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第1篇: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红星小学张国珍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经,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我认为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因为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提问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因此,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可以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达到“看似信手拈来,实是苦心经营”的境界。究竟怎样设计使课堂提问恰到好处,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率呢?
首先要优化思维程序,循序渐进,使提问具有启发性。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展开的,所以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促进学生的有序思考。缺少启发性的问题是蹩脚的问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扩展。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思考问题是往往不全面或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把握住要点和重点。如果老师能不断追问,质疑,概括,总结,学生就会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并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割一割,拼一拼的方法,并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在这里有序的启发,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提问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注意力涣散是,提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提问必须考虑趣味性、挑战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循循善诱,学生心中存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这样就能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第三是提问要有预见性。每一堂课都有一个主题内容,根据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出紧紧围绕主题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这一主题上展开。在教学中,如果提出较空泛,发散的问题,学生容易跑调,很难引入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白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第四是提问要有大众性。提问能引起思维共鸣,大多数同学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这样,有利于师生对话交流,有利于使课堂教学交际化。
第五是提问要有价值。老师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浅层次的师生互动,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提问的问题缺乏实用价值。我们在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学习价值,引发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让人回味无穷;而不是与所学内容毫不相干,不能引起思维共鸣,只是想填补课堂时间。
第六是提问要清晰、富有逻辑性。提问必须清晰明了,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以及期待何种回答。
第七是提问要具有创造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涉及的知识面宽广,综合性强。课堂提问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提问,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精心设计问题,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八是提问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老师在等待学生回答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学生思考问题不透彻,达不到教学效果,必须留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提供一个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使所学的知识深深植入脑中,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第九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不能停留在“对”,“错”,“太棒了”,“好极了”等几句简单的评价。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回答对的要及时予充分的以肯定。回答的不对,老师可以和学生及时探讨,并在探讨中,发现学生好的点点滴滴,肯定他们好的一面。学生哪怕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该尊重鼓励和耐心诱导。因为他们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试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语言、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有效的反馈方式。提问不只是老师的事,如果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让提问、回答、评价充满教学的整个过程,产生互动的教学场景,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学生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不仅使学生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而且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信心和勇气,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第2篇: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东阿县大桥镇第三联办小学教师路吉山
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课堂疑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应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我们必须清楚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因此,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时,应抓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那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提问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应确保知识的科学性
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和运用的方法及所提出的问题都应是科学的某些问题需考虑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应界定范围。如果提出了一些不准确,不科学的问题,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质量,甚至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在提问题时,应在科学性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严肃认真,符合客观实际,要避免出现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
三、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特别注意提问的启发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问学生对或不对、是或不是。提问中,一个问题总是往往有多种提问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启发性更强的提问方式。
四、课堂提问应注意渐进性
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学按学科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性进行,这也是认识规律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所提问题要符合本学科的逻辑系统,要掌握坡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五、课堂提问应和学生已有知识于自身经验相联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与一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以及能增进一个人新知识的问题,容易引起这个人的注意。中国古典小说每章回的结尾,常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将引起看的人爱不释手希望一章一章地看下去。这就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问题,使读者渴望知道后事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点,要善于将新的问题从麽个侧面或某个角度跟学生以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这样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提高分析能力。
六、课堂提问应分层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情绪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方法。在课堂提问中,如果所提问题起点比较低,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不用思考,这将影响他们的提高。如果所提问题起点比较高,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无从下手,这回削弱他们学习的信心,影响他们的进步。因此,课堂提问应难易结合,形式多样,分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较易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情绪,增强学生的信心,较难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鼓励他们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思考,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恰到好处地创设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这样可形成一个全体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3篇: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什么是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既定的时间内从事教育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教师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在以前讲到课堂课堂效率是,我们往往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价值观、人文素养及道德人格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也应重新审视课堂效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考查课堂效率。
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的素质
教师个人素质如何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准备的怎样,课堂教学中知识点把握是否准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之余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并在教学之余,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有效课堂。
提到思想品德课,就会让人联想到枯燥、空洞乏味等词语,许多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