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病例监测工作自查报告
第1篇:AFP病例监测工作自查报告
AFP病例监测工作自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AFP病例监测工作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防止我市脊灰野病毒输入,进一步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和解决AFP病例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维持我市无脊灰状态,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继续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督导的通知》(鲁卫疾控函[20xx] 29号)的通知的要求,20xx年8月7日~9日,我局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督导检查组对4个县级以上综合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企业医院AFP病例监测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将有关督导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监测敏感性:20xx年1月1日—20xx年8月6日全市共报告AFP病例7例,发病率为1.3/10万;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见附表)。
(二)监测及时性:7例病例报告后48小时调查率、1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均为100%,60天随访表及时送达率均为100%(见附表)。
(三)合格便采集率:7例病例采样均达到了100%(见附表)。
(四)主动监测报告情况:20xx年1月1日—20xx年8月6日全市各监测医院应报AFP病例监测旬报表684份,及时报告的684份,及时报告率为100%。
二、现场督导情况
各医疗机构均有专人负责AFP病例监测工作,多数监测医院制定有AFP病例监测报告程序和工作制度,开展了儿科、神经内科等重点科室相关医务人员AFP病例监测知识培训。各镇卫生院固定专人负责院内AFP病例主动搜索,填写《AFP病例监测旬报表》,按时报市疾控中心,并对临床医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各种资料齐全、记录完善。
督导组现场抽查的'12家医疗机构相关科室的110779份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未发现AFP漏报病例。
三、存在的问题
(一)AFP病例主动监测工作手段单一。部分医疗机构对自身职责不明确,主动监测工作流于形式;个别乡镇卫生院门诊日志未如实登记就诊情况且项目不全。
(二)临床医生AFP病例相关知识掌握不够。督导过程中发现部分临床医生对AFP病例知识缺乏,AFP病例报告意识欠缺。对AFP的14种疾病的分类和采样要求相关知识掌握的不足。
四、下一步措施:
(一)加强AFP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各医院医生明确AFP诊断标准、采样要求,严格做好AFP病例调查、合格标本采集、及时送检、病例随访工作。
(二)各医疗机构要加强AFP病例自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加强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联系,保持我市AFP监测系统高敏感性,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三)临床医生特别是村、乡两级医生对AFP病例的诊断水平和报告意识仍需加强,在发现AFP病例后应立即上报,提高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第2篇: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FP病例监测工作总结
AFP病例监测工作总结
AFP病例监测工作是维持无脊灰状态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保持无脊灰状态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特征,发现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以后的监测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根据浦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结合我镇道实际情况,并认真开展了2012年AFP病例全面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全年的监测概况
2012年未发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0。半年共开展主动监测6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个别村级卫生室地处较远,监测范围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发现全街道范围内的AFP病例。
三、今后AFP监测工作的要求:
1、进一步提高脊灰疫苗接种率,各接种单位应重点应抓好薄弱辖区的工作,消除免疫空白。
2、必须加强AFP病例的监测,AFP病例报告做到48小时内完成调查;做到及时上报。
3、加强AFP主动搜索力度;
第3篇: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FP病例监测工作总结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AFP病例监
测工作总结
AFP病例监测工作是维持无脊灰状态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保持无脊灰状态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特征,发现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以后的监测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根据浦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并认真开展了2011年AFP病例全面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全年的监测概况
2011年未发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0。半年共开展主动监测6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个别村级卫生室地处较远,监测范围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发现全街道范围内的AFP病例。
三、今后AFP监测工作的要求:
1、进一步提高脊灰疫苗接种率,各接种单位应重点应抓好薄弱辖区的工作,消除免疫空白。
2、必须加强AFP病例的监测,AFP病例报告做到48小时内完成调查;做到及时上报。
3、加强AFP主动搜索力度;
4、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
5、做好计划免疫宣传工作,提高脊灰苗合格接种率;
6、加强入寻巡回督导次数。
XX社区卫生服务中
第4篇:AFP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AFP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区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继续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成果,保持我区无脊灰状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按照全国《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开展我区的AFP监测工作,现将20xx年AFP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1、强化AFP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报告质量。我区20xx年由报告AFP病例2例(市中心医院、安居区人民医院各一例),市中心医院病例分布在东禅镇金马1-3,病例发病年龄为3岁,接种史不详,病例报告率、个案调查率、标本采集率、合格率、样本送及率、60天随访率均达100%.。此病例经采样送检到省疾控中心,检验结果为排除脊灰病例;安居区人民医院报告病例分布在聚贤乡4-4,病例发病年龄为13岁,经询问服用脊灰疫苗4次,最后一次服苗时间为20xx年5月18日,病例报告率、个案调查率、标本采集率、合格率、样本送及率、60天随访率均达100%。
2、加强AFP病例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要求,区疾控机构每旬安排专人到区医院进行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