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第1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概念阐释:
词语是构成篇章的基本语言单位,篇章的文采靠具体的词语来体现。因此,对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现为对词语的选择、锤炼。
用词贴切,就是说词语要有表现力,要做到准确生动。清朝著名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古人讲究、重视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选用词语,我们也应该像古人那样。千锤百炼,有一字不放
松的谨严。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篇文章有没有文采,能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首先表现在用词上。词语简洁精炼、形象鲜明、音韵优美、富有情趣,能使得整篇文章熠熠生辉。
技法指导:
1.精心挑选动词,凸显生动传神
阿·托尔斯泰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是很明显的,因为全部生活在于运动。”其实,我国古代诗文中的炼字佳话,也多是锤炼动词。比如古代“推敲”的故事,就是将“僧推月下门”中的“推”改为“敲”。所以,我们要选择最准确、最生动的动词去描写事物、叙述事情。如:
⊙红红的对联烤红了屋檐前的冰柱。
冰柱是透明的,对联应该是“映”红了冰柱。但是作者用“烤”字.就把过年时的喜庆和人们洋溢的热情比作了“火”,更具有表现力。
⊙老渔民的双手,拉来了松花江上的黎明。
老渔民很早就到松花江上拉网打鱼,作者由此说松花江的黎明是老渔民拉网“拉”来的,传神地表现了老渔民的勤劳。
⊙月亮的坛子,被谁失手碰翻了。凉凉的月色,一下子泻下来,小小村庄,就淹在月色里了。
之所以用“泻”不用“照”、“洒”、“射”,用“淹”不用“笼罩”,是因为这凉凉的月色来自那“坛子”,立刻让人产生月光如水的联想,一个“泻”字,就把如水的月光从高空倾泄而下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揭示出来了。
⊙一条河流从南流来,把村子从中切开;几座弯弯的小桥,又把它缝起来。
该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切”、“缝”等动词生动形象,饶有兴味。
⊙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冯骥才《苏七块》)
运用“触”、“飞”、“贴”等一系列传神的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医生苏七块精湛的医术。
⊙钟声敲碎了林中的寂静/小溪潺潺拨动心弦
动词“敲碎”、“拨动”也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宁静、美丽的森林。
2.巧妙运用叠词,表现音韵情态
古诗中经常使用叠词,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等。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连用七个叠词,更是传神地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凄冷之情。
运用叠词,描摹情状,可使情境绘声绘色;抒发情感,可使情感蕴藉绵长。叠词可以表现语言的情态美,也可以增加文章的音韵美。
⊙AA式
这湖水真静啊,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轻盈盈的,没有一丝涟漪。微风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薄薄的晨雾轻轻地驱散了,袅袅地升入高空。湖中,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碧绿的荷叶微微地摇曳,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湖水似的。岸边的柳树像舒展腰肢的少女,将长长的柳条低垂到湖面上,在抚摩着静静的湖水„„
以叠词写静,连用九个叠词,语调柔和、形象轻盈,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种恬静柔美的意境。
⊙ABB式
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十六岁款款地走到了我的面前,让我捉摸不透。十六岁是一朵花,慢慢赏来,粉嫩嫩,芳幽幽;十六岁是一首诗,轻轻吟来,慢悠悠,意绵绵;十六岁是留在相册里的绚丽容颜,笑盈盈,光灿灿。审视着这道由近百张照片连缀而成的十六年的生命轨迹,我的心潮久久难平。
(优秀作文《写在照片上的童心》)
该段运用“粉嫩嫩”、“芳幽幽”、“慢悠悠”、“意绵绵”等叠词,反复描绘十六岁花季的美妙与灿烂,如诗如画,五彩斑斓,读来韵味无穷。
⊙AABB式
女孩子慵慵弱弱,平平淡淡,安分守己,文静温雅,与男孩子冒冒失失、风风火火的性格形成鲜明对照。女孩有女孩的风格,做女孩是一种骄傲„„
(优秀作文《身为女孩》)
该段运用叠词,将女孩子与男孩子的性格形成强烈对比,抒写女孩的个性风格,抒发身为女孩子的自豪感。
⊙ABAB式
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花绽放成锋刃的湛蓝,我看见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鸦悲啼。
(满分作文《题乌江亭》)
“鲜红鲜红”与“雪白雪白”,在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视觉冲击,写出了美人香消玉殒的瞬间给人情感上造成的落差。
3.对举四字词汇,展示丰赡典雅
四字词汇比较凝炼,往往有古典意蕴。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举式写出,常常蕴含丰富,语意丰赡,格调典雅。古人写骈赋也多用四字句,结构整饬,音韵悠长。
无论是叙事或是议论,对举四字词汇,可以使文章言简意赅、精粹醒目、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形成江河直下、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
⊙梅花斗雪,独立寒枝,那是相信自己能迎来春天;雨声潇潇,花木入梦,那是相信自己能等到彩虹;江河咆哮,一泻千里,那是相信自己能顺利入海;孤云出岫,一无所系,那是相信自己能化作彩霞。
(满分作文《相信自己》)
八个四字词语,以排比的形式写出,概括力强,语意丰赡,气势磅礴,议论有力量。
⊙举杯邀月,踏雪寻梅。诗意的生活很瘦,如水,柔弱恬淡中却犹见风骨。“世间行乐皆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水般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满分作文《清欢》)
“举杯邀月”、“踏雪寻梅”、“柔弱恬淡”、“犹见风骨”等四字词汇,有文言词汇的典雅,意境优美。
⊙我可以推窗欣赏四季轮回:春天,柳絮飘飞,花香弥漫;夏夜,月白风清,蛙噪蝉鸣;秋天,天高云淡,落叶纷纷;冬天,雪花飘扬,檐冰滴答。
(《心愿》)
四季的美景以四字词语凝炼概括,语言有韵律美、典雅美。
⊙情感萦心,易欺于谎言、偏于成见、惑于谗巧。要看清世界,须拭去眼前的浮尘;欲明辨是非,须放下心中的偏见。
(满分作文《拭去眼前的浮尘》)
“欺于谎言、偏于成见、惑于谗巧”,四个文言词语连用,典雅工整,精巧得当。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有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策马扬鞭、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依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云烟;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绿色的心》)
运用大量四字词汇,紧扣成败荣辱四个方面,揭示了绿色生命的真谛;意蕴丰厚,辞采华美典雅。
4.灵活创新用词,呈现新奇理趣
对于词汇的选用,我们还要求变、出新。如果能有意识地在常态外求变态,在常式外求变式,在共性中求个性,就能使语汇生动鲜活、摇曳多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们可以运用套用新词、比拟用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仿词、拆词等方法,让词语的使用丰
富多彩,呈现新奇与理趣。
⊙套用新词
爱没有“删除”,也不只是“保存”,它更需要每个人去“复制”,去“粘贴”,只要人人都“粘贴”一次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满分作文《爱更需要“复制”—“粘贴”》)
“删除”、“保存”、“复制”、“粘贴”等属于电脑程序用语,作者巧用新词汇,合情合理,准确生动,意趣横生。
⊙比拟用词
中年妇女快速跑来,忽然,脚一扭,她停下低头细看,原来她的高跟鞋的鞋底与鞋跟“离婚”了。
“离婚”一词用得很妙,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捧腹。
⊙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她昨晚没有来参加聚会,我们都怪她背叛了老朋友。原来她是忽然病了,真是差点儿制造了一桩冤假错案。
“冤假错案”用于朋友的小误会上,属于大词小用,适度的夸张,让人读来别有意趣。
⊙仿词
在她们眼里,中国压根儿不应该有自己的月亮。这些人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投错了娘胎,投错了国胎。
运用仿词的手法——“国胎”仿照“娘胎”而成,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崇洋媚外者。
⊙拆词
艰难险阻中的一转,可能是豁然开朗;光明坦途中的一折,可能是浊浪排空。
(满分作文《转折》)
作者非常聪明地将文题中的“转折”拆开,形成对偶,告诉人们转折的两面性,行文机智而灵活。
5.用好修饰词语,传达丰富意蕴
作文中,人、事、景的刻画,都应该做到具体;语言概略、不具体,形象就会扁平、模糊。缺乏逼真、清晰的立体感。在一个句子中,只有光秃秃的主语、谓语、宾语,总给人枯燥单调的感觉,语意也很苍白。这就需要一种“添枝加叶”的技巧,精心选用修饰词语,让主干部分的意义丰富起来。修饰词一定要富有表现力,极具表现力的词语能把所描述的对象写活,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能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
⊙炮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仇恨的炮弹射向敌人。
(刘白羽《万炮轰金门》)
愤怒的火焰”、“仇恨的炮弹”,用移就的手法赋予了火焰、炮弹以人的丰富情感。
⊙这是一个鸟声如洗的四月的清晨。
“如洗”一词很有表现力——鸟的声音像在水中洗过一样,这就把鸟声的清脆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倚一缕塞外苍老的羌笛/饮尽那份万里难还的孤独
羌笛怎么会“苍老”?因为将士长年在外,万里难还啊!读后一种苍凉感油然而生。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方文山《菊花台》)
月亮怎么会“惨白”?因为人的忧伤;“冰冷”修饰“绝望”,因为承接前文的“霜”天,也表达了内心至深的绝望情绪。
⊙梨花院落溶溶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的心中,轻轻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这清音,穿越了唐朝橘红的烟尘和宋朝暗黄的天宇;这清音,经过了唐风宋月的滋润,泻在这皎皎的月光下;这清音,飞越了时空隧道,飞过了无垠的大西洋,来到了这梨花满园的庭院。
(满分作文《欲将心事付瑶琴》)
文段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词语,塑造了清雅纯美的意境,文采优美,蕴意悠远。
第2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欢迎大家分享。
1、作文题目要审清
在作文题目中,决定作文中心立意点的词语称为主题词。研读题目,找出主题词,进而挖掘主题词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尤为关键。
如题目“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
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2、思想内容要深刻
在作文的思想内容上,不外乎“真、细、活”三个字。具体来说,“真”,就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细”,就是把主要的情节一定要写得细致;“活”,就是要在节骨眼上用一两句话传神。
如何做到这三点要求呢?即要学会“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①“大中取小”,即有一类作文题目十分宽泛,可写的材料很多,写这类题目要善于缩小,把众多材料浓缩到一点,找准切人点,还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加上适当的限制或设置副标题,这些都是写好大题目的好方法。
②而“小中见大”,则是指题目小而具体要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比如“今日家事”就应从一件家庭琐事反映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
3、下笔之前要提纲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即在头脑中要有一个你这篇文章的大概写作思路。写之前要考虑好三点: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和怎样连贯全文。提纲不需要细写,只需要画个层次即可。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求。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编写提纲没有固定格式。
4、文章标题要漂亮
“题好一半文”,标题应在作文之初就开始认真考虑,并且下工夫琢磨。
好标题的首要条件是:
①切旨。标题要吃透材料精神,反映其主旨。
②切体。拟题要合乎体裁。在此基础上,标题还要炼新求美求趣。可巧引流行歌曲,可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可套用流行语,可引用电影名、名句或成语,还可采用散文化或诗化语言。
5、开头结尾要精彩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最忌讳出现套话、空话,作文的开头可以感情色彩适当浓一些,或者是开门见山地直接表达感情、立场,并为下文做铺垫。
有的同学在开头设置悬念,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
需要提醒的是,与文章并不相关的语句一定不要贸然用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
6、切入角度要新颖
要想在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切入角度的新颖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如写“告别”,很多同学写告别家人、告别同学、告别朋友等,这样的文题当然可以,但写的人多了,阅卷者难免会觉得乏味,如果作文语言不是很精彩,那么你的作文就很难得到高分。
但有些考生就很聪明,他们舍弃了这些考生常用的话题,而另辟蹊径,有的写“告别青春”,“告别幼稚”等,这样新颖别致的文题就很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如果言之成理或描述得当,则很容易得高分。
7、文章点题要适当
中考作文要有更鲜明的点题意识,一般都能注意在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点题,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必须有意识地点题。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三类。
①通过抒情点题。
②通过描写点题。
③通过议论点题。考场上,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考生宜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回扣题意,才能大大加深阅卷者对作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印象。
8、卷面书写要工整
卷面脏乱不堪的作文会让阅卷者望而生厌,难得高分,而且很多考区都把卷面书写列为得分项,由此可见对卷面书写要求之高。中考作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写作时细心些,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如遇确实要修改的地方,千万不要在错误的地方肆意涂抹,你可以用小括号把错的地方括起来再用笔在错的地方轻轻地画一条横线,这样你的卷面就不会很差了。
第3篇: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
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
导语: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下面我们来看看记叙文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又要求写作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类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一般表述为“思路通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充实”。可见,打好坚实的记叙文写作基础,是写好说明文、议论文的前提。作文,600字—800字的考场记叙文,要写得出彩,至少应符合以下五美:立意美、充实美、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中考兵法】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其四
第4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汇总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汇总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汇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开头和结尾
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中考作文中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西晋文学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充分说明了开头的重要性。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
1.运用题记,总括中心。题记可以拉近话题与内容之间的距离,表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独到看法,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可引用经典诗词名言,也可将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语句提出来运用。
2.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这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如朱自清的《背影》。
3.设置悬念,引起下文。设置悬念,或用设问、疑问破题,引起叙述或议论。
4.描写环境,渲染氛围。描写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渲染一种特定的
第5篇:2017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2017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是很困难的。如果从作家的写作视野来看,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人的身体所有器官能感觉到的,都可以入文。
林清玄去买馒头,看到做馒头的,看到买馒头的,可以写出对生命态度和生命样式的思考(见他的《买馒头》),他早晚在后山的竹林里散步,听到麻雀吵吵嚷嚷,写出了《麻雀的心》,思考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告诫大家,一个人不要试图去用自己的思维和认识去揣测和干扰别的事物的存在。老舍看到一只刚出生不久遇到危险的小麻雀,写出了惊心动魄的救助过程,写出了人和动物之间(也可以视为人与自然之间)虽有距离,但还是能相互融合的,坦诚相处的。贾平凹看到自己窗前的法桐树年年春天长满叶子,秋天又被无情的大自然虐了去,光秃秃的煞是伤感,体会到了大树就是在这春喜秋伤中一天天长成了大树。
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之一:“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作家眼里,世上的一切都可以入
第6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
2014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14-02-26来源:作文网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中考又将呈现在了莘莘学子和与之相关的家长、老师面前。对语文科目而言,最揪心,最让考生范愁的莫过于作文了。今年的中考作文方向是什么?在此,我们针对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考题,以及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看法,对其进行简单的预测,并针对具体题目进行相应的写作指导。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可以说各种类型的都有。其中以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如2010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中,全命题作文就占了一半以上,如福建厦门题“打开一扇窗”,广东东莞题“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湖南长沙题“送人一朵花”,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江苏南通题“让我悄悄地告诉你”,浙江湖州题“我多想告诉你”等;半命题作文,如山东青岛题“________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江西九江题“我读________”,甘肃兰州题“________让我陶醉”,湖南怀化题“那曾感动我的________”,甘肃白银题“跟自己赛跑”等。2011年和2012年,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