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06-21 07:12:5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参考右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

A.桀B.纣

C.汤D.启

3.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

8.夏商周时期,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A.祭祀天地B.祭祀祖先C.祭祀社稷D.祭祀神灵

9.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0.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11.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西周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朝

12.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朝秦暮楚D.退避三舍

13.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各国的变改革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D.人类智慧的提高

1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15.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16.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请问该文物是制作于什么时期?

A.夏朝B.商朝

C.西周D.西汉

17.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创立;请问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9.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

C.“兼爱”、“非攻”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也具有这一

特点的是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

一、非选择题(共50,21题1822题1523题17)

21、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

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3)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4)

(3)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

(2)试说明你的理由。(2)

(4)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

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

⑸、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

22、观看下列两幅战争图片并回答问题(15)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所示战争个发生在什么时期?(4)

⑵、说出上图所示两次战争的作战双方及战争的结果?(4)

⑶、比较一下两次战争的不同点?(3)

⑷、简单评价一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4)

2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5)

⑵、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3)

⑶、西周的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5)

⑷、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又怎样的认识?(4)

单元作业题2

1、选择题

1——10:DABCBCDBBB

11——20:BCCBDBACCA

二、非选择题

21、(1)目的:变法图强;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2)达到了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改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3)站在法家一边;原因:在他采取措中,加强刑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4)战场立功。⑸、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要树立改革意识,才能与时俱进。

22、⑴、商周时期春秋时期⑵、周国与商朝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晋国与楚国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⑶、牧野之战是一场周国讨伐商朝的正义战争晋楚之战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⑷、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一方面,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23、⑴、分封制⑵、亲属⑶、略

⑷、要根据现实需要,适时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第2篇: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与小学相比,中学生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一切的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因此,我们必须( )

A.重新认识自己 B.积极适应新的中学生活

C.努力学习D.以不变应万变

2.面对新的中学生活,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想法是正确的( )

A.唉!我上的学校不是重点中学,将来无法考上重点高中

B.只要认识新的伙伴,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就能适应新的中学生活

C.我要调整好心态,寻找到方法,积极适应中学新生活

D.在新的中学生活里,但愿其他同学都不如我

3.在小学,有的同学可能是佼佼者,有的同学可能却一直默默无闻。但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应为曾经拥有的荣誉而背上包袱,也不必为曾经有过的失误而懊恼。面对新的中学生活,我们应该( )

A.寻找好的班级,少走弯路

B.把握住新的机会,在新学校、新集体、新老师面前展现新的自我

C.想办法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

D.努力学习,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

4.张美进入七年级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有找到新朋友,只好与小学里的一些老同学玩,其原因可能是( )

①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②面对陌生的新同学有孤单、失落的感觉 ③初涉陌生环境形成了闭锁心理 ④她周围的新同学都比较自私,缺乏团结互助的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小华自进入中学后,最大的感受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做主、自己做。小华的感受表明( )

A.在中学,学习科目增多了 B.在中学,学习负担加重了

C.在中学,学校生活非常丰富 D.在中学,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了

6.为了适应新的中学生活,我们应该( )

①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②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③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④顺其自然,一切都会慢慢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话说明( )

A.要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B.我们要同集体中有异心的人作斗争

C.只要是集体,就有向上的力量 D.团结就是力量

8.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充分展现他的才华和生命的价值。这说明( )

A.集体是自然形成的,只要我们融入就行

B.集体有好、坏之分,好集体的形成主要靠老师

C.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着影响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小刚在小学时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可是进入中学后,虽然他努力学习,也有老师的格外关心,但各方面却逐渐下滑,特别是学习成绩每次考试均出现倒退据此回答第9~10题。

9.你猜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②学习不够刻苦努力 ③没有与老师同学搞好关系 ④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0.作为他的同学,你准备怎么帮助他( )

①告诉他要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②与他交朋友,在学习和生活多帮助他 ③告诉他及时调整心态,跟上中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④告诉他实在不行就转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如果我们想获得理解,就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如果我们渴望人际中的温暖,就要献出自己的信任。这说明( )

A.人际间的交往是单向的 B.人际间的交往是双向的

C.在人际间的交往中要怀有戒备心理 D.人际间的交往是无条件的

12.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萧伯纳的这句话说明我们应( )

A.克服闭锁心理,善于交流

B.无条件地接受任何人的思想

C.不必向他人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

D.在任何时候与任何人敞开心扉交流思想

13.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性格。与同学交往中下列不属于热情开朗性格表现的是( )

A.尊重他人、助人为乐 B.经常保持豁达、愉快的心情

C.对人漠不关心、待人虚情假意 D.关心同学,帮助小同学

14.一天早上,小铭多年未见的表哥从车站打来电话,希望能见小铭一面。小铭虽然很想见表哥,但为了不因自己迟到而影响班集体得到的流动红旗,小铭在电话中向表哥讲明了情况,仍按时赶到了教室。这主要表明,关爱集体( )

A.要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B.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C.要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D.要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

15.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这个世界适应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 )

A.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去适应它 B.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去改变它

C.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去回避它 D.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去珍惜它

16.来到一个新的集体,与新同学初次见面,你怎么和他们交往呢?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不必主动与别人打招呼,时间长了自然就认识

B.除了周围的人外,还要主动去认识更多的同学,使自己尽快熟悉新的环境

C.只向周围的同学作介绍,并询问对方的情况

D.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必认识他人

17.我们之所以把中学称为新的起点,是因为( )

①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生活 ②学习的东西更多更难了 ③开始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 ④开始思考人生的一些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离开小学,跨入中学大门,小青觉得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有必要加强自我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就是( )

A.不听家长的管教,我行我素 B.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要别人管

C.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自觉意识 D.生活上靠自己,学习上靠老师

19.有心事不愿向朋友倾诉,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这种心理( )

A.稳重、严肃的心理 B.闭锁心理

C.自信心理 D.自傲心理

20.在集体生活中需要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你认为下列哪些方式有助于中学生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

①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友好 ②主动与人交往 ③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求助别人 ④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判断题(请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将其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21.渴望在新集体中找到新伙伴是很正常的心理。( )

22.人际间的交往是单向性的。( )

2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热情开朗的性格,热情开朗的性格是天生的。( )

24.敞开心灵之门,拥有更多的伙伴和朋友,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

25.集体的荣誉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但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 )

26.在中学,只要各方面都优秀,自然就会有朋友。( )

27.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适应新生活。( )

28.新的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适应期,也是一个挑战。( )

29.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由个性相同、志趣相投的人组成的。( )

30.闭锁心理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可以不管它。( )

三、回答题(5个小题,共28分)

31.刚进入中学,小华感到对周围的一切都不适应。看着周围一张张陌生的脸,小华有些紧张。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说笑的时候,他便感到自己很孤独,觉得自己太内向,不善言辞,不敢主动与同学打招呼,恨自己太不活跃。

假如你是小华的好朋友,面对这一情况,你该怎么办?(5分)

32.七年级(1)班的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科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科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政治特好的政治科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思想品德科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2分)

(2)进入中学以后,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新的班集体。请你说说,我们应为新集体做些什么?(3分)

33.七年级(2)班的学生小强,在小学时性格内向,很少与同学交往。上中学后,通过学习、感悟,并且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变得热情开朗,不但能主动与同学交往,而且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根据事例请回答:(6分)

(1)小强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结合自己的实际,简要说一说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需要做些什么?(4分)

34.一个七年级女生在一篇作文中写到:终于上中学了,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有说有笑的样子,我真想成为她们中的一员。可我太敏感、太内向了。我不知道怎样与她们交流,她们会不会觉得我太奇怪了,我真恨自己

看了上面的作文片段后,请你思考下面几个问题。(6分)

(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为什么要克服这种心理?(3分)

(2)如果你的班级也有同学成为类似的孤独者,你该怎样帮助他?(3分)

35.小庆刚上七年级,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内心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脸上却总是一副高傲的表情,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觉得先与别人打招呼,好像就低人一等,只想等着别人跟他打招呼。

(1)请问小庆同学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什么?(3分)

(2)请你给小庆同学想办法,使他能更快地融入到同学中去。(3分)

四、分析说明题(2个小题,共22分)

36.一天中午,七年级某班同学对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甲说:创建优秀班集体是班干部的事,我不是班干部,与我无关。

乙说:学习是自己的事,只要我自己学习好,家长满意就行,集体好不好没关系。

丙说:班集体中每一个同学都是创建优秀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请问:你认为他们三人谁的说法对?为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0分)

37.九月,第一阵秋风,第一缕阳光,第一片铺在大地的黄色秋欲逝,意犹未尽地挽留;秋既去,依恋不舍地追思。猛然惊醒,我已是七年级的学生了。还记得小学时无忧无虑地与同学嬉戏玩闹;还记得老师在那三尺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个不停;还记得初进小学时对童年的回味;还记得小学毕业时我们的不知所措

此时的我已经站在育英中学的大门外了,看着那高高的大门,不禁心生敬畏。真好啊!可是我又是那么的渺小!在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热土上,我不禁想:我真的已经是这个学校的一员了吗?

走进校门,学校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么美:那婀娜多姿的柳树,美!那整洁亮丽的操场,美!那林立肃然的建筑,美!那曲折通幽的小道,美!

校园好美!看到这里,我心中感慨道:中学的一切都是那么好,比小学好多了。由景即物,我又想到了学习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校园里,学习不好,对谁来说都将是一件憾事。今后我一定要在这个舞台上好好表现!啊!新的校园,新的环境。忘掉往事,立足现在,奔向未来!

上文是一个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同学的博客内容的一部分,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新的'校园,新的感受。进入中学的你在感受学校环境变化的同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能做个有心人列举几点吗?(4分)

(2)在文章中,作者说今后我一定要在这个舞台上好好表现。你准备怎么积极应对新生活?(4分)

(3)请你给自己近期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 C B A D 6~10:A D D C A

11~15:B A C B A 16~20:B B C B A

二、判断题

21~25: 26~30:

三、回答题

31.(1)帮助小华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走出初涉陌生环境而形成的闭锁阴影。(2)提醒小华应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32.(1)每个人都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2)要服从集体的需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每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班级成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33.(1)说明了热情开朗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

(2)提示:我们可以尝试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等方面回答。

34.(1)这是一种闭锁心理。人际交往是双向的。如果我们想获得理解,就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如果我们渴望人际交往中的温暖,就要献出自己信任。相反,如果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就会锁紧我们通向友谊的大门。(2)她应该敞开心扉,以积极的心态与他人沟通与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消除闭锁心理,交到更多的朋友,体验生活的快乐。

35.(1)小庆同学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能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因为人际交往是双向的,若脸上总是一副高傲的表情,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就必然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小庆同学要想更快地融入到同学中去,就必须放弃高傲,平等地与同学相处,要坦率地敞开自己的心扉,主动地与同学交流沟通,要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和友谊。

四、分析说明题

36.我认为丙说得对。因为:(1)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而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的是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

(2)要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这需要每一个同学的责任感,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每一个人出自己的一份力,每一个人都不做损害集体利益的事。

(3)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由个性各异的人组成的,各人的优点、特长越能够发挥,集体就越坚强、团结和优秀。因此,在集体中我们还提倡张扬个性,这样集体会因我们个人才能的发挥而变得更加优秀。

37.(1)中学新变化:①学习科目增多了,除了小学的原有科目外增加了历史、生物、地理等,以后还将增加物理、化学等;②学习负担加重了,课堂信息量增加了,老师讲课速度也加快了,作业量增多了;③在中学,对自己管理的要求高了,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做主;④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活动等着我们去参加。

(2)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社会对我们的要求高了,我们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交出真诚,献出热情,我们会很快找到新朋友,在新集体中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调整好心态,寻找到方法,建立起信心,认识新知的喜悦、探索成功的自豪、青春激荡的豪情就会紧紧伴随着你。④中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只要我们平静、坦然、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我们便会顺利度过中学新生适应期,驶向成功的彼岸。

(3)言之有理即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制定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生活、遵守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

第3篇:八年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八年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2、“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思想主张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5、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②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④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⑤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直接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韩愈的《晚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xuān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bo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诫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8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花桥学校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总分:_____ 1.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B)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B)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B)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C)

A.开平煤矿

B.湖北官办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5.“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

未完,继续阅读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