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德课堂总结
第1篇:小道德课堂总结
小道德课堂总结
小道德课堂总结
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党爱国、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创业成为今天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核。20××年3月13日下午在三明市实验小学的学术报告厅中,全体教职工也正在进行20××年第二期“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
此次道德讲堂通过“唱歌曲、看短片、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这六个板块生动诠释主题。从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到一起走进黑龙江佳木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动中国短片,再到学习身边的模范谭火英老师,使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事业的.热忱,他们身上具有的高尚美德;感悟到张丽莉老师和谭火英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对雷锋精神进行了现代的诠释。触动心弦的教师们,纷纷发出了感言。郑雨老师说到:“一个普通战士所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像雷锋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力量。”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道德讲堂”的宗旨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道德立身,以诚信立业,做文明公民。洗涤心灵,感悟道德,践行道德。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第2篇:道德课堂活动总结
道德课堂活动总结
课堂即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定然是鲜活的,富有人性的。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把课堂真真正正的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能够在他们的课堂天地里创造出生命的奇迹,让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心灵感悟。道德课堂实施以来我校从各方面入手,不断进取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我们的办学理念
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坚持德育引领,强调文化育人,以生为本、师生相长,打造道德课堂,构建快乐和谐校园。
二、我们在道德课堂建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我们认为,打造道德课堂,眼光不能仅仅盯着课堂,道德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协作和统一。为此,我们围绕打造道德课堂,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德育引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德育搞好了,学生就会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就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 我们不断强化德育在学校的核心地位,积极发挥德育的引领作用,探索并不断完善、构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一会两课三讲话”、“班级德育档案”和“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模式。一会就是每学期两到三次的大型主题班会,高扬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两课就是每周一次的团课和班会课,强调德育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学生践行《守则》和《规范》,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开展养成教育,不断矫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三讲话,就是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上的领导讲话和每天班主任讲话,基本做到了思想教育无缝隙,德育教育全覆盖。
我们还把建立班级德育档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德育信息卡和综合素质评定手册,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创先争优的意识。
坚持“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模式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我们在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我们要求班主任和每一个任课教师积极进行家访,有效使用手机家长学校和校信通等现代家校联系平台,积极开展与家长的沟通;我们还坚持把德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观绿博圆、河南博物院和郑州博物馆、科技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营造书香氛围,强调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我校原来基础较差,校园环境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育人需要不相适应。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形成共识,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学校面貌和校园环境实现了根本改观。
1、搞好硬件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和质量。
2、组织了文学社和学科兴趣小组,凸显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育人功能。同时,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一班一景一品的预期目标。
3、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我们坚持适时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和文艺体育活动,坚持上好体育、音乐、美术课,办好春、秋季运动会,开展冬季阳光体育工程,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少于一个小时;每年坚持举办新年文艺晚会;坚持开展“5·12抗震避险演练”和“11·9消防演练”;坚持开展演讲、书法等多种素能活动,强化活动育人功能,促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同时,我们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坚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让校园溢满书香,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三)、探索特色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道德课堂
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富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道德课堂。我们的做法主要包括:
1、思想重视、领导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道德课堂建设,把它作为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思想重视,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由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和各教研组长参加的道德课堂建设领导组,负责道德课堂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奖励激励措施,保障了道德课堂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2、强壮教师筋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兴教必先强师。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道德课堂的基础,抓好教师成长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全校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为道德课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具体体现在:
(1)加强师德教育。从教师职业道德入手,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养,使全校教职工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奉献的精神,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强化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培养。
我们先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郑州市教育局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学习田宝华局长关于道德课堂建设的讲话精神,组织教师代表到郑州、新郑等地参观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认真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赛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课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素质。
3、遵循教育规律,构建道德课堂(1)认知道德课堂
在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市教育局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和田局长讲话精神、了解道德课堂实质精髓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名家的精彩讲座,观看其他学校的成功课例,使教师对道德课堂、高效课堂的操作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2)践行道德课堂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课程纲要》、导学案编写与使用以及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提高教师践行道德课堂的基本能力;
(3)扎实开展“课标解读”,强力推进新课改。为此,我们成立了学科备课组,定点定时集体研讨,记录集体研讨成果,包段领导检查督导;
(4)强化骨干引领,开展课堂观察。学校要求教师以上汇报课的形式,展示课标解读的成果,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研课。并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触发全校教师践行道德课堂、实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的内在动力。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开展课堂观察。
(5)探索课堂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道德化。我们先后引进、消化、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强化生本教学,以学生 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
(6)积极推进《课程纲要》的编写与使用,推行学案教学,促使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变。
本学期,我们按照上级要求,指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编制、实施《课程纲要》。并要求教师把《课程纲要》与学生共享,实现了《课程纲要》对教学的导航作用。同时,制订了《“导学案”教学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导学案教学。我们还在班级建立了学习小组和学习互助小组,教育学生以学习小组、学习互助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主题由教师到学生的根本转变。
三、构建道德课堂取得的积极成果
道德课堂建设提高了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充满了活力,办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镇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称赞。
四、我校在道德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反思我校道德课堂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1、部分学科导学案编写使用流程不尽科学,有待提高;
2、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课堂上,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学的少,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依旧包办的现象;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方案不够完善,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践行道德课堂能力的培训与提高;
2、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对课标、教材教法和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师编写导学案的质量,以便于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和教师的检查落实; 总之,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以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的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校将努力创造条件,切实推进课堂改革,积极构建道德课堂,关注学生成长,提升课堂质量,切实幸福成长。
“让课堂充分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
第3篇:道德课堂
拉萨外语学校“道德课堂”“实效教学”教学综合改革思考
及基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同大多数西藏高中学校一样,我校在进行高中教学时,英语、数学、理化生等科目均因学生基础差、畏难情绪重、厌学等原因,致使教学目标无法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生现有的已知知识与课程进度要求突破的未知知识、学生的基础知识总量与教材上不断升级的新知识、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都普遍存在巨大的矛盾与差距。从历年高考成绩来分析,全区的英语平均分不超过35分,数学27分,理综三门平均也只有70分左右,即使是教学质量异常突出,生源状况极佳的城市重点高中,在以上学科上也都处于一种胶着的瓶颈状态,尤其是英语和数学两门,真正能达标的学生实属凤毛麟角。可以不夸张的说,至少75%以上学生在高考中的英语、数学分都是靠题量巨大的选择题蒙出来的。这已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现实问题。这些学科已经成为制约西藏高中教育取得突破的一个卡喉的鱼骾。与此同时,一个更为残酷的现状是,对于这一问题,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到任课教师均已达成某
第4篇:道德课堂...
道德是课堂上空飘扬的旗帜。赫尔巴特说得好,“道德是人类最高的目的,道德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既如此,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事业,而一个在伦理上有考虑的教师首先是一个道德教师。毋庸置疑,课堂首先是道德课堂。道德课堂,决不仅仅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课堂,更为重要的是,课堂充溢着道德意义,教学是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而道德的方式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尊重,信任,包容,鼓励;道德的方式是文化的方式,正如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所说,不是强制的方式,而是谦卑的、吸引人的方式。
道德课堂,让教师尤其是学生有尊严地生活在课堂里,他们虽然坐着,心里却有一个站着的灵魂。这是.一种道德生活,是一种幸福生活。这样的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内在的潜力得到开发,生命的意义得到彰显,创造的个性得到保护和提升。这样的生活,才会改变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的结论,.学校和课堂可以是不让学生变笨的地方。
道德课堂,无疑是智慧课堂。我以为,智慧的内核是道德。智慧必然包含着对真理的知识、对真的理念的知识,但
第5篇:道德课堂阶段性总结3
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田保华局长《合乎道,至于德---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的课件内容。田局长在讲话中提出:道德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保证学生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同时还提出:要想实现教育改革,就必须进行课堂的改革,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进而提出了“道德课堂”即高效课堂的理念。
对照田局长的道德课堂的理念,诊断自己从教以来的课堂,我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的课堂也许多不道德之举:下课铃响了,而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讲述;为了升学率,渐渐淡化了对后进生的关照,作业的习题量大,没有考虑学生的情况分层作业„„这些举动不是远远偏离了“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了吗?这些不正是道德缺失现象?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心中要时刻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道德施教”。什么是道德课堂呢?田局长是这样阐述的“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
第6篇:道德课堂阶段性总结(推荐)
道德标准:教人做人,使人向善,使人向上。在道德经里,“道”即天道,即自然规律;“德”即人德,即人的行为准则。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道德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道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
课堂道德: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道德课堂的本质:“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在养心,是在养我们教育者的心,也是在养学生的心。
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我的认识:我最初对“道德”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里的道德,即做人要讲道德。但
第7篇:道德课堂心得
学习道德课堂感悟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近10年,“在语文课堂上,我究竟拿什么献给学生呢?”这是我在平时教学当中一直困惑的地方。田局长的“合乎道,至于德”的道德课堂像一缕清风吹走了我心中的疑惑。田局长从道德课堂的提出、道德课堂的观念、道德课堂的构建三个方面给我们讲述了构建“道德课堂”文化,学习后我收获多多,感触多多,意义深远,田局长的报告是我们课堂教学工作的航标。
我最初对“道德”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里的道德,即做人要讲道德。但田局长在道德课堂里的“道德”则是两层意思,即“道”是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否则,我们的教学注定是要失败的。德是我们的最高境界的目标,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构建道德课堂(
第8篇:之我见道德课堂
“道德课堂”之我思
“道德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
“道德课堂”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保证学生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和“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但具体来说,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道德课堂”?如何评价一节课是否是“道德课堂”呢?这一直是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8月20日,有幸聆听了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的讲座,听过之后,使我找到了答案。
“养鱼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