的实际情况,指出小犊牛需要进行断奶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为牧民饲养管理新疆褐牛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关键词:新疆褐牛; 小犊牛; 饲养管理
1 新疆褐牛犊牛的消化特征
新疆褐牛的犊牛在出生的时候一般具有四个胃,但是真正能够对食物进行消化作用的只有第四个胃,尽管瘤胃的容积有2 L左右,但却没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对于刚刚出生的新疆褐牛来说,犊牛更像是单胃的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的瘤胃便开始逐渐增大,并且会发挥对食物的消化功能,从而成为真正的反刍动物。在犊牛的生长过程中,瘤胃的容积会不断的发育增大,6周龄左右的新疆褐牛的前3个胃的容积可以达到胃总容积的70%,而第四个胃即皱胃的容积却只占了30%。瘤胃的发育对犊牛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时期通过对犊牛的饲料控制,就可以控制犊牛的反刍期。因此,饲养人员必须要了解每一时期犊牛胃的变化特征,并且根据犊牛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比较完善的饲养管理技术,才能够掌握新疆褐牛犊牛的断奶时间。
2 新疆褐牛犊牛的饲养管理
2.1 犊牛出生后的护理方法 在新疆褐牛犊牛出生之后,饲养人员必须立刻清理犊牛的鼻子、耳朵内附着的粘液,使犊牛能够进行畅通的呼吸。此外,饲养人员还需要挤出犊牛系带内残留的污物,还要在距离犊牛腹部6~8 cm处将犊牛的`脐带剪断,并用5%的碘酒对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将犊牛身上的液体擦干,并进行称重,在填写完犊牛的出生记录后,放入饲养犊牛的专用围栏(最好是一个犊牛一个围栏)。在出生10 d左右,犊牛需要进行打耳号、照相,然后录入褐牛谱系。在犊牛出生2~3周,饲养人员需要对犊牛进行去副乳头工作,即用剪刀剪去犊牛的乳头基部,并做好消毒工作。在犊牛出生3~4周,饲养人员需要用药物除去犊牛的角。同时,为了减少新疆褐牛犊牛的应激活动,饲养人员需要在7 d之内一次性完成打耳号、编号、断脐、去乳头、去角、防疫等工作。
2.2 犊牛哺乳期的饲养方法 在犊牛出生7 d左右,就要训练犊牛吃精料,每天的食用量要控制在20 g左右;20 d以后,犊牛的精料食用量可以增加到300 g左右;45 d以后,犊牛的精料食用量可以增加到400 g左右;当犊牛的精料食用量达到500 g以上后,饲养人员就可以考虑对犊牛进行断奶。其中,犊牛食用的精料不需要磨得太细,犊牛食用相对粗糙的精料可以促进瘤胃的发育。同时,饲养人员还需要注意在对犊牛进行断奶的期间,不可以将犊牛转群,可以在犊牛进行断奶14 d左右,犊牛适应了断奶的应激反应之后,再考虑将犊牛转群。在犊牛断奶期间,要在犊牛的饲料中加入适当的自然干草,以此来提高犊牛瘤胃的发育速度及抗病能力。
3 新疆褐牛犊牛的断奶时期
新疆褐牛的抗逆性很强,可以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生存,而且还可以食用加工不是特别精细的粗饲料,非常适合在草原地区进行放牧。在犊牛的生长早期,饲养人员需要给犊牛补给优质的饲料和草料。在犊牛达到4周龄以后,瘤胃的容积就可以占胃总容积的65%,达到成年褐牛胃容积的80%左右;6~8周龄以后的犊牛的瘤胃和网胃的比例已经接近成年褐牛的比例了,而且这个时期的犊牛瘤胃发育的较好,具备了较高的消化固体性饲料的能力,因此,对于犊牛来说,6~8周龄是最适当的断奶时期,当犊牛每天食用的精料达到500 g以上就可以进行断奶。
4 新疆褐牛犊牛的注意事项
4.1 保证犊牛初乳充足 新疆褐牛犊牛在出生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自己站立,吃到初乳;在犊牛出生10 d左右,需要在饲料中加入少量有助于消化的干草,刺激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为断奶提供基础。
4.2 保证犊牛卫生 在犊牛出生以后,饲养人员每天至少对其进行一次刷拭,保证犊牛身体的干净;需要及时打扫围栏内外的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及时更换犊牛的饮水和饲料,注意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做好记录。
5 结语
新疆褐牛耐寒、耐粗饲,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合在新疆广阔的草原地区放养,成为了新疆草原牧区的主要养殖品种。早期断奶对新疆褐牛犊牛而言,可以促进瘤胃的发育,增强犊牛对饲料的吸收,既减少了发病率,又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培养成本,提高了新疆褐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巴登加甫,乃比江,耿明阳,等. 新疆褐牛犊牛4月龄断奶试验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33(6):84-85.
[2] 孙占文,吴永梅. 犊牛早期断乳养牛好致富. 中国畜禽种业,2009,25(12):63.
[3] 龙梅. 犊牛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 中国畜禽种业,2013,29(5):45.
[4] 高景喜,李宽阁,王瑞义,等. 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技术关键.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24(8):54-55.
第2篇: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A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日龄:气喘病苗。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20日龄:肌注猪瘟苗。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10.产前13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
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1次,3年后可不注。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4.春、秋各肌注1次猪伪狂犬病疫苗。5.每年肌注两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五、其他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常发区: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非常发区: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1次。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1、3、5周各免1次。3.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1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2免。
B饲料管理制度
1、饲料原料需来自无农药残留所生产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2、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仓管员必须查验进仓饲料的数量及质量。
4、饲料必须离地分品种存放并保持仓库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
5、建立有饲料进出仓库记录,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情况。
6、饲料必须从具有生产正规、批准文号、质量标准等资质的生产厂家购进。
7、配料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并不定时消毒,配料间内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C卫生防疫制度
1、生活区的垃圾具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2、养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
3、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入养殖区。
4、发现局部发生疫病时,用具、料槽、水槽专用,并进行消毒,做好发病料槽,水槽的有效隔离。
5、病、死猪当天烧毁或深埋,用过的药品外包装等统一放置并定期销毁。
6、购进的仔猪经过检疫,防止病原体传入。
7、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疾病防疫药品投放。
D消毒制度
1、养猪场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人员、车辆进出必须全面消毒。
2、定期对猪舍、食槽、水槽、运动场和其它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病死猪要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抛。
4、人员外出归来后,必须换鞋帽、衣服并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带入病源。
5、消毒药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6、消毒药必须保持三种以上交叉使用。
E养猪场防疫制度
1、猪场所有人员必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2、在猪场及不同栋猪舍间,设立药物消毒池或紫外线消毒室,进出人员须更换衣服、鞋帽,经消毒后方可入内。不准随意进出、串岗。
3、不在疫区和发病猪场引种。新购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半个月,确认无病方可转群混养。商品猪实行自繁自养。病猪严禁出场销售。
4、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天天打扫卫生。定期或不定期对圈舍、食槽和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5、按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定期进行猪瘟、丹毒、肺疫、蓝耳病等急烈性传染病进行预防注射或药物防治。
6、所用疫苗、药物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范。
7、谢绝外人入舍参观,禁止其他畜禽和猫、犬入舍。
8、病猪隔离,死猪焚烧或深埋。猪粪尿须经沼气腐化后再出场使用。
F药物管理制度
1、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2、药品的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质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主要成分、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3、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措施。
4、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药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陈列药品的货柜或厨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地面必须保持整洁,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5、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并做好记录,严格遵守停药期。
6、不向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销售单位购买猪用药物,用药标签和说明书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不购进禁用药、无批准文号、无成分的药品。
7、用药施行处方管理制度,处方内容包括:用药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用药目的,处方需经过监督员签字审核,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和不明成分的药物,领药者凭用药处方领药使用。
第3篇:二春蚕饲养技术论文
二春蚕饲养技术论文
1饲养二春蚕的好处
一是增加发种量。二春蚕一般占一春蚕的70%以上。可饲养12张/hm2以上,年平均发种可达52.5~60.0张/hm2,提高了单位面积的饲养量和产茧量。二是气候相对夏蚕及中秋蚕适宜。二春蚕时桑叶质优良,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保证了蚕作的安全,适宜饲养。三是二春蚕比中秋蚕产量高,茧质优。2003年丰县二春蚕平均产量570kg/hm2,比中秋蚕的502.5kg/hm2增67.5kg/hm2,增长13.3%。2004年全县二春蚕平均产量636kg/hm2,比中秋蚕的591kg/hm2增45kg/hm2,增长7.6%。实践证明二春蚕产量远高于中秋蚕,而且二春蚕的茧质也明显好于中秋蚕。四是由于推迟了夏伐时间,黄化叶及硬化叶少,叶质较好,并且减轻了某些桑树病虫害,如桑象虫、桑天牛等。五是饲养二春蚕后,可以将两季秋蚕合并为一季秋蚕,8月25日左右出库,这样可以利用秋季最佳气候条件避免加温。二秋并一秋可以减少饲养环境中病原物,大大降低秋蚕发病率。
2二春蚕的饲养技术
第4篇:二春蚕饲养技术论文
1饲养二春蚕的好处
一是增加发种量。二春蚕一般占一春蚕的70%以上。可饲养12张/hm2以上,年平均发种可达52.5~60.0张/hm2,提高了单位面积的饲养量和产茧量。二是气候相对夏蚕及中秋蚕适宜。二春蚕时桑叶质优良,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保证了蚕作的安全,适宜饲养。三是二春蚕比中秋蚕产量高,茧质优。2003年丰县二春蚕平均产量570kg/hm2,比中秋蚕的502.5kg/hm2增67.5kg/hm2,增长13.3%。2004年全县二春蚕平均产量636kg/hm2,比中秋蚕的591kg/hm2增45kg/hm2,增长7.6%。实践证明二春蚕产量远高于中秋蚕,而且二春蚕的茧质也明显好于中秋蚕。四是由于推迟了夏伐时间,黄化叶及硬化叶少,叶质较好,并且减轻了某些桑树病虫害,如桑象虫、桑天牛等。五是饲养二春蚕后,可以将两季秋蚕合并为一季秋蚕,8月25日左右出库,这样可以利用秋季最佳气候条件避免加温。二秋并一秋可以减少饲养环境中病原物,大大降低秋蚕发病率。
2二春蚕的饲养技术
2.1适时出库
一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