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钢琴教学的论文
第1篇:有关独立学院钢琴教学的论文
有关独立学院钢琴教学的论文
一、独立学院钢琴教学现存的弊端
(一)沿用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弊端
其中钢琴普修课为二人一节课,主修课则是一人一节课,同时普修声乐、管弦乐两年,使学生到达“一专多能”的培养要求,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固然对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起到良好的作用,但这种课程设置周期较长,课程频率低,教学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招考的报考条件不利于独立学院毕业生,使其在就业上面临很大的制约,难以与高师毕业生竞争,增加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照搬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模式的弊端
音乐学院是以培养高、深、尖的专业化音乐人才为目标的,其钢琴教学注重钢琴的演奏能力、表演能力,培养学生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在钢琴课程设置上以“一对一”教学为主,同时开设多门与钢琴演奏相关课程,如钢琴艺术史、钢琴音乐欣赏、钢琴教学法等。这种课程模式对培养我国钢琴专业人才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社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与音乐学院存在很大差距,相当部分的学生入学时钢琴程度都比较浅,即使个别学生毕业时能够演奏几首难度较高的独奏作品或是开独奏音乐会,其演奏能力与音乐学院学生相比还是相距甚远,难以胜任与钢琴演奏相关的工作,就业形势令人担忧。因此,独立学院的钢琴课程教学模式既不能生搬高师“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更不能效仿音乐学院的“精英化”培养模式,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就业实际问题出发,按需所教,制定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钢琴教学模式。
二、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钢琴教学改革的设想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自2005年创办以来,为社会输送200多名音乐专业毕业生,仅有20%左右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或是专业文艺团体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福建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师招考条件的设置不利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独立学院毕业生与高师、音乐学院毕业生在专业、综合能力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差距,难以与之竞争,因此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与此同时,社会钢琴教学市场依旧火热,但合格、规范的钢琴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琴童队伍,对钢琴略知皮毛的毕业生都涌入到钢琴教学的大军之中,至诚学院音乐系毕业生很大一部分也投身其中,在各个艺术培训机构、琴行任职,从事钢琴教学工作。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为至诚学院的钢琴教学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一)制定务实的钢琴教学目标
至诚学院的钢琴教学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跟市场接轨,接地气,以社会钢琴基础教学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规范的钢琴基础教育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社会钢琴教学市场规范化进程,从而为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一份贡献。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在原有的钢琴演奏、钢琴伴奏、钢琴教学法等课程基础上,还应增设教育心理学,钢琴教材分析,钢琴教学实践,少儿钢琴教育,成人钢琴教育等相关选修课程,为培养合格、规范的社会钢琴教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多样的钢琴教学形式
长期以来,高校钢琴教学是以传统的个别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两种教学形式为主。个别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辅导、示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钢琴教学形式。但对于没有钢琴基础或是钢琴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个别课无法涉及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进度慢,“重复”教学多,学生兴趣不大,同时又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数码钢琴集体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综合教学,能够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强调钢琴技能与乐理、视唱、和声、伴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但由于集体授课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针对性辅导,在学生达到一定钢琴程度后,能力分化日趋明显,这种“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进步较快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只适用于钢琴初级教学。笔者以为,至诚学院钢琴教学可以在结合个别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两种教学模式的同时,根据教学时期、学生程度,分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三种授课形式。集体课:安排在第一学年。根据新生的钢琴程度、摸底评测结果分为入门班,提高班两种不同程度的班级,10-20人为一班,每个班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授课。小组课:安排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通过第一学期的钢琴学习,学生钢琴程度分化逐渐明显,将钢琴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排在一组,4-6人为一组,进行小组授课。这样,在解决同一程度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同时,又能避免重复性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个别课:安排在第三—第六学期。这时期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程度分化也更加突出,需要进行个别授课,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三种钢琴教学形式综合应用,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资源,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第二、第三学期末成绩进行重组,即原来上小组课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晋升”到个别课;原来上个别课的学生由于不够努力将编排到小组课,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选择实用的钢琴课程教材
以培养社会钢琴基础教育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在钢琴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实用性。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李和平编著的《现代钢琴集体课教程》可以说是一套使用最广、实用性强的钢琴集体课教程。这套教材在训练钢琴弹奏技巧的同时,综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即兴伴奏等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听觉、记忆、视谱、视奏、创造力等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此外,薛庆编著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李美格主编的《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唐艺主编的《钢琴集体课教程》等教材都是优秀的钢琴集体课程教材,包含基础理论知识、基本训练、练习曲、乐曲、视奏与移调、歌曲配弹、合奏练习等,程度为从入门到车尔尼599中后部,适用于独立学院非钢琴演奏专业的钢琴初学者使用。在钢琴小组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钢琴技能的同时,强调钢琴学习的综合性,可以选用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钢琴专业教材。如李和平主编的《钢琴》,韩林申主编的《钢琴基础教程》,黄瑂莹主编的《钢琴教程》,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教研室编纂的《新编钢琴基础教程》等。这些钢琴教材都是由浅入深,分级教学,每个级别都包含相应程度的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歌曲伴奏、四手联弹等内容,都是优秀的本科钢琴教材。但这些钢琴教材初、中级程度的,不同时期风格的作品较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具有代表性、实用性的中小学中外乐曲作为补充内容。在钢琴个别课教学中,教材的选用更为广泛、自由,但不要盲目追求难度高的曲目,应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在适当提高曲目难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今后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将钢琴教学法、钢琴弹奏理论、钢琴教材使用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技能的同时学习钢琴弹奏理论和钢琴教学法,为学生之后的钢琴教学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钢琴课程教学应有别于高师、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模式,要走一条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钢琴教学之路。作为独立学院的钢琴教师,我们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教学实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深化独立学院的钢琴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第2篇: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
一、开放式教学以启发学生思维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只是结果。教学并不是一个从问题走向结论的简单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单单教会解答、得出结论,而在于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其认知冲动,锻炼其思维能力。这不仅契合当下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大学语文“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张扬,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堂讨论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相互聆听和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加深理解、共同进步。所以我认为,正像西方的崛起起源于“文艺复兴”一样,打开学生的思想禁忌,让学生放飞思考的翅膀,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重视读者的个体生命体验,打开“文史哲的边界”,帮助建立立体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对世界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真正融入读者的个体的生命感受,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是大学语文课的历史使命。
二、教师教学要注入丰富的情感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要调动自己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师上课的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的情绪高昂、精神饱满,学生也会受到感染,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情感教育。教师要能够用宽广的胸怀接纳学生,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用爱心去体味学生的情感,用耐心去呵护学生成长,使学生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形成健康的人格。当代大学生往往热情、自负,只有放下权威架子,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得到他们的敬仰,进而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反之,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目光游离、心不在焉,自然会降低学生听课兴趣,以至昏昏欲睡;老师只能自说自话,毫无互动。在这样的状态下,无论多好的文学作品,也难以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三、模块教学以提升教师专业度
大学语文课程因其教学内容覆盖面广,要求教师博学多才,有很深的知识底蕴。同一篇作品,可以因大师的评说而精彩纷呈,也会因庸者的说教儿味同嚼蜡。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一国文”就有由名师任教的优秀传统。在当时的清华和北大,非一流名师不能担任次课程。今天南开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之所以能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是因为陈洪教授和王步高教授两位学界大腕的担纲主持。所以在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线上缺少专家的情况下,可以集中成立课题组,每一位老师只承担其中的几篇文章,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一个讲座来准备,由若干老师共同来担当一个学期的大学语文课程,做到优势共享,资源共享,把大学语文课程创建成学院的精品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喜爱程度,促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大学语文教育到底是要给学生什么?是知识的传递还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是工具论还是人文论?这些问题的讨论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结论。但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除了进行知识传授以外,更重要的是大学语文课程结束后给学生留下的东西,让学生在文学经典中体验到丰富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透过文本的学习,诱发学生对人的存在、人的命运的思考与追问,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第3篇: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
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整理14篇)由网友 “啊温”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
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
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1】
摘要: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高校公共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具有应用性的知识,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线性代数;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高校公共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科间不断地相互交叉、渗透,作为基础科学的数学更显示出它的广泛应用性。
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具有应用性的知识,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目前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面临的情况,较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对象即学生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成长,与以往精英教育时代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渴望学习新
第4篇:钢琴教学论文
钢琴教学论文
[摘要]传统钢琴专业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既不利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钢琴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笔者的教学经历出发,首先阐明了有关内心听觉的概念和特征,以及钢琴教学与内心听觉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内心听觉和钢琴的常规教学相结合,探索通过学科的相互交叉和影响,来丰富钢琴教学的方法,并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内心听觉的策略,希望能够打造高效钢琴教学课。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论文
钢琴技术的掌握与提高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是一段漫长而系统的过程,几乎每个专业人员都希望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真正达到技术顶端的人才少之又少。钢琴的学习是需要相关方面的天赋和悟性的,但练习方式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笔者把内心听觉和钢琴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不同学科的渗透和学习,研究了钢琴教学法的创新思路。
一、内心听觉概述
(一)内心听觉的内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可以称之为听觉的艺术,任何音乐活
第5篇: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对策论文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对策论文(共13篇)由网友 “蛋挞不是真爱”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对策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对策论文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对策论文
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几乎所有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然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比较多的独立学院比较强调在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与母体的一致性,尤其是对一些统考课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提出与母体学校相同的要求,这些都体现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意识的缺失和错位,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独立学院自身的特色。这样层次不清的人才培养方案只会束缚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逐渐丧失自身优势与特色,最终培养出的也将是母体高校的复制品。在就业时,与母体高校相比,处于劣势。
(二)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师资现状:专职教师队伍比较薄弱,师资力量匮乏,除了需要母体教师的支持外,还运用民办机制,招募校外师资。教师队伍的多元性,造
第6篇: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
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 “lyzxy”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
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新经济的模式,公司承担的转型和改革压力,工商管理专业将怎样面对?从整体出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素质水平需要提升,无法达到单位招聘要求;人才培育教学中课程体制不合理、教学科目传统、缺少教育方法、专业实践少和案例教学、忽略个性培育等问题并不少见。经过改变陈旧的实践教育方式,建立适合独立学院教育特征的新型实践教学体制尤为重要。相思湖学院级以前的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实习近平均比重大约占其20%,后此比例提高到学科要求的20%到40%之间,提高的程度较高。这实质上是依据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在专业定向培养方面进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以前,很多专业实践实际就是打下手,根本不可能进入真实岗位工作,无法达到实习的目的。新“3+1”的成立是依据企业真实岗位需要
第7篇:独立学院案例教学
《独立学院案例教学》的实践报告
1课程实践目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兴力量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且方兴未艾。同时,独立学院也面对着激烈的竞争,除了老牌的本科类高等院校,拥有专业针对性强的专科学校在近几年同样获得了许多学生的青睐。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独立学院能否在高等教育中分得一杯羹,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欢迎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已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方式,课程实践的目的是为了独立学院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为了满足独立学院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需要、为了为了让独立学院更加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需要、为了让独立学院更加适应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促进成绩考核方式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提高参与性,设立统一的标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综合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理解、逻辑能力,
第8篇: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
独立学院如何招生
独立学院完全以独立的个体参与招生,和母体高校无关,因此其招生计划数不在母体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内,其录取分数线也是独立划出,和母体高校录取分数线无关。
问:独立学院有哪些特征? 答:有三大特征: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问: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如何? 答: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