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教学设计

2023-02-15 08:01:5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伟大,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向。

【教学准备】

投影

【拟定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堤。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画面,亲自去看一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大江保卫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看到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

2、带着问题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⑵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标出难读的地方。

三、学习本课生字

1、根据课后生字表的注音,学生自学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

日夜兼程 肩膀 肆虐 闪烁

摇摇欲坠 嶙峋 铁钉

2、指名读,随读随纠。

注意:虐n< 嶙l n

3、学生自由练习,同位互相检查。

4、再指名读。

5、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

2、生提出难读的地方,师指导朗读,学生反复练读。

A、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B、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

加油!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再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C、再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蒎洲弯,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五、感知课文大意

1、整体通读课文。

2、思考: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2、提出难写的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抗洪抢险地光荣事迹,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位,理解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2、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帮助别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抢险的激烈与危险。这节课我们就与战士们一起,参加到这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中。

二、精读指导

第一部分(1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1节。

思考: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从哪句看出来?

⑴ 1998年的夏天,长江发大水,很多地方受害了。

①投影出示,全班齐读。

②自读,找出体现水大、猛的词,并划下来。

(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暴怒,疯狂,撕咬)

③通过划下的词语,想象长江洪水泛滥的场面,练习朗读。

⑵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① 学生齐读。

② 学生自由读,找出体现气壮山河的词语,并划下来。

(万分危急,几十万,几百万,日夜兼程)

③指名读。

第二部分(2--5节)

1、导入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的表现如何,自由朗读课文2--5节,想想,每节都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思考。

3、具体分析

第一层(2节)

⑴ 提示语:2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怎么办呢?

⑵ 指名读本节。。

⑶ 重点片段练习。

⑷ 如果当时你就是其中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第二层(3、4节)

⑴ 导语 :面对当时肆虐得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得本色。尤其是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更是令人佩服。

⑵ 学生自学第3、4节,划出体现黄晓文不怕苦得精神的句子,标出黄晓文动作的词。

⑶ 检查自学情况。

⑷ 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这段。

⑸ 指名表演。

⑹ 齐读最后一句。

第三 层(5节)

⑴ 导语 :是呀,I在抗洪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像黄晓文这样不顾个人安危的战士数也数不清,激流中,到处是战士们勇救群众的情景。

⑵ 指名读本节。

思考:本节表现了什么?重点写了哪些事例?

⑶ 教师详细介绍解救周运兰老师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感情。

⑷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声调变化。

⑸ 学生赛读,可试背。

第三部分(6节)

1、齐读本节。

2、自读,思考:说说这节的意思。

3、交流:1998年夏天的那场灾难,已印在了人民的心中,为抗洪而牺牲的人民子弟兵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4、再齐读,将自己的感情完全释放出来。

三、片段欣赏

1、文中多处使人感动流泪,找处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练习朗读。

2、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最使你感动的地方。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第6周4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练、有感情地背诵第5节。

2、学会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交流会:介绍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光荣事迹。

【教学过程 】

一、指导背诵第5节

1、学生自渎,思考:怎样将本节分为三层?

2、指名回答(总分总)

3、按照所分层次自由背诵。

4、指名试背。

5、全班齐背。

6、再指名背。

二、学习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1、体会词语的意思(闪烁:一亮一闪;惊心动魄:场面宏大,让人担心,心惊胆战)

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词语的用法。

3、说说这两个词语能用再什么方面?(闪烁:星星、泪水、露珠、灯光;惊心动魄:战斗、电影)

4、自由造句,教师相机指导。

5、指名读,修改。

三、交流会

1、课外,大家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抗洪战士的光荣事迹,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受了伤,还有的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请将你所收集的事迹讲给大家听。

2、到台前介绍。

3、谈感受:听了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业

课文中,哪里有哪里就有;哪里有哪里就有请根据这句话仿造一句。

【板书】

大江保卫战

1998年夏天 长江

赤脚

洪水 赛城湖 惊心动魄

人墙

扛、奔、说、咬、拔、扯、捆

大江保卫战 黄晓文

转、背、跑、爬

飞向飞向飞向

激流中 在安造垸在蒎洲湾

哪里哪里哪里哪里

第2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黄岛区王台小学

刘晓燕

教材简析:

《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将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凸显学段目标 3.以读为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学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回顾整体

1、板书课题,问:这是一场()的大江保卫战?

2、过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和时光老人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请你们用朗读来表达你们的参与热情。学生齐读课题。

3、围绕“战”字,请同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同学们,是的,98年那年夏天接连不断地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让我们一起来亲身感受一下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吧!

1、放录像

2、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抢险救人的感人场面,让我们跟着课文,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三、学习“大堤抢险”

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2——5小节,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感人场面?

2、集体交流:(板书:大堤抢险、铮铮铁汉、勇救群众)

过渡:请你们用心去体会让你们最感动的一个场面(大提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把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A款、轮流交流式----(1)各自圈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试着读出你的感受;(2)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人轮流读课文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3)其它三人评价,让每人都读出自己的感受。B款、共同体味式----(1)小组成员共同圈画,让你们感受最深的句子;(2)小组成员互相讨论该如何读;

(3)大家一起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A: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

1、交流该部分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令你们感动?感悟朗读。

2、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们感动?

(1)“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课件出示),提问:体会到了什么?(救援行动的神速)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个人或小组品读。

(2)“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课件出示),提问:体会到了什么?

(3)“狂风卷着巨浪……伤痕累累”(课件出示)提问:你们小组体会到了什么?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出示课件)

(4)“风声……写照”提问:你们读出了什么?(乐观、与人民心连心)解释“惊心动魄”并造句;出示课件再现当时的一幕幕动人的情景。

过渡: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B、学习画面之二:铮铮铁汉

1、自读。用自己的话介绍黄晓文的事迹。

2、再读,画出描写黄晓文语言、动作的词语、句子。

3、交流:

(1)哪位同学来读一下黄晓文的语言和动作。大家体会到了什么?(争分夺秒)争分夺秒为了什么?

(2)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不觉得疼,可我们的心在疼,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啊。他们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来,我们用一个词概括他们的形象。(板书:铮铮铁汉)

4、小结写法。默读课文,说说第2和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通过收集资料,同学们还知道其他抗洪英雄的名字吗?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并且把这位英雄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过渡:英雄太多太多了,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抗洪英雄站着是一根伫立的桩,倒下是拦洪的沙袋,无论是久经沙场的将军,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像黄晓文一样,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发出了人在堤在的誓言。子弟兵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C、学习画面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句子最使你感动?

1、同桌先交流,并谈谈你感动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读读,并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2、集体交流重点句子:

(1)“战士们的冲锋舟……以生的希望……”(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引:文中的这一段话非常感人,哪组来读好它。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情?

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话。

总结:其实,用心读课文时,读一句话时,就能体会到一颗心,读,更能体会到一片情。

总结过渡: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人们怎能不由衷地赞颂“是他们大救星”!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哪里……就……”、“看到……,看到……”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4、引读最后一句话。

四、总结:

1、提问: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解放军官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冲向哪里,那么他们为什么能那样做呢?(板书:心系人民)

2、总结:这鱼水似的深情,人民群众怎能忘记?万里长城作证,巍巍大地作证,人民子弟兵永远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我们将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永远铭记——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齐读第六小节。最后,让我们把一首赞美英雄的歌送给他们。

3、播放歌曲:《为了谁》

过渡:课即将结束,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摘录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3、写一段你最想说的话。

六、板书设计

22.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大堤抢险(面)

铮铮铁汉(点)英勇!人民子弟兵!勇救群众(面)

心系人民

第3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书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

勇救群众(面) 铭记

五、作业 设计、安排

课内 抄写词语 造句 摘抄排比句,体会句子 谈谈你学习课文的收获

课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节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教师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和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欣赏,揭示课题。

1、音乐欣赏:欣赏《为了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齐读。

2、师生交流背景。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理解词语: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一、课前才艺展示:

1、学生展示:知识发布会。

2、教师展示: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发生一起重大爆炸案,截止16日,事故已造成112人遇难,失联人数为95人。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公安消防官兵为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英勇牺牲13人,11人失联,67人受伤。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耀;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他们就是当代做可爱的人,是人民群众的大救星。

二、读题,提问切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通讯,题目就要抓住人打动人,往往它的题目很震撼人心。再读读看

生:齐读课题,有气势。

师:读得好,从课题入手读出问题,从课题入手学会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你读出来问题来了吗? 生:围绕课题提一些常规问题。(是谁去战?怎么战?战的结果如何?)师补充:能不能不战?为什么要战?

师:这些问题,有些一读就能解决,有些需要去揣摩才能解决。屏幕:提出朗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以及其他难读的词、句一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书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

铭记

五、作业

设计、安排

课内

抄写词语 造句

摘抄排比句,体会句子

谈谈你学习课文的收获

课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节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请听《为了谁》。

2、过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苏教版的教材安排特点是以单元为主题,《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0册的课文,本单元主题为“八一壮歌”,安排了《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三篇课文。《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本单元主题的升华。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2、4、5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阅读赏析,理解和感悟含义较为深刻的字、词、句。

3、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教师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和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欣赏,揭示课题。

1、音乐欣赏:欣赏《为了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齐读。

2、师生交流背景。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理解词语: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概括归纳

未完,继续阅读 >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