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2023-03-01 07:18:0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一.预见到的问题

1。学生可能记不清圆锥体积公式,影响教学进度,

2。学生对分米厘米的换算可能会出现问题,

3。使用小组会占时间长,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个别展示,每一环节都要时间,所以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效果

1。回顾思考部分占用时间较多,用了4分钟,学生在写基本公式时没有写到体积公式,没有达到为本节学生打基础的目的。评课老师意见,学生说出公式后应写在黑板上,不如老师直接给出节约时间。我的想法是,学生这样写出后互相交流提高了复习面,虽然他们提到的面积公式例题中用不着,但在练习中都会用到,所以虽占用时间较多,却不是没有效果。在后边学习中,主要困难是圆锥体积公式学生都回意不起来,通过这个小波折,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掌握的比老师直接给出要好。

2。例题由小组研讨后,教师没有板书,只是让学生看书对照答案写出解题过程,目的是想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解题过程,整理思维。但由于研究解题思路占用时间多,所以这部分没有专门给时间,是与尝试运用一起完成的。

3。解题思路在例1后马上给出,使学生明确了解题的过程,有助于他们条理清晰的完成下面的习题,在完成习题中感觉到了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认识清楚,应用较好。

4。尝试运用环节占时太长,学生完成后,找一生板演,该生在单位换算处出现了问题,在让其他同学改题时,找了一位很聪明但学习不踏实的学生去改,结果他也没有做对,在公式变形处出现了问题。这样一来时间都耗费过去了,只好由老师草草收场。评课时,老师们指出,改错应找优秀生,才能达到示范的目的,我想确实是,由中等生板演后,优生改两种颜色的笔对比,把问题显现无遗,可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以后要注意。另外,时间紧教师就跟着紧张了,处理两题时显得草率,这个地方是本节课出现的不该是难点的难点,应继续找学生改正题,或教师详细讲解,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自评

本节课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太理想化,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在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现问题,占用时影响了教学进程。小组没有达到预想的合作效果,没有达到所有学生都参与研讨,仍然存在看客,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改进。注意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第2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一.预见到的问题

1.学生可能记不清圆锥体积公式,影响教学进度,2.学生对分米厘米的换算可能会出现问题,3.使用小组会占时间长,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个别展示,每一环节都要时间,所以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效果

1.回顾思考部分占用时间较多,用了4分钟,学生在写基本公式时没有写到体积公式,没有达到为本节学生打基础的目的。评课老师意见,学生说出公式后应写在黑板上,不如老师直接给出节约时间。我的想法是,学生这样写出后互相交流提高了复习面,虽然他们提到的面积公式例题中用不着,但在练习中都会用到,所以虽占用时间较多,却不是没有效果。在后边学习中,主要困难是圆锥体积公式学生都回意不起来,通过这个小波折,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掌握的比老师直接给出要好。

2.例题由小组研讨后,教师没有板书,只是让学生看书对照答案写出解题过程,目的是想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解题过程,整理思维。但由于研究解题思路占用时间多,所以这部分没有专门给时间,是与尝试运用一起完成的。

3.解题思路在例1后马上给出,使学生明确了解题的过程,有助于他们条理清晰的完成下面的习题,在完成习题中感觉到了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认识清楚,应用较好。

4.尝试运用环节占时太长,学生完成后,找一生板演,该生在单位换算处出现了问题,在让其他同学改题时,找了一位很聪明但学习不踏实的学生去改,结果他也没有做对,在公式变形处出现了问题。这样一来时间都耗费过去了,只好由老师草草收场。评课时,老师们指出,改错应找优秀生,才能达到示范的目的,我想确实是,由中等生板演后,优生改两种颜色的笔对比,把问题显现无遗,可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以后要注意。另外,时间紧教师就跟着紧张了,处理两题时显得草率,这个地方是本节课出现的不该是难点的难点,应继续找学生改正题,或教师详细讲解,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自评

本节课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太理想化,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在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现问题,占用时影响了教学进程。小组没有达到预想的合作效果,没有达到所有学生都参与研讨,仍然存在看客,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改进。注意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第3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从实际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题,关键是建立函数模型.即列出符合题意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

知识点二:反比例函数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在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将实际问题转

化为数学问题.

2.针对一系列相关数据探究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近似满足的函数关系.

3.列出函数关系式后,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三:综合性题目的类型

1.与物理学知识相结合:如杠杆问题、电功率问题等.2.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或矩形的面积.

规律方法指导

本节课研究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1课时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

——面积问题与装卸货物问题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反比例函数,看到了反比例函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所起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2)能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函数模型,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学习重、难点

重点:面积问题与装卸货物问题.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12例1.(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指导: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寻求实际问题中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4)自学参考提纲:

①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104教材P12例1中,圆柱的高即是d,故底面积S.d②P12例1的第(2)问实际是已知S=500,求d.③例1的第(3)问实际是已知d=15,求S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一、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的课题,是在前面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体现反比例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数学模型,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杠杆原理”等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函数模型,运用已学过的反比例函数知识加以解决,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学以致用的数学理念。

2、能力训练目标

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进一步运用函数的图像、性质挖掘杠杆原理中蕴涵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函数探索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再通过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一、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的课题,是在前面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体现反比例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数学模型,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杠杆原理”等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函数模型,运用已学过的反比例函数知识加以解决,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学以致用的数学理念。

2、能力训练目标

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进一步运用函数的图像、性质挖掘杠杆原理中蕴涵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函数探索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再通过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训练学生能把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用函数观点解实际问题,一要搞清题目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看看各变量间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式(包括已学过的基本公式),这一步很重要;二是要分清自变量和函数,以便写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三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图象和性质,特别是图象,要做到数形结合,这样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领会这一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57页的例1,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根据基本公式很容易写出函数关系式,此题实际上是利用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同时也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材第58页的例2是一道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此题的实际背景较例1稍复杂些

未完,继续阅读 >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