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干旱的感悟作文
第1篇:西南干旱的感悟作文
西南干旱的感悟作文
春节刚过,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在我国的北方正遭遇一场30至50年一遇的大旱。据农业部发布的消息说: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1。46亿亩。全国43%左右的冬小麦遭受旱灾。有398万人、195万头大牲畜因干旱而发生饮水困难。从电视面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河流已经干涸,原本绿油油的冬小麦很多已成了干草,平整的麦田也变成了一张久经风霜的老人脸,田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看到这些画面确实使人感到十分震惊!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北方干旱呢?直接原因是因为有些地方有100多天没下雨、雪了,是天气造成的干旱缺水。由此可见,水与人们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啊!我们知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然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国家,人均拥有水量是世界的第109位。如果我们再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我们就将会面临淡水资源危机,使人们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所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事业和责任!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只有大家都注意节水了,水荒才能远离我们而去,生活才会安定和谐,环境才会优美舒适。在明白这些道理后,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动员全家开展一水多用,采用节水型家用设备,以实际行动响应节水号召。同时,我们还要做好节水的宣传工作,告诉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节水。聚砂成塔,节水成河,这也是我们为社会做贡献啊!
第2篇:西南干旱
范文:《为西南灾区捐款和节水的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但在美丽的西南地区,今年却是河水干枯、田地荒芜、庄稼枯死、颗粒无收。百年不遇的大旱,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据统计,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逾两千万人饮水困难,有的受灾群众一周洗一次脸、一周洗一次碗筷,甚至有村民为给全村取水而牺牲……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Xx乡中心小学的莘莘学子从来都不缺乏爱心和责任心,这在四川地震救灾时早有体现。时值西南同胞遭受旱灾最艰难的时刻,老师们,同学们,如果你正在关注,如果你也觉得揪心,请加入为灾区人民捐款的行动吧。同为华夏子民,灾区同胞是我们此刻最真切的牵挂!颗颗爱心将化作充足的水源流向龟裂的土地,我们的每份捐助将化为股股清澈的甘泉,滋润灾区人民的心田。相信我们的捐赠会给灾区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力量,我们的付出必将换得灾区群众的微笑,微笑里涌满清澈的泪花……
我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这情,送到了灾区便是救命甘霖,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受灾群众一起共度难关,早日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
此次旱灾,再次敲响了环境恶化的警钟。在此,我们也向全校学生发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倡议:
1.请尽量使用脸盆洗脸、洗手。
2.在没有脸盆、水杯情况下,洗脸、洗手、刷牙时,请控制水龙头开关大小,并及时断水。
3.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4.宣传节约用水,做到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参与节约用水。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节约用水不仅仅成为一句干枯的口号,用我们的举手之劳换来一方净土、一片蓝天,让节约用水的绿色情怀填满我们的心房,响应学校的号召,从我做起,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贡献我们的力量!
Xx乡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0年3月30日
第3篇:西南干旱思想汇报
爱的党组织:
今年以来,西南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大旱。一些地方的灾情达到百年一遇,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给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带来很大困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紧急动员、迅速行动,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旱区干部群众正在尽最大努力抗击干旱,奋力自救。
要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必不可少,抗旱体系和抗旱措施的科学高效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形成一股合力。保证信息通畅,指挥有力。做好监测预报,加强对雨水情、旱情的分析、会商和研判,为科学制定应对旱情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各级抗旱组织要互相配合,协调行动,提高抗旱效率,把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刀刃上。
其次,要科学管理调配抗旱水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供水方案。对旱区的缺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算清水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同时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
第4篇:西南干旱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系旱区,节约用水》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鸟争鸣,大自然带给我们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就在这无限美好的时间里,我国风光秀丽的西南五省旱区,却正在经历着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八个月天不下雨,河床干了,井水枯了,大地裂了,庄稼死了。因为干旱,无数的牲畜渴死;因为干旱,美丽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断流;因为干旱,很多的工厂停产;因为干旱,甚至出现了大批的老百姓饮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从报纸上、电视上、互联网上,我们看到了无数人用水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山区里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学生手捧大碗喝着盛满黄澄澄泥沙的浑水.......,这一幕幕场景让我们看了触目惊心。
同学们,无情的干旱给深在灾区的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当我们生活在温馨的校园,喝着可口的纯净水,吃着美味的饭菜时,是否想过那些渴望喝上一口甘甜的水的同学们呢?每当我想到我们洗脸、洗手、冲厕所时对水的不珍惜和浪费,我就会深深的感到惭愧和自责。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人类从现在开始再不节约用水,若干年后,
第5篇:西南干旱情况调查表
楚雄州抗旱实况调查 ——以楚雄市及武定县为例
调查时间:2010年7月15日
调查地点: 楚雄师院新老校区、校园附近地区、尹家嘴水库和武定县 调查对象:师院在校学生、学校附近楚雄市民、尹家嘴周边农田及武
定县各受灾地区
调查方法:制作问卷调查表分发到调查对象手中,自由填写;现场访
谈、实验法等
调查人: 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协会成员。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分别在不同地点对各行各业市民展开调查。
一、灾情简介
最近以来,楚雄、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其中楚雄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6日18时,楚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500万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034万亩,重旱2539万亩、干枯148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2466万亩;有1893万人、117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
重庆 长江及嘉陵江水位持续下降,自2月下旬以来,干旱又有加重趋势,
第6篇:思想汇报之西南干旱
思想汇报之西南干旱
敬爱的党组织:
想象,那片曾经绿草幽幽,清风轻轻吹起,送来阵阵水的清凉的土地上,如今,像深受重伤的老人,干裂的土地上只能嗅到太阳热烈的的气息,龟裂的土地让你不曾想到,曾经的这儿也是一片良田。干瘦的农民,蹲在这片狼藉的土地上,连哭的的力气都没有。那是何等的悲伤和无助。小孩为了能够喝上一口水,需要拎着巨大的桶走上几十里路,如今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河里抓鱼,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比保住一滴水更加重要了。那是一幅怎样悲凉的画啊。
今年三月,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干旱,人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我了解到这次的干旱影响范围甚是广阔,损失甚是严重。报道说,已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们将无法生存,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可是,当我们从来没有为水担忧过的时候,还在毫无
第7篇:思想汇报(西南干旱)(推荐)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截至4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连日来,西南地区历史罕见的大旱炙烤着人们的眼睛。河水断流、农田龟裂,千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紧急动员、迅速行动,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旱区干部群众正在尽最大努力抗击干旱,奋力自救。面对百年一遇的旱灾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应对,例如:南宁铁路局开辟“绿色通道”抢运旱灾物资,在广西自然灾区救助二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南宁铁路局迅速采取非常措施,对密集到达的抗旱春耕物资采取及时甩挂、到卸分流、火车汽车对卸等措施;南宁启动今年首个抗旱应急响应,优先保证生活。
旱灾肆虐人坚强。这场人与自然灾害的艰苦较量,再次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屈的意志。旱区群众需要支持,但不等不靠,奋力自救,互帮互助,乐观坚守。没有水,翻山越岭、跑几十里路去背;庄
第8篇:西南干旱的启示作文
西南干旱的启示作文
在今天的新闻中,我知道了最新的西南五省大旱情况,近2000万人饮水困难。旱情严重的云南曲靖陆良县城区居民已开始限量供水,持续干旱使得陆良县可用水越来越少,只能支撑到4月底。而西南旱区许多地区与此类似,用水只能撑一个月。连水资源丰富的云南都开始为水而战了,可想而知,其他那些缺水地区滴水贵如油的时日似乎也不再遥不可及。云南的今天,没准就是很多地方明天的写照,而作为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西南大旱可谓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水危机教育课。“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
西南的干旱虽然离我们比较远,但我们西北地区也是干旱少雨,大部分农村还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节约用水也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我发现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缺水的严重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带来的浪费水现象随处可见。据说在德国,父母亲会经常教育子女,洗澡用多了水就是在洗欧元。可是在我们这个具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国度,常见的生活却是:每月多用几吨水,大不了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