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的深刻 (高三作文指导)

2023-02-23 08:02:3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议论文写作中的深刻 (高三作文指导)

芜湖十二中陈长富

高考通常有许多是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以叙代议)。譬如要写提倡创新精神,就例举三个事例,这三个人有创新精神,因此要有创新精神。文章全是套路,俗滥,分数自然不高。“深刻”是针对作文的思想内涵深浅以及带给读者的思考程度而言的,一般是指作文的立意深远,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深刻”成为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的第一要求。一条河,河面到河底的距离越大,我们就说它越深。河越深它所蕴藏的力量就越大,容纳的水量就越多。作文也是如此。

《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要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联、观点具有启发的意义。简单的说如果你高考准备写议论文就应该提出新颖独到的或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说理要透彻高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突破这一难关,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 抓住作文命题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纵向深入型或横向发散性思考。如2011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从审题的角度看,“这世界需要你”基本上是没有审题难度的,但还是要仔细地领会。首先是“这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是如何的世界,这是要剖析的。这世界是社会这个世界,还是家庭这个世界;是当前这个世界,还是自我情感的世界;是整体的大世界,还是局部的个体的小世界等等。“需要”就是社会的缺失方面,因为缺失才需要;因为社会空挡才弥补。“你”,本身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这里,需要你在“你”之后增加些内容。选材看,今年的作文选择的空间非常大,很广泛。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你”可实指,指具体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长、师友等等。二是“你”可虚指。主要指境界与思想等等。如,这世界需要你的责任,你的担当,你的操守,你的支撑,你的付出,你的磨砺,你的敬畏,你的诚信,你的信仰,你的道德,你的良知,你的自信,你的独立思考等等。从文章的立意看,可以写记叙文,这里就不多说了。写成议论文,可以一篇文章重点突出一个方面,如写社会浮藻,需要淡泊宁静等。还可以一篇文章写几个方面,如社会道德滑坡,需要诚信;社会追名逐利,需要无欲则刚;社会快节奏,需要慢品味;社会浅阅读,需要深阅读等等。

第二, 我们可以扣住作文中的现象进行由表入里、由难思解的思考,从而探究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如2011年辽宁卷的“苹果现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滥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堆砌诗句,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变成一种写作模式、一种写作习惯,动辄就用名人名言、名例名事狂轰滥炸,形成一种新的“八股文”。应该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入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事物的真相,莫被现象迷惑,莫被假象欺骗,不人云亦云;从批评盲从、从众、轻信的角度入手,不盲从,不轻信。遇事要动脑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敢于质疑,不迷信,爱真理,对盲从、从众的心理进行分析和批评;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入手,不唯上,只唯实,不跟风,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等;从人性的复杂性角度入手,批判无原则的立场、溜须、讨好、拍马屁,对圆滑、油滑的再认识,做人要诚实,讲实话,讲真话等;还可以从思维习惯角度入手,批判经验主义的危害和对经验的辩证分析等。

第三, 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论述不能空谈抽象的道理,而必须摆出事实再讲道理,即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要使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给人看。通俗地说,证明给人看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分析方法有多种,有因果分析法,例如在论述“敞开胸怀,苦难的生活也能品出片片诗情”时,你就可以这样分析论证----看乌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他正是因为放下了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所以,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假设分析法,例如,在论述“人生不容错过”时,可以这样举例分析-----当项羽在乌江边行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却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等来了渡船的时候,如果他肯就此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逃出生天,也许“卷土重来未可知”也不会只是后人的慨叹;当岳飞在抗金前线将敌人打得节节败退,收复大片失土的时候,如果南宋朝廷能够抓紧这个难得的战机,让岳飞趁胜追击,也许“封狼居胥”也不会只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黄粱美梦了;当明王朝的郑和七下西洋,在航海技术上领先同时期的别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候,如果统治者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发展航海,那么数百年后的那场中华民族的劫难还会发生吗?还有意义分析法、论据引申法、例后解说法、正反对比法、比较分析法、披文示意法、点面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等。具体运用什么方法要视文章写作内容而定。

当然,要熟练的掌握深刻的秘诀,平时就应注重辩证四五位能力的提高,要对社会问题给予关注,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方面面,要追根溯源。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对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能用正确的思想去评论。

陈长付

第2篇:《议论文写作技法》 作文指导(高三)

曹志刚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也是写好议论文最关键的环节,论证深刻的要求是: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先引述《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借天上比人间活得舒服快乐,来说明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理。然后宕开一笔,“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继而论述“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接着指出:“把快乐分成肉体和精神两种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最后归纳指出,发现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它是人类史的又进一步。假如,我们来谈快乐,你会怎样论证呢?你能透过生活现象挖掘出“快乐这一习见现象的本质吗?

二、揭示问题找诱因

世界是由互相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生活中发生的事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在进行分论证时要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出入红楼》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议论揭示出一部《红楼梦》倾倒几多后人,让众多专家学者倾其毕生精力,还不能尽得其珍的原因:《红楼梦》,打开了大观园的大门,让好奇的后人一窥当年封建王朝奢华辉煌的殿堂;曹公才华横溢,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粒粒明珠嵌入其中;建筑设计侃侃而出,几笔勾出一个金碧辉煌的大观园,饮食医理无一不通,衣饰礼仪无一不全,洋洋洒洒如数家珍。曹公秉世之才,堪称语言大师。披阅十载,呕心沥血,字字看来皆是血泪,达到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中真正的惜墨如金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会有诸多的现象发生,如少男少女染发烫发,追逐明星,超现实消费,你能透过这些现象揭示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心理诱因吗?

三、抓住要害开药方

 议论要切中要害,始终紧扣论点,不游离于论点之外,不偷换论题。例如,以“跨越性格的障碍”为话题,就要紧扣“性格障碍”--不健全的性格(自我封闭,不善交流沟通,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孤芳自赏等性格缺陷)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发展。有的同学大谈挑战逆境如何超越自我的问题,没有抓住论点。因此,离开论点的论述,是无从谈及论证深刻的。

 抓住要害还要从若干现象的分析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以父亲的身份,向儿子进行节俭教育。文中有道理分析,更有大量的具体事例,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述,有很强的说服力。文中批判“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虽有封建等级的观念和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局限,但他总结出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规律是何其深刻!

 四、运用辩证明事理

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客观地全面发展地看问题,不要主观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辩证法认识问颢、分析问题就会有深度。又如,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典型的关系型作文题,这一话题能正确引导考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一滴露珠,都能反射一轮太阳”。每一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不独是名人与胜者的天下。

很明显,这个作文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在人们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平凡与平庸相等,鄙弃平凡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不甘于平凡,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忠于职守辛勤耕耘的人,不管是名人还是农夫都是自豪的。

本话题可运用的哲学观点有:要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五、多样论证出效果

论证方法要力求多样,力避简单的论据加论点的作法。一些同学这样写议论文:在论点提出之后再运用几个事例进行说明,缺少自已的深入分析,这样的议论文没有自已的分析论证,这种肤浅的论述是议论文的大忌。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理效果:正反对比论证,是非分明;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名言格言,权威警策;歇后语俗语,风趣幽默……借助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能使我们的议论文写得鞭辟入里、论证深刻,能体现我们缜密的思维和洞悉事物的睿智。

曹志刚

第3篇:议论文写作训练(深刻)

议论文写作训练(5)【学习目标】

掌握以小见大、比较鉴别的说理方法,提升议论文的深刻性。【课前阅读】

《必修5》71-73页,回忆所学《劝学》《师说》《游褒禅山记》《拿来主义》体会其中的论证的方式。

【学习内容】

所谓深刻性就是能够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本质的分析,具有深透的见解,具有社会及人生意义的感悟,富于哲理,给人以启发。高考写作评判标准中有一条关于“深刻”的等级划分:深刻——较深刻——略显深刻——个别语句有深意。在这个等级中,“深刻”级别是“发展”等级的最高追求。一篇应试作文要想有更高的表现必须在深刻性上下功夫。增强文章的深刻性有很多方法,这里主要学习两种常见的思路和方法:

(一)以小见大:

从小事情中发掘出大道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写在一次家庭谈话中关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结果“妻”“妾”“客人”都说“美于徐公”,作者由此思考“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因此联系治国问题,告诫齐威王要“王之蔽甚矣。”从而提醒齐威王及时改正,最后“战胜于朝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的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经常放在每一段的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横式结构的关键是,一个总论点可以从不同侧面去解读认识,并能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展示四道横向思维训练题,请同学们选择一道题目完成。

1、以题目“谈意志”列出几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

(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3)人有意气,就摧不垮,压不倒(意志)

2、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

明确:可以这样拟定分论点:

(1)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分析论据,学会说理

方法点拨一:因果分析法(探因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

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论点:学会舍弃

1.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象一般人一样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因为他舍弃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可见,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所以他是智者。

2.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仁者。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授课内容:语文 中考阅读 授课教师:张媛媛

第二章 中考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学习方法

初学这些议论文的操作方法,可以从模仿开始。以一篇文章为例。最典型的是吴晗的《谈骨气》 :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1)议论文只有四个范畴

文章议论的范畴是无所不包的,但如果把议论的问题进行抽象的归类,它们实际上可分为四个方面: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

(2)议论文可分三步走

在议论文时我们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有针对性,大胆取舍。可分三步走:首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这四个方面展开思路;然后,根据个人对题意的理解,确定论证的范畴,找准论证的中心,再从四个方面选取一定的内容构思文章的提纲;最后,根据提纲快速完成文章的写作:整个写作活动分三步走。

第一步,拓展思路。

下面话题“诚信”为例,对第一步试作说明: 1 “是什么”

可以依次想到:“诚信”,是滋养民风的土,是阴蔽路人的树,是美化生活的花,是温暖人心的太阳,是黑夜中的月亮,是风雨难撼的山岳,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是抚去尘埃的清风。如泉,涓涓流淌;如歌,传唱不绝;如诗,意境优美;如画,让人倾倒。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是符合道义的行为,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的体现,是人的魅力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

上石桥高中语文组

学习目标:

学会对议论文的论据进行分析

一、导入新课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刘伟,1987年生于北京,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伤愈后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2002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19岁时,成绩优秀的他放弃高考,开始学习钢琴;在书画及其他文艺才能方面也有过人的表现;2010年10月10日获得“中国达人秀”冠军.他的座右铭是: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因此要想人生有意义,就必须不停地奋斗.观点+事例=说服的失败!事实更需雄辩 议论段五步法

(1)第一步,写观点句:段的首句设置本段的分论点.开门见山,让你的读者明白你本段要论

证什么问题.(2)第二步,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解说(理论论证),为引出的材料起定向作用.(3)第三步,写材料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

法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写作是高中的训练重点,下面是一次课堂写作训练的题目。

(1)根据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见解。题目可以定为:“扫一屋”与“扫天下?”(也可另拟题目)

陈藩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时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引起了后人很多议论,大多论者认为,薛勤的批评是对的。

(2)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试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或自拟题),说说你对这条格言或成语的思考。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近墨者必黑B、近墨者未必黑

②知足常乐

A、知足方能常乐B、常乐者不知足

下面结合此次训练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谈一谈议论文的写作。

一、应该怎样在开头提出论点

论点的提出应该是鲜明正确的,在开头提出论点还应该注意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例一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摇篮中孕育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经验。其中,成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

未完,继续阅读 >

《议论文写作中的深刻 (高三作文指导).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议论文写作中的深刻 (高三作文指导)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