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读后感

2023-02-20 08:05:5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社会变迁》读后感

《社会变迁》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变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上古到原始社会,再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最后进入我们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不断进化,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发生着改变。变迁算是一个中性的词语,在社会变迁的时候,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根部的病变。所以我们在看待“社会变迁”这一大的问题时,应该站在辩证的立场来看待。在谈《社会变迁》时,作者又是站在自己一个独到的角度来看待的。

《社会变迁》的作者是史蒂文·瓦戈。他是华盛顿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大学社会学系杰出荣誉退休教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成员,商业诉讼领域知名专家证人,多家跨国公司高级顾问,经常参与高层国际聚会,著有两部享誉学界的畅销教科书《社会变迁》和《法律与社会》这两本著作都已被美国超过500所大学采用。一本有着前瞻性、阅读性、社会价值导向作用的`书籍是可以推进文明的发展,再扩大一点来谈是可以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起正能量作用的,《社会变迁》便是如此。

很多人在看《社会变迁》前都会有一个阅读误区。《社会变迁》属一本社会学的著作,它的写作前提都是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来探讨的。其实不然,本书在深入扩展相关论题的基础上,更关注理论的现实应用价值,就是看这本书我们可以把里面实用的内容植入我们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这就是所谓“现实乌托邦”的再现。同时这本书还融合了其他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知识,以增进对这一论题的全方位理解。当然,作者这样做对广大读者更是大有裨益,读者在看这类社会学的书籍时,还可以增加其它方面的知识涉略。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在作者如此高度的视觉来观察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我们的职责也不是观察社会的变化再把它的利弊作一分析。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应该对着自己所处环境变化有一定了解。不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活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世界,看不清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读了《社会变迁》我们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悲不喜。

《社会变迁》对整个社会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如第五章《变迁的持续时间》时尚与流行是对我有最强烈启示的一个章节。变迁不仅是立足过去,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未来。所谓变迁就是在时间的不断过程中,某一特定事物呈现出来的不同具象。

第2篇:《社会变迁》读后感作文1000字

《社会变迁》读后感作文1000字

从上古到原始社会,再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最后进入我们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不断进化,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发生着改变。变迁算是一个中性的词语,在社会变迁的时候,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根部的病变。所以我们在看待“社会变迁”这一大的问题时,应该站在辩证的立场来看待。在谈《社会变迁》时,作者又是站在自己一个独到的角度来看待的。 《社会变迁》的作者是史蒂文·瓦戈。他是华盛顿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大学社会学系杰出荣誉退休教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成员,商业诉讼领域知名专家证人,多家跨国公司高级顾问,经常参与高层国际聚会,著有两部享誉学界的畅销教科书《社会变迁》和《法律与社会》这两本著作都已被美国超过500所大学采用。一本有着前瞻性、阅读性、社会价值导向作用的书籍是可以推进文明的发展,再扩大一点来谈是可以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起正能量作用的,《社会变迁》便是如此。

很多人在看《社会变迁》前都会有一个阅读误区。《社会变迁》属一本社会学的著作,它的写作前提都是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来探讨的。其实不然,本书在深入扩展相关论题的基础上,更关注理论的现实应用价值,就是看这本书我们可以把里面实用的内容植入我们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这就是所谓“现实乌托邦”的再现。同时这本书还融合了其他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知识,以增进对这一论题的全方位理解。当然,作者这样做对广大读者更是大有裨益,读者在看这类社会学的书籍时,还可以增加其它方面的知识涉略。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在作者如此高度的视觉来观察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我们的职责也不是观察社会的变化再把它的利弊作一分析。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应该对着自己所处环境变化有一定了解。不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活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世界,看不清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读了《社会变迁》我们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悲不喜。

《社会变迁》对整个社会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如第五章《变迁的持续时间》时尚与流行是对我有最强烈启示的一个章节。变迁不仅是立足过去,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未来。所谓变迁就是在时间的不断过程中,某一特定事物呈现出来的不同具象。

第3篇:教育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社会变迁与教育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之停息。这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不仅如此,我国哲学家庄周也曾说过: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如此,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迁之中,那么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教育应如何才能与社会的变迁相适应呢?教育与社会的变迁又有什么关系呢?学完这一章您将得到答案!当下我国社会所正在经历的变迁属于社会分化而非社会革命类型,其变迁的结果是:在人口结构这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这一阶层的分化,出现了目前非常庞大而又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一、社会变迁概述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社会变迁的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变迁、科技变迁等。社会变迁的表现形式也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

——基于郭兴华老师的讲课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了变化,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厘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问题,明析价值观中的“变因”和“常态”,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和价值观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对于科学认识、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的变迁 1.什么是社会转型?

在研究“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出了“社会转型”的问题。关于 “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个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结构变动,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什么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二轮复习综合专题三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历史进步

【专题考察角度:】

考题分布:16年一卷40题明清到晚晴时期人口问题及认识

16年二卷40题近代中国及西方人口迁移及认识 14年二卷东北移民特点及作用

16年三卷明清时期与近工业革命社会救济比较 15年二卷41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节假日变迁 13年一卷40题中国古代与近代海洋利用 12年工业革命城市化带来交通信号灯变迁

【考向分析与知识定位】

一、历史变迁与人口问题,关注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

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与人口迁移,租佃关系与明清时期人地矛盾。

2、人口迁移和人口增减的原因、内容与影响。原因:

内容:

影响:

二、从社会史观角度,看待社会救济、节假日、交通变迁等,以历史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1、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历程、近代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变迁。

2、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领域和影响 原因:

领域:

影响:

【典型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

会综述

 2012-08-03 14:09:58

来源:爱思想 2012年08月03日

【核心提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亟须宪法重塑社会价值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年也需要重新认识宪法的贡献。基于以上共识,10月22日至23日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此次会议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主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兰州大学法学院协办,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转型与宪法、中央地方关系法治化、宪法与国家权力的结构与运作、财政立宪主义与社会保障、宪法与刑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

现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大会主题发言社会转型涉及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治制度的转型。我们从清末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实现一个以宪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2.内容:①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既社会行为基本规范体

系。

②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③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3.特点:①必然性;②前进性;③非直线性;④全面性 4.基本类型:

(1)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

进化过程的特征:长期性、缓慢性、渐进性、局部性(2)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分为: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使人们有意识的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变生产关系

(3)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4)按照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分为:自发变迁和有计划变迁

5.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②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③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中国社会变迁论文[优秀]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中国社会变迁论文,欢迎查看!

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1摘 要:由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从政治社会到商业社会的转变,伴随着这些巨大变化而来的是中国价值观的变迁。通过价值观的变迁可以透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运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变迁

学术界关于价值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狭义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具体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广义的价值观,相当于哲学基础理论中的“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而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价值观就是指广义的价值观。

一、由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一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只有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中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并发挥着对其他各种价值观的主导作用,那么这种价值观就具有 “一元”的性质。多元价值

未完,继续阅读 >

《《社会变迁》读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社会变迁》读后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