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学反思
第1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学反思
病毒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首先从同学们经历的“流感”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手足口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在总结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抛出课题——病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就课文内容提问。学习小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各小组选派发言人,汇报本组提出的问题。
1、什么叫做病毒?
2、病毒有多大?
4、病毒有几种类型?
5、病毒由怎样的结构?
6、病毒是谁最先发现的?
7、病毒是怎样侵害人体的?
8、病毒主要分几大类?
9、病毒离开了活细胞还能继续生活吗?
10、病毒是怎样生活的?是独立生活的吗?
11、怎样预防病毒性疾病?
12、怎样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这些问题来源教材,只要认真阅读,再配合老师展示的课件,都能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快乐中学习。
第2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富源县中安街道一中 余琴
1、了解病毒的发现、大小和种类;
2、掌握病毒的结构,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关注病毒与人类的生活;
3、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生物的学习,学生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这样引入课题很轻松。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爱动爱表现的年龄阶段,课堂上要充分给他们机会,由于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还不稳定和成熟,教师就必须要有效控制好课堂,引导好学生顺利完成该堂课。
三、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结构特点、种类、生活和繁殖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病毒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是不是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不是)为什么?(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对,本节课我们就学习病毒。活动2【导入】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由学生齐读目标)
1、病毒的发现;
2、病毒的形态、大小;
3、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4、病毒的种类;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活动3【活动】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通过阅读课本P89— 92内容,将以下七个问题讨论出结果。)
1、病毒的发现;
2、病毒的大小及观察;
3、病毒的结构;
4、病毒的生活方式;
5、病毒的繁殖方式;
6、病毒的种类;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4【活动】学生展示和完成练习
(各小组在全部问题讨论完成后派出一个代表去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板书出答案,其他同学讨论结束后各自完成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7-60的练习题。)活动5【讲授】梳理知识点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完成问题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知识的的讲解梳理和总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或单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板书的要点内容标注出来。活动6【练习】练习巩固
利用课本P92练习1、2和学生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8-59的1-14题,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学生举手后单独起来将要完成题的题目及其正确答案说出,并做出适当解释。)活动7【活动】小结
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
2、病毒的大小及观察:(非常小,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3、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4、病毒的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中)
5、病毒的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6、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也有利)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学生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9-60的15-18题。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
先由教师板书出提纲,再由学生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板书出来(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颜色笔进行批注,最终的要点为: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发现:伊万诺夫斯基
2、大小及观察:非常小,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3、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4、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中
5、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6、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7、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也有利
第3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毒》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38度》片断:
同学们你们知道电影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什么事件吗?
非典在3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8000多病历和900多人死亡。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其实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还有:埃博拉,禽流感,艾滋病等。可是病毒到底什么样?它为
第4篇: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首先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反思 对于阅读教材的习惯,我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想读”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简单,不值得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 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 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 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 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 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上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 方面的训练,
第5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反思
何忠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是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学年我担任八年级3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从十月月考情况来看,成绩还好。为了进一步完善下步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使自己以后的工作开展得更好更有序,现对这一个多月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章,也是新学年教学的第一章。根据课标要求“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述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全章安排七节,平均每节介绍一或两个动物类群。对于每个动物类群,教材基本上都是从动物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在归纳总结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时,侧重从形态、结构方面提炼出三条左右的特征,便于学生记忆。只要学生能够根据主要特征,认识到不同动
第6篇: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1
本节课设计很科学,自主阅读期间学生解决了绝大多数知识上的困惑,通过阅读后的组内帮扶、知识梳理,强化、巩固了基础知识。
本节合作交流环节重在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培养,通过问题“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问题“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和营养方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通过问题“假设你手上有100个细菌,其繁殖速度为30分钟一氏,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培养学生解读、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问题“外科大夫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存在的不足:
孢子与芽孢的区别学生自主学习时理解不够到位,通过教师精讲,能清楚孢子是生殖细胞,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但接触到实际应用问题的时候,仍不能灵活
第7篇: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1
生物是一门具科学性、思考性、知识的学科,问题的提出要有思考性。初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也希望能够在智慧课堂中跳动思维、擦出思维的火花。一个很有思考性的问题的提出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掌握一这个词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的态度。
本节教学有两处预设较好地得以生成,其一对调查活动结果“我唯一”现象的感悟,从情感上同学们认同了世界“唯一的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其他生命体亦如此,要更加的热爱生命;其二实例分析时特意加入“白化牛犊”是有利还是不利变异进行讨论,令同学们认识到要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促
第8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反思
生物是一门具科学性、思考性、知识的学科,问题的提出要有思考性。初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也希望能够在智慧课堂中跳动思维、擦出思维的火花。一个很有思考性的问题的提出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掌握一这个词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的态度。
本节教学有两处预设较好地得以生成,其一对调查活动结果“我唯一”现象的感悟,从情感上同学们认同了世界“唯一的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其他生命体亦如此,要更加的`热爱生命;其二实例分析时特意加入“白化牛犊”是有利还是不利变异进行讨论,令同学们认识到要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当时看到学生眼光瞬间的闪亮、顿悟的表情和会意的频频点头,很是让我欣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挖素材,拓展资源,在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上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