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 第二课时教案

2023-03-11 07:07:5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五彩池》 第二课时教案

《五彩池》 第二课时教案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

1、播放五彩池录像或.课件(也可以用挂图、投影),出示精美的图像,配上优美抒情式的音乐,老师以课文第二、三两段的内容作解说。

2、讨论观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

二、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引言: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学习课文。我们先自学第二自然段。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1)交流学习所得

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想象它所描写的美景。

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 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众多,老师随机补充,藏龙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个

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从四个“有像”,体会五彩池形状各异。

(2)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水池还有像什么的?”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可以配乐想象)

(3)小结。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也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2.朗读训练。自愿试读,齐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

三、欣赏五彩池水的美丽与神奇。

1、先自学,后讨论。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令人更惊奇?重点感悟水色变化的美丽与神奇。

从第一句领会五彩池的美丽。水源相同,各个池水颜色却不同

从第二句话中“上层、下层、右丰边、右半边”的不同颜色,体会五彩池池水的变化多端。

从第三话句“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体会五彩池水的神奇:看起来,水色丰富多变;舀起来,“什么颜色也没有”。

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

因为色彩五颜六色,变化多端,所以叫《五彩池》

3、朗读训练。可范读,自己练读,自愿报名读,配乐听读,齐读。尤其要读好转折语气“却”“可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惊奇的心情、神奇的感觉。

四、探究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1、学生质疑。

2、小组讨论

3、启发汇报(老师报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演示。)

4、看着板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1)同桌介绍

(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导游员,给大家介绍。

5、小结:欣赏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又听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五、回应开头,写广告词

引言:学习到这儿,大家一定了解了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

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

2、汇报交流广告语,师生评价。

要求:简练、明确、鲜明、易记、准确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等介绍祖国山河的课外读物,了解祖国还有许多像五彩池这样美丽、神奇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数量众多 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美丽、神奇

颜色多样 变化多端

第2篇:《五彩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五彩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五彩池》,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老师有一个旅行社的朋友,想开辟五彩池旅行线,他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风光的广告语,同学们有兴趣帮这个忙吗?

生:有!

师:咱们既然是帮别人的忙,就得把忙帮好,所写的广告语要能准确地概括事物的特点,切不可瞎编乱造。去过五彩池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的只有两人)

师:去过的人太少了怎么办?

生:可以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师:同学们认为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好!

二、课件辅助,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想去五彩池吗?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看看五彩池,好不好?(播放五彩池课件:精美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师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作为解说)

师:欣赏了五彩池的图片,你们觉得五彩池怎么样? 生:五彩池很美丽,很神奇。

三、朗读体会,赏析句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肯定知道要想深入地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地学习课文的哪两个自然段?

生:第2、3自然段。

师:课文第2自然段是写五彩池的形状的,第3自然段是写五彩池的 ——(生:颜色的)同学们喜欢这两个自然段吗?(生:喜欢)现在就想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吗?(生:想)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反复地、有滋有味地读读,拿起笔画画,看五彩池美在哪儿,神奇在哪儿。

(生选择——朗读——画找词句)师: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了吗?(生:体会到了)体会到的请举手。(生举手)既然都体会到了,咱们就不说了。这样吧,你选择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好好读读,把你所体会到的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其他同学一听就明白五彩池神奇在哪儿。

(生挑选句子——反复朗读)

师:我们先来交流第2自然段,谁先来? 生:(朗读)“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生:满意)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五彩池神奇在哪儿?你怎么听出来的?

生:我听出五彩池神奇在“多”,因为刚才他把“漫山遍野”这个词读得特别重。

师:你的耳朵真灵。你们知道吗?藏龙山上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多个,多吗?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老师觉得他只读出了3000多个五彩池,谁能把4000多个五彩池全读出来?

(指名两个学生读该句)师:(评价)他读出了3500多个;不错,他把4000多个五彩池全读出来了。

(全班齐读该句)(继续交流)生:(读)“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师:听出来五彩池神奇在哪儿了吗?你怎么听出来的? 生:我听出来五彩池神奇在“颜色鲜艳”,因为“像宝石”。生:我听出来五彩池确实“会发光”、因为宝石是会闪闪发光的。

(朗读训练:指名读——齐读)生:(读)“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游泳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的,有..........像„„的,有像„„的,有像„„的” .....师:听出来了吗?

生:我听出来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很神奇。生:我听出来五彩池的边是金黄色的,很神奇,我在别的地方没看到过。

(指名一学生再读该句)

师:读得不错,只是面部表情不到位,阴沉着脸。同学们看到如此形状多样,如此神奇的五彩池激动吗?(生:激动)你们激动的时候脸上会怎么样?

生:会哭。师:流泪是激动的最高境界。像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很激动,他们往往会热泪盈眶。一般说来,激动的时候脸上是笑眯眯的。来,请同学们露出灿烂的笑容,把这个句子读好。(生齐读)

师:接下来咱们交流第3自然段。生:(读)“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下......层„„左半边„„右半边„„” .......师:听出什么来了?

生:五彩池颜色很丰富。生:五彩池颜色会变化。

(朗读训练:个别读——师生评价——齐读)师:读出你们的惊奇,惊喜。

师: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你们肯定还会发现五彩石另一个神奇的地方。(生齐读)

生:五彩池的水来自同一条溪流,但每个池子颜色不同,很神奇。生:五彩池的池水颜色丰富,这是天然形成的。

师:体会得真不错。学到这儿,你们知道五彩池神奇、美丽在什么地方了吗?我们主要是通过三句话读明白的,能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出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吗?注意面带微笑,发挥出最好水平。

(生读)

四、自由选择,背诵积累。

师: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去了五彩池,高兴吗?下回,你们真正到了五彩池,一定会更激动。可要是现在别人请你具体介绍五彩池,怎么办?

生:可能把课文背下来。

生:可以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背下来。

师:不错,要是能把课文第2、3自然段背出来,然后和老师一样,站到大屏幕前,像解说员那样把五彩池的神奇风光介绍给大家,那就更好了。想试一下吗?

师:请找两三个小伙伴,分工合作,给你们三分钟准备,尤其要背好这节课重点学习的三句话。

(生准备三分钟——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五、回放开头,写广告语。

(生写广告语)

(汇报交流广告语;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

学生的广告语:①到五彩池,保你做快活神仙。②五彩池,神奇的人间瑶池。③五彩池,你不能不去的地方。④五彩池,令人神往的池。⑤朋友,如果你没到过五彩池,那么,你就不能算到过四川。

师:这节课,老师感谢大家,你们说为什么呢?(生:帮了老师朋友的一个忙)对,回去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老师说了,你们是最棒的,好吗?

第3篇:《五彩池》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五彩池》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

1、播放五彩池录像或课件(也可以用挂图、投影),出示精美的图像,配上优美抒情式的音乐,老师以课文第二、三两段的内容作解说。

2、讨论观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

二、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引言: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学习课文。我们先自学第二自然段。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1)交流学习所得

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想象它所描写的美景。

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众多,老师随机补充,藏龙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个

从“大的……”“小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五彩池》第二课时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五彩池》第二课时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五彩池》第二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语文训练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彩池的特点来写景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方法习惯目标:

1、在强化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2、继续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

3、训练学生“在反复反馈中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

2、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五彩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目标、反馈教学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影碟机,课件。

教学课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五彩池》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五彩池》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课文以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为重点,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多姿多彩。课文首尾呼应,意味深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五彩池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大概了解了课文,想象和欣赏了五彩池那美丽的景色,知道了我们祖国这如仙境一样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共同继续探讨研究课文,进一步欣赏五彩池的美丽。下面同学们各自快速浏览一遍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学生各自浏览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

未完,继续阅读 >

《《五彩池》 第二课时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五彩池》 第二课时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