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2023-06-01 07:14:0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地震时的逃生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一)地震发生时室内正确逃生方式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二)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怎样逃生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坚硬物等用品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三)地震发生在户外怎样逃生

1、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四)地震发生在学校怎样逃生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不要回到教室去。

(五)地震发生在野外怎样逃生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逃生小贴士

注意地震来临前的异常信号。例如地震前十多秒常有呼呼、轰轰、咚咚的风声,天空中还会出现呈五彩色的地光、地震云,地面则有晃动。利用好地震波差别的12秒时间,立即逃生。

逃走时,远离易爆、易燃和有毒气体地域,远离高楼、烟囱、户外广告牌、霓虹灯管以及高压线、峭壁等。首次地震后,短期内还会有余震,警惕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建筑物再次坍塌。

自救:尽量俯卧等待救援

“当被埋在坍塌的建筑物中时,身体姿势最好不要仰面,而是转过身呈俯卧姿势,同时头部不能贴地。”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表示,要尽量爬到能让头部安全的地方,因为人的头部是最脆弱的。此时要用双手支撑,扩大身体的空间,侧身也可以。

地震坍塌时粉尘弥漫。梁干说,在坍塌过程中,务必要保护好鼻子和嘴巴,不能让浓烟吸进鼻子。如果有可能,可以找到一条毛巾,等烟尘过后再拿下。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和保存体力,不能大喊大叫。近日有新闻报道,灾区被埋的学生为了给自己鼓劲,在废墟下不停唱歌。“完全没必要这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李贵涛说,除了耗费体力,还会耗费藏身空间内的有限氧气。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地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第2篇:地震时如何逃生

第十五课

地震时如何逃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正确认识它的危害性。2.了解地震逃生方法, 做自己生命的守护神。3.学会自救互救,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震逃生方法,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搜集、学习、交流有关地震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起共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吧,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成千上万人被无情的地震夺去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2.下面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再回顾一下那些悲惨的场面。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看后教师问:“看了这些,你的感想是什么?”此处可引导学生从党和国家对四川同胞的关爱,以及自然灾害的残酷,以及人的生命的脆弱。

3.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是啊,在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如果我们多了解一些有关地震的知识,生命就会多一份保障。那么什么是地震呢?

同学们自渎课本的第43页,看谁能找到答案。指生读完后我联系最近的一次地震补充:就在十几天前的2月27日凌晨3时34分南美智利的中南部地区又发生了8.8级强烈地震。据有关资料说,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于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就发生在南美的智利,震级达到8.9级。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其中被人们感觉到大地在摇动的只有5万次,而造成严重破坏的平均每年有十多次。所以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灾害。

二、地震的危害。(地震探害组汇报)

1.同学们下课已经查阅了有关地震的危害的资料,下面分组讨论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一会儿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2.教师出示图片,结合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地震推垮建筑以及地震对人和家畜的伤害等方面总结,最后我要强调地震对人的心理方面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地震后,人们容易产生恐惧、悲伤、忧郁等不健康的心理。

三、地震逃生

1.师:面对突然发生的地震,人们感到恐慌、无助,人的力量顷刻间显得那样渺小,可是我们应该相信,了解一些地震逃生知识,在面对地震时,我们就会多一分

保障,多一分自救本领!

2.四川有所学校名叫安县桑枣中学,与汶川大地震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据新华网报道,这所在大地震中没被“震倒”的学校全靠一位名叫叶志平的校长加固了“豆腐渣”教学楼,4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

网友们称其为“史上最牛校长”。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掌握逃生方法的重要性。3.遇到地震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逃生办法呢?

(一)地震时就近躲避

1.同学们看课本44页,课本上讲了我们平时最主要六个场所的避险。教师边出示文中图片边讲文中六处场所的避险方法。讲解时结合 地震时的10条注意事项。

地震时的剧烈摇动约1分钟左右。请躲在结实的桌、台等下面藏身,保护头部。

2.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

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告诉学生应养成习惯,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关闭火源。

3.不要慌乱地跑到室外!要认真确认周围情况以后,再从容行动。

4.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时会因为地震的摇动而使房门歪斜而打不开,请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5.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围墙倒塌,窗户玻璃或招牌等落下。应到安全的建筑物中或附近较大的场所避难。

6.在百货店、剧场等地应按照工作人员指示采取冷静行动!

7.汽车靠左停车,在管制区域内禁止行车!

8.处在山崩、崖塌、海啸等危险区域时,应立即避难。

9.请徒步避难,携带品控制在最小程度!

使用汽车会引起堵塞,妨碍灭火、救援、救护活动。

10.发生灾害时易于为流言所惑。请根据报道机关和消防、警察等发布的信息行动。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二)地震后马上撤离

地震过后,往往还会有余震发生,所以要及时撤离。撤离时要注意什么呢?看课本44页最下方:

1.不要贸然跳楼,应从楼梯撤离。

2.要有秩序地迅速撤离,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3.行动要迅速。

(三)怎样绝处逢生

1.地震时,不幸被坍塌物压住了,怎么办呢?

据统计,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有50多万人被埋在废墟下,经过自救和互救,大约有45万人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努力自救、互救,坚持不放弃,从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你们知道多少呢?一般而言,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后最初的72小时是能否成功解救被困人员的最佳时间,但是也有很多人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可同学们看这些人。这时我出示图片。

敬礼男孩郎铮、可乐男孩薛枭、坚持106小时的教师李克成、坚持124的蒋雨航、坚持 146小时的沈佩云、坚持 179小时的马元江、还有靠吃草根、蚯蚓坚持216小时的崔昌会。

2.所以地震后,如果被建筑的坍塌物压埋,要想“绝处逢生”,不仅要有求生的欲望,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同学们看课本45页,对比一下两幅图中小朋友的做法,我找同学读一下下面的文字。

三、总结

有人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一生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的意外,我们只有掌握一些求生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的生命才能熠熠生辉。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些逃生方法。

四、作业 1. 这些重要的逃生方法任何人都应该掌握,下课后同学们可以教给你的亲人朋友,并在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做逃生演习。

2.了解更多的自然灾害,制作一张手抄报。

板书设计: 地震时如何逃生

一、认识地震

二、逃生办法

地震时就近躲避

地震后马上撤离

怎样“绝处逢生

第3篇:高楼地震逃生方法

高楼地震逃生方法:

1、先躲后撤,迅速抱头蹲下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2、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跳楼,遇到地震时切勿惊慌,千万不可以跳楼,跳楼的逃生机会基本上是零。

扩展资料

一、高楼地震逃生方法

1、先躲后撤

首先说躲,在房屋内要选择承重墙的内侧,在开间小的地方躲避。切记不要躲在靠窗的外墙一侧。地震过后撤离时,要走楼梯而不要选择电梯。因为此时的.电梯在经历地震后,可能会出现变形或供电不稳定,是最危险的地方。同时,遇到地震时切勿惊慌,要记得关闭家里的电源盒、煤气,防止因漏电和煤气泄漏引发的灾害。在从室内逃离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

2、不要跳楼

事实证明,住在高层楼房中的居民,遇到地震时跳楼绝对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门宙被震变形开不动时,耗费的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弄伤了。另外,楼房这么高

未完,继续阅读 >

《地震时的逃生方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