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立志》的教学设计

2023-03-31 07:12:5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发愤立志》教学设计

《发愤立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愤立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字,认识4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识记四个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苏东坡两副对联的前后的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苏东坡的生平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探究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对联,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对联吗?

2、有一副对联口气特别大,我们来看看。(出示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知道这副对联的意思吗?知道谁写的吗?他就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

3、有谁知道他?跟大家说一说。

4、教师简介苏东坡。

5、后来苏东坡对自己的这副对联很不满意,在原来的对联上分别加上了两个字“发愤”、“立志”(板书课题)成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究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3、出示词语。依仗渐渐页码脑门呆若木鸡送客

4、指名读课文,顺势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出示两副对联,“改”

3、读一读对联,针对课文的内容,你想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探讨呢?

(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动对联?)

4、默读课文,找出他为什么写上一副对联,后来又为什么改动?把自己的看法说说。

(师巡视)

5、同座交流自己的所得。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出示对联,生读

上节课同学们对苏东坡为什么改动对联作出了讨论,这节课我们全班同学了交流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引导探究,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评价:怎样来读这副对联呢?)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苏东坡的神情,体会他当时得意的心情。

2、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师注意评价孩子们的朗读,通过评价让孩子们读出苏东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

3、再读这副对联。(读得好的,师评价“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啊!)

4、假如你是过路的行人,看了这副对联,你怎么想?怎么说呢?

师:年轻傲慢,自己觉得聪明机敏的苏东坡为什么把对联改成了

指名读“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呢?

5、指名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一人读老人的话,一人读苏东坡说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

(理解“盖世无双”)

6、出示挂图,见了老人之后,原来头抬得高高的苏东坡低下了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指名说)

7、夸下了海口,却还有这么多的字不认识,当时他心里会怎么想?(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

8、出示句子:苏东坡脸上立刻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指导学生苏东坡无地自容的感受)

师:自认为才高过人的此时此刻羞愧难当,他——生读“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忘了送客。等他缓过神来,他才恍然大悟。”

(理解“恍然大悟”)同学们,苏东坡明白了什么呢?

(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明白要发愤学习……)

9、再读“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指名读,师评价:我感受到了苏东坡已经醒悟了。

我看到了一个更认真学习的苏东坡了。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好学的苏东坡了……)齐读。

师:正因为苏东坡在老人的指点下,很快地改正了自己错误。孜孜以求地学习。

10、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整体回归,明白事理。

1、在读两副对联,从苏东坡改对联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复述课文。

3、续写故事,后来苏东坡是怎样发愤立志的?

第2篇:《发愤立志》的教学设计

《发愤立志》的教学设计

《发愤立志》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字,认识4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识记四个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苏东坡两副对联的前后的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苏东坡的生平资料。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ww w.x x JxSj.CN 小学教学设计网

第一课时

一、引入对联,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对联吗?

2、有一副对联口气特别大,我们来看看。(出示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知道这副对联的意思吗?知道谁写的吗?他就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

3、有谁知道他?跟大家说一说。

4、教师简介苏东坡。

5、后来苏东坡对自己的这副对联很不满意,在原来的对联上分别加上了两个字“发愤”、“立志”(板书课题)成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究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3、出示词语。依仗渐渐页码脑门呆若木鸡送客

4、指名读课文,顺势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出示两副对联,“改”

3、读一读对联,针对课文的内容,你想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探讨呢?

(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动对联?)

4、默读课文,找出他为什么写上一副对联,后来又为什么改动?把自己的看法说说。

(师巡视)

5、同座交流自己的所得。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出示对联,生读

上节课同学们对苏东坡为什么改动对联作出了讨论,这节课我们全班同学了交流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引导探究,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评价:怎样来读这副对联呢?)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苏东坡的神情,体会他当时得意的心情。

2、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师注意评价孩子们的朗读,通过评价让孩子们读出苏东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

3、再读这副对联。(读得好的,师评价“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啊!)

4、假如你是过路的行人,看了这副对联,你怎么想?怎么说呢?

师:年轻傲慢,自己觉得聪明机敏的苏东坡为什么把对联改成了

指名读“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呢?

5、指名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一人读老人的话,一人读苏东坡说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

(理解“盖世无双”)

6、出示挂图,见了老人之后,原来头抬得高高的苏东坡低下了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指名说)

7、夸下了海口,却还有这么多的字不认识,当时他心里会怎么想?(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

8、出示句子:苏东坡脸上立刻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指导学生苏东坡无地自容的感受)

师:自认为才高过人的此时此刻羞愧难当,他——生读“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忘了送客。等他缓过神来,他才恍然大悟。”

(理解“恍然大悟”)同学们,苏东坡明白了什么呢?

(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明白要发愤学习……)

9、再读“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指名读,师评价:我感受到了苏东坡已经醒悟了。

我看到了一个更认真学习的苏东坡了。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好学的苏东坡了……)齐读。

师:正因为苏东坡在老人的指点下,很快地改正了自己错误。孜孜以求地学习。

10、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整体回归,明白事理。

1、在读两副对联,从苏东坡改对联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复述课文。

3、续写故事,后来苏东坡是怎样发愤立志的?

板书设计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6 发愤立志 学无止境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教学反思:

第3篇:《发愤立志》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字,认识4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识记四个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苏东坡两副对联的前后的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苏东坡的生平资料。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学生质疑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六课--《发愤立志》,通过课前预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发愤”、“立志”吗?

 2、指名说。

 3、鼓励学生根据题意,自主质疑。

 4、教师小结问题。

(1)课文写了谁发愤立志?

(2)他为什么要发愤立志?

(3)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答。伺机简介苏东坡,板书两幅对联。

 2、师:看到这两幅对联,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3、生答。师: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动对联?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发愤立志 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字,认识5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实际积累四字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2自然段,感受苏东坡少年才俊的傲慢。

重难点:

识字并理解相关词句,读好“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上对联。春节刚过不久,你还记得哪些对联呢?

今天咱们要学习第6课--发愤立志(板书课题)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把课题读一遍(指名读)。这篇课文里也有两副对联,可有意思了!

来,咱们先来读读这一副对联吧!

(出示: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从这副对联中你知道了什么?

再读读这一副吧!(出示: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对联有什么变化?意思还一样吗?

其实,这两副对联都是一个人写的,他就是我国古代大文学家苏东坡。

写对联的人没变,对联的内容、意思却截然不同,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个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发愤立志》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课文以两幅对联的前后变化为主线,讲述了苏东坡年轻时因聪明机敏而骄傲自大,后受到一位老者善意委婉的点拨,明白了学无止境,发愤立志的道理,终于成为了中国大文豪的故事。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名人故事,让人受益非浅。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苏东坡由“骄傲”变得“谦虚”的心理,我主要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出“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字,认识4个字。结合上下文来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实记四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苏东坡两幅对联的前后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苏东坡的两幅对联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课后生字和生词,学习1、2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板书:苏东坡)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吗?你对他了

未完,继续阅读 >

《《发愤立志》的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发愤立志》的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