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
第1篇: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
一、试卷分析。
本次六年级试题,从体现新课标、新理念的角度,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深刻感受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
二、存在问题。
1.答卷习惯较差,卷面不够整洁,离“把字写规范写漂亮”还有较大差距。做题马虎大意,错别字多,句尾没有标点,人称指代不清。
2.课外积累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运用不够灵活。
3.口语交际逻辑性差,叙述重复啰嗦。
4.知识整合少,综合改错题中涉及到的改病句,改错字、标点等掌握的较差。
5.阅读能力有待提高,短文内容没有理解,字、词、句的理解运用不到位。
6.习作选材不够典型,不感人,错别字多。
三、我们的思考:
1.良好习惯,终生受益。
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因此除了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外,还要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答卷习惯,将终身受益。
2.重视积累,灵活运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点滴的积累正是开启语文知识城堡的金钥匙。教学中必须紧抓每课的空白点和发散点,展开知识的串联和积累,并灵活运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加强交际,不断提高。
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人际交流的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扎实上好每组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外,还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如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等,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立足课堂,提高阅读水平。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自主预习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后积累反思的习惯等。利用精读课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并且在阅读课文中实践运用。我们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书,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5.注重整合,坚实基础。
万丈高楼从基础开始,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字词句段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整合,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之间彼此的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要对知识进行整和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概念和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并举一反三地加以迁移,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
6.勤于练笔,夯实写作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着重在选材上下功夫;平时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拓展视野,充实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在评改中不断进步;勤于练笔,训练把文章写生动写感人。
以上分析,只是个人的一些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2篇: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2018 年春季六年级语文素质水平测试质量分析
庹家小学
邹德琴
一、基本情况
应考23人,实考23人,人平85.72,最高分94.5,最低分74.5,及格率100%,优分率82.61,综合指数89.47。本次保康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卷以教材为基本点,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题型多样且具有开放性,难易适度,力求考查学生全方面的语文能力。充分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材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书本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情况、检测学生阅读理解的发展水平和习作的审题、选材、立意能力。试卷就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习作题,这四个部分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阅读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一直是考核的重点,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
二、试题分析
1、从整个卷面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比如,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照样子写词语等这些题目得分较高。
2、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和欣赏能力,并会用所学的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通过这次考试,依然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如学生在拓展阅读能力方面知识欠缺太多,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等等。
三、得失分析
1、大部分学生能按诗句原文填空,但是对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没有读懂题意,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分。
2、这部分题以字的正音、判断字的正误、查字典、选择正确的词、选择正确的句子等几个方面考查学生,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书写规范,答案完整,但是所有学生几乎在不同的题目中都有一些失分,尤其在“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句?选选择恰当的序号涂上颜色”。这一题失分的较多。如:我会根据语境,在拼音后面()里填写词语。共7个词语,其中一个四字词语,分别是:翡翠、截然不同、侵蚀、领域、头衔、展览、橱窗;也就是每字0.5分。在我们组所阅的试卷中,总的情况还是很好的,学生的平均得分7.54分,只有部分学生丢掉了极少的分数,原因主要有:
1、有20份左右的试卷没有分数,(要么没动笔;要么胡乱的将自己熟悉的字挤在括号里。)
2、写错较多的字有:“翡翠”的“翠”、“截然不同”的“截”、“领域”的“域”、“展览”的“展”。
3、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画的乱,修改痕迹多,多笔少点等。我们组认为:良好习惯的形成,重在平时的培养。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亦是如此,只有平时注重习惯的培养,训练学生严谨扎实的学习态度。考试时上述题目才会不掉或少掉分数。
3、“阅读理解”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部分。本次的内容是《为人民服务》节选和《如果麦子没有考验》。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薄弱,一是对部分课文已经遗忘;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词语、查字典识字、仿写词语等题作答较好。句子理解一题虽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贴切,回答肤浅。勾画与课题照应的句子一题很多学生漏做了,反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20题是短文中的题,题目是下面这段话是原文中的,如果放回原文,应该在第─自然段和第几自然段之见间。(2分)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这道题学生失分较重,得全分的占全人数的三分之一,得零分的占一半,有少数人得1分的。失分的主要原因一:学生没有细读短文的内容,对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似是而非,是懂非懂;原因二:学生对每自然段的内容没有读懂,也就是理解较浅;原因三:学生答题时,只被表面字词所迷惑,感悟能力较薄弱。所以今后教学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4、本次习作以“温暖的---------(拥抱、眼神、双手、记忆、港湾、话语……)为题目。学生容易审题,没有出现完全离题现象。但发现部分学生的习作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基本功不扎实。部分习作有套用作文选的痕迹,没有真情实感,读之无味。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达身边的人和事物,这样的习作才能为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言语发展奠下基础。
四、教学改进思路
1、注重拼音、字词巩固与积累,夯实语文基础:
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内字词教学,加强生字的第一印象,扎实、有效地开展词语教学,还要教给词语理解的具体方法。从本次检测中,部分后进生生字、词不过关,不会联系词义记忆,凭死记硬背掌握的字词在运用时会出现偏旁混淆,同音误写。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同音字的错别字占的比例相当重,应引导学生联系词义记忆,尽可能从词的本源出发,同时多加强错别字的辨析,养成有错必改,错中分析,学会自觉地改正错别字。加强课外阅读的积累,多做读书笔记。对后进生的字词与课文背诵要加强。对他们可以布置一些辨析组词、选词填空、造句等基本功训练习题,夯实语文基础。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训练的感悟能力。
从本次测验得分情况可知课外阅读题的得分率是比较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尤其是后近20%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有些学生答不对题,表达不清,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悟非常重要。在阅读教学中要创设让学生静读默思的机会,把自己的感悟用批注的方法表达出来,可以动笔归纳段意、课文大意,仿写片断、填补空白,尽可能让学生书面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对后进生要注意阅读习惯的培养,逐步养成大声朗读、边读边思,有思有悟就写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教学时应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以少数优秀生的理解程度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
3、改进课堂教学,着力提高阅读能力。
我们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是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大量的阅读实践。正确的阅读方法从哪里来,从课堂中来,从课文中学习来。读书就要学会思考,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在上精读课文时,就要从这些方面让学生去思考,给他们充足的时空去感悟。其次我们要把读书和写作相结合。课文不过是语文学习的例子,那我们究竟要从这个例子中学习什么呢?我们并不仅仅只限于读懂它,理解它,我们要学习它的语言,我们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从而为我们的写作服务。这种语言的积累,方法的提炼要靠老师引导学生去做。读书要思考,要提炼和吸收,我们要以课堂为主阵地,长期对学生这种熏陶和训练。新课标对每个年级段的阅读量都做了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规定,老师一定要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而不能仅靠“题海战术”。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5、加强语文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做到课前背古诗,“日积月累”人人过关,能结合具体课文内容或习季节、情境积累一些古诗文。课外积累主要作读书笔记,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今后,我们会结合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第3篇: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一)为了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发现、分析并逐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调整今后的教学方向,现对这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的依据和特点
本次检测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考试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纲本性。本次命题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教材,重难点突出,知识比较全面,试题灵活,有一定的难度。
2、全面性。此次检测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基础知识考查了拼读书写,成语积累及运用,课文背诵积累、理解等内容。阅读理解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本次写作考察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尝试,注重与实践活动的连接。
3、基础性。本次检测以基础知识考核为主,有新、活题型,重在考查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整体看,试卷命题基本体现了三个导向: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水平。
二、卷面分析:
(一)语基
1、认认真真读拼音
第4篇: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六年级(1)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
语文质量分析
张局芬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考试进行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班参加考试人数49 人,总分4307.5分,平均分87.91分,及格49人,及格率100%。成绩较往年有所进步。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以教材为主,立足基础,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既考核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核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试题量和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全面,覆盖面较广。
三、卷面分析
通过阅卷的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扎实,运用灵活,大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强;但还有少数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不认真,组材没有围绕中心。
1、得分较多的试题:积累运用知识、看拼音写词语、句子变换、口语交际等,另外,大部分学生阅读题,作文题得分也较多。
2、失分较多的试题:看拼音写词语、部分学生的阅读题和作文题。
四、改进措施
1、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奠基阶段,更应该充分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第5篇: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界首镇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这次质量考查我镇六年级参加检测的学生有279人,我们年段的总体情况良好,六个班级平均成绩87.5分,六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全部达优, 90分以上113人,80—89分143人,70-79分16人,60-69分3人,60分以下4人。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试卷命题分析及建议:
本次试卷命题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个维度来命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按要求写字词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修改病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五个方面来考查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1、试卷命题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正确的词语、填上合适的词句、修改病句等。这类命题题型多样,能从各个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命题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中,题型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
2、试卷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积累及写
第6篇: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为了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发现、分析并逐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调整今后的教学方向,现对这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的依据和特点
本次检测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考试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纲本性。本次命题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教材,重难点突出,知识比较全面,试题灵活,有一定的难度。
2、全面性。此次检测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基础知识考查了拼读书写,成语积累及运用,课文背诵积累、理解等内容。阅读理解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本次写作考察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尝试,注重与实践活动的连接。
3、基础性。本次检测以基础知识考核为主,有新、活题型,重在考查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整体看,试卷命题基本体现了三个导向: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水平。
二、卷面分析:
(一)语基
1、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从卷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