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变幻教学设计

2023-03-02 07:07:2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光影变幻》教学设计

《光影变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光和影的现象并运用于简单的绘画作业 2.发展学生立体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光源方向的区分和立体感的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照明器、苹果实物、示范用纸,铅笔、范图等导入课题 教学过程: 玩一玩

1.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积木玩具、话筒。看一看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石膏立方体.课件板书成角透视、明暗变化。画一画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立方体、铅笔、纸。说一说

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录音机、话筒。想一想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课件:用三维动画演示,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亿。课件演示圆球在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明暗变化。

板书设计:

光影变幻 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第2篇:光影变幻教学设计

光影变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光影变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基本说明

六年级美术下册《光影变幻》第一课时

二、内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暗法表现球体和圆柱体类型事物的立体感素描方法。

2、形成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创造表现力。

3、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发现探索的激情,初步养成细致耐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表现物体立体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明喑表现立体的基本规律的掌握,学习用铅笔表现明暗渐变的画法。

(三)分析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

(四)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游戏激趣法、发现教学法、归纳总结法、观察分析法、直观演示法、尝试体验法等。

2、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方法探究——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学生作业——作业展评。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导观察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同学们这是什么形?(圆形)

你们猜一猜它等下会变成什么?(球体)

2、导出课题

(1)提问:圆形是怎样变成球体的?(画了明暗)

(2)师小结:平面形因为画了明暗所以有了立体感。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了解它,再共同学习《光影变幻》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板书课题)

(二)方法探究

1、引导分析光源与明暗规律的关系

(1)提问:这几张图中你能看出是什么光源?(正面光)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小结:光从物体正前方来。边缘光照不到的地方为暗面,颜色最深;光直接照射的物体中间是面,颜色最浅;暗部到亮部之间光没有直接照射的地方是灰面。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呈现出暗面、亮面、灰面。

2、知识反馈

(1)观察分析:

提问:你觉得这个球画得怎么样?(只有暗面,亮面,缺少灰面过渡)

(2)演示指导:

学生上台直接涂画灰面。

师示范画:握笔姿势;先把灰面画一遍,留出亮面的白色。靠近暗面的灰色深一些,多画几次线条,要和暗部自然衔接起来,往中间亮部画灰色渐渐变浅,快到亮部灰色最浅,轻轻的画,笔触的方向整齐点。

(三)尝试训练

1、学生尝试

这是一节水管。请给它空白的部分补画好明暗关系。在你们抽屉里拿出有水管这张白纸。

学生作业,教师观察指导

2、技法指导

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

你觉得画得怎样?(黑白灰过渡太突然,没有亮部,暗部颜色太浅等)不好的地方老师在上面直接修改。

(四)发散思维

优秀作业欣赏

刚才我们看到了圆形的球,长方形的水管。还有很多球形和圆柱形的物体,请看别人的画作。

(1)提问:它们有什么特点?(球体、圆柱体、一个形的重复)

(2)提问:它们的构图有什么特点?(圆形圆柱形组合、高低、遮挡前后)

(五)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画出一个或多个平面图形的物体,运用明暗法,表现其立体感。

2、学生自主创作

3、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展评

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附:板书设计

光影变幻——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暗面

灰面

亮面

第3篇:《光影变幻》的教学设计

《光影变幻》的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六年级美术下册《光影变幻》第一课时

二、内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暗法表现球体和圆柱体类型事物的立体感素描方法。

2、形成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创造表现力。

3、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发现探索的激情,初步养成细致耐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表现物体立体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明喑表现立体的基本规律的掌握,学习用铅笔表现明暗渐变的画法。

(三)分析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

(四)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游戏激趣法、发现教学法、归纳总结法、观察分析法、直观演示法、尝试体验法等。

2、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方法探究——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学生作业——作业展评。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导观察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同学们这是什么形?(圆形)

你们猜一猜它等下会变成什么?(球体)

2、导出课题

(1)提问:圆形是怎样变成球体的?(画了明暗)

(2)师小结:平面形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教学反思光影变幻

本主题活动是六年级12册湘美版第8课《光影变幻》,本来作为初高中学习的理论知识,现在放到六年级进行,学生的学习实际掌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本主题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又是少儿美术转型期重要的学习科目,如果用专业化的素描教学方法去教处于转型期的孩子,难度很大,需要开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趣味素描”课堂教学。

(1)在教学实施中先欣赏教材的图片,了解光线的变化使物体产生不同的明暗,(2)引导学生讲讲生活中你见到的光影变幻的情景。有了感性认识后,学生尝试用铅笔 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及轻重变化。

(3)由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

(4)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开创自由、活泼、生动的绘画气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六年级美术《光影变幻》教学设计范文

六年级美术《光影变幻》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美术《光影变幻》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表示事物的基础是光,假如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客观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光使物体出现在我们面前,发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展示物体明确的轮廓线,使人们见到了变幻的光影现象。而这些正是我们在绘画中所要捕获的东西。

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和生长需要,关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和色。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到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特有的艺术魅力。

本课属于“造型·表示”学习领域,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示能力,传送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在编排上从欣赏画家的作品进入,创设了光影变幻美丽的情境。为便于学生理解光影变幻,教材引导学生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微妙影调和

未完,继续阅读 >

《光影变幻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光影变幻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