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名刹马祖寺散文

2023-06-22 07:13:5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川西名刹马祖寺散文

川西名刹马祖寺散文

徐渡职业高级中学校分管后勤的胡老正为院内马祖寺大雄宝殿捡瓦维修劳神,曾经找过多人都被婉言谢绝。

一日,胡老找到学校邻居,老田表示托不过人情帮帮忙,于是找来两个木梯相接才能搭上房檐,此人上房后胡老这才放心干别的事情,待半小时回到原地时,却不见木梯,人呢!? 胡老惊奇,便匆匆忙忙到老田家中,只见他在院坝里坐着抽叶子香,见到胡老进来就说:?对不起,老哥子,我不干了,胡老再三追问为啥,他总是一口咬定:?不干就不干。胡老见他的神色有些不妥,这才明白似的。只好另找其人。

事隔几日,胡老重赏之下找来几个农民如法泡制上房捡瓦维修,这才了断这差事。后来听干活的几个农民说,轻轻把瓦捡开只见天花板上密密麻麻蹲一层大蝙蝠,看似无数只,就像“鸡婆”一样睡着了,好吓人。这一年大约是91年8月间。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好奇地走进都江堰市石羊镇境内徐渡职业高级中学马祖寺原址,被四周高楼所困的大雄宝殿也不失为雄伟壮观,毅然挺立。在后房檐发现了约3千余只大蝙蝠,倒挂在此栖身。听老人说,有佛的地方便有蝠,有蝠的地方便是福。

这千年之外的古建筑,虽然已独自孤芳,但不失马祖寺的沧桑之感,闪耀着佛教文化的深厚而折服,有这么多蝙蝠坚守几百年实为罕见,固然,马祖寺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据史上记载马祖寺古名叫承天寺,初建于唐朝初年,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后因著名高僧马祖道一亲善于此而得名马祖寺,为川西四大丛林古寺之一。

马祖,实为中唐高僧法号叫道一,俗姓马,为宗教洪州宗之祖,故名马祖。于唐中宗(李显)景龙三年,岁次在唐宋巳酉709年在什邡降生,12岁出家,历尽沧桑80多年。

鉴于马祖寺在佛教中的历史价值地位显著,早己被立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地。

马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敢于创新,智慧形成洪州禅佛学,其特色是“触类是道而任心”,“触类是道”指禅学理论。据宗密解释:“修禅者起心动念,弹指声咳,扬眉瞬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三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面,佛性亦尔,全体贪嗔痴造善恶受苦乐故一一皆性。”(见《园觉经大疏钞》卷3)。超越了印度佛教并进行了升华继承,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史话。是一位佛教慧命的传承者。马祖寺便成了道一施教佛法的新学堂。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中国禅宗不在慧能,而在马祖道一。

可以说马祖道一是中国佛教的开山始祖之一。在这一时期,以马祖和石头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禅师,以明快而贴近生活的方法,把佛法精神以简单、纯真、自然的形式弘扬开来。“法付龙天,插杆弘扬东土;宗承马祖,一口吸尽西江。”?从此,佛教才真正成为完全的中国化。掀动佛教影响国际。

??? 著名现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中庸》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庄子》的道在矢溺;《维摩经》所说的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为淤泥,乃生此花; 所谓中国文化儒、佛、道三家的密意,统统都在马祖大言行会举止中表达无遗了。”中国禅的法相,就是以“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为中心”的真正精神。

那么?,马祖时代为佛教作了“现身说法,以生施教”的智慧,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

马祖来自我省什邡人,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祖祖辈辈是编簸箕的农民,深知民众疾苦,所以提出僧侣自给自足、农禅并重自有所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新理念,具有时代挑战性。其弟子百丈怀海更将这些制度规范化,立为丛林僧团清规,广传天下。

马祖提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法思想纲领,将印度佛教神秘冥想、山居修道的隐遁性升华到现实生活中来。提倡“无造作、无断常、无对错、无取舍、无凡圣”的平常心,正切合了佛法“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本来修行。马祖对佛法形式上大胆的改革,使僧侣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修道者,而是深入社会的道德与精神的榜样。当世到现世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留存下来有马祖冠名的佛教丛林院寺无数,可见马祖道一对外来的佛教进行创新改革,合符“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和现世的核心价值观。他的语录早已收入道德经。

马祖坚决反对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民间疾苦的自我了断和消极避世。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这样看似矛盾又必然统一的辩证理论来教化弟子。将佛法生活化、信众平民化、修证劳动化,善待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形成了佛教最优秀的传统,至今仍不愧是中国佛教的精髓。

马祖门下有弟子八百多人,有名有姓传至今天的都有139人,并且都成为一方宗师。这样巨大成就在教育群体,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的。

马祖教育弟子的方法灵活多样、千奇百怪、因才施教,至今依然启发着我们的智慧。这与我们当今存在呆板、僵化、强制、崇尚教育名牌的浮躁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

佛教僧人信众折服于这样的教育方式,将马祖推崇为伟大的导师,以至于最后形成不见马祖、不见石头为无知,所以江西拜马祖,湖南拜石头,众信穿梭不断,称为跑“江湖”,“江湖”一词由此而生。是他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天地。是中国佛教最伟大的奠基者。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甚至于是一位改革家。是四川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文史名人。与司马相、李白、苏东坡齐名。

马祖寺有十分辉煌的时代,至尊崇道一建立丛林寺院以后,逐步形成了以寺院为市场的民间贸易交流十分活跃。成都的文殊院,之所以成为西南禅宗丛林的领头羊,不能不说与环绕文殊院的众多大型市场没有关联:东珠市街、西珠市街、草市街、打铜街、簸箕街、羊市街,几乎寺院周围全是有规模、很专业的市场和文化休闲生活中心。

由于丛林院寺在中国传统的各种节气,都要举行放生、施粥、超度、祈福、放河灯等众多与文化有关联的大型活动:?如成都唐代临护城河的大慈寺每年春节都要放河灯、北郊的昭觉寺燃佛灯,这些活动是当时成都影响广泛的庙会之一。很多民间文化艺人千里集聚寺院周围卖艺、表演、杂耍,成为众人休闲娱乐的场合。马祖道一的佛法精神获得了传承和发扬。

由此可以考证,马祖寺曾与古青城县近在咫尺的优势,很多民众的文化生活和经济贸易都来至庙会; ?一边是田园丛林院寺风景如画,一边是古渡马头交易繁华。马祖寺因上九朝庙会一衣带水各类民间贸易交流活动和文化休闲给前来受训佛法的众生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收获。好一派寺院下的人气、财气、佛气。热闹非凡。

马祖寺不仅尊崇马祖道一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农禅生活。而且还主张施教日常生活中到处皆有禅,所谓“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就是立院寺根基,坚持应世利人融入社会,促使古青城的繁盛与寺院的佛法教化交相辉映。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局面。被牢牢植根于众生。还缘于天下民意。

现世的马祖寺,由于时代的变迁,由过去千余亩的佛教丛林院寺,演变成残墙败壁“一席之地了”。每年正月初九近万人朝拜马祖寺的历史沿革已成为“心朝而不见朝”的现状,实在令人叹息。

都江堰正在向国际旅游迈进,正向卫星城市奋力,提出“一城两区?”养生、休闲旅游卫星城发展战略,而农旅相融、靓出具有“国际风光”的佛教居士丛林正中下怀于此。我们任何人先天自然的都有宗教的缘分,况且,拥有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马祖寺,岂不是一道靓丽的养生休闲之地!?又为打造古青城县、徐家渡及花蕊夫人故里获得了养生、休闲文化旅游契机。

2017年9月9日

第2篇:西寺的散文

西寺的散文

一个朋友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试卷,小升初的一片作文,里面有句话:我愿下辈子落魄坎坷,只愿这辈子与你一起。拿来与我说笑,真是情窦初开的少年,有点意思。

如果问我思念有多重,不重的,像一座西寺梧桐的落叶,像一整个南市夏天的雨。

西寺

西寺的太阳落了山,我就可以下班了。回去的时候,路灯就黄了。初昏为夕,绮霞晚晴天,路边的梧桐树似乎茂密了些,只是听老人说,凤栖梧桐,可在我眼里,除了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倒也不显得多特别,这可能大概就是我庸俗的地方吗,直到祥子和我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也对,万物有灵,皆有情感,我又能和谁同生同死,生死相依呢,我是想不到。最近买了一本书,还没来得及看,时间就那样,本以为我还有很多很多的光阴,眼看着都快过了两纪,六十年一个甲子,我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爱着你。大抵在我魂归冥月能算清楚,小暑已过,天开始热了起来。归燕双飞,百里花红,天很热,却心不满,我以为时间是最好的偏方,原来治好的全部只是皮外伤。我依然遍体鳞伤。

南市

后来听说你去了南市,南方之南,江河以北,南市的天会不会比西寺的天好一点,听说夏至的时候,南市下了一场雨,半夏生,木槿荣,夏雨后的南市,有些泥泞,青瓦小舍,拾阶而上,旧破的巷子里,老旧老旧的厂房,斑驳的`墙面,褪色的红砖青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只知道老了。沿街的巷子依旧喧闹,小铺子里都是小本生意,甚是热闹。我知道你在地方的天气,因为你在那里。我还知道南市的柳树多,夏日柳长,柳条佛地,轻花逐风,千丝万絮风吹了也解不开,蝉鸣的更显得烦躁,因为在南市我没有找到你,我小跑去了河港的码头,小路上的水潭坑坑哇哇,裤腿溅了一身泥巴,站在溪桥上看人来人往,雨后的河池更显平静,没有一丝涟漪,远远望去,孤舟渔农,顶着蓑衣笠帽,收货了不少一定,我等了好久,对不起,你迟到了,十二年之约,你没有来。鸿雁南去,何处归去。而你在哪里?

长桥

长桥不长,短短几步,恍如千里,其实西寺和南市就一桥相隔,其实我们都清楚,只是不愿跨出这一步而已。

第3篇:行走西寺沟散文

行走西寺沟散文

西寺沟,位于秦岭北麓的太平峪内,距西安约50公里,是一道由西向北的大山沟。这里山大沟深,秀峰耸立,怪石嶙峋,清溪迂回,飞瀑碧潭,草木茂盛,郁郁葱葱,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行进其间,聆听潺潺的泉水声,呼吸大自然恩赐的清新空气,格外赏心悦目。北寺沟旖旎的峡谷景色,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户外运动者前来游览,我有幸应朋友之约,也加入到了这支大军中间。

我和驴友们背着背包,顺着蜿蜒的山路,溯流而上。远处绿水青山,碧空蓝蓝,乱云飞渡,如坠雾里。脚下泉水潺潺,忽左忽右,曲径通幽,草木繁盛,石阶斑驳,巨崖横空,古树参天,树木荫郁,遮天蔽日,寒气袭人。露于水面的鹅卵石被青苔覆盖,脚踩在石上极易打滑,我稍微不留神便掉在了溪流中。站起来全身已湿透了,成了个落汤鸡,狼狈相顿时惹得大家咯咯大笑。大家一路上又说又笑,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走着走着,忽见有一门板架与溪流的两石之间,水在脚下奔腾咆哮着,几个女同胞小心翼翼踩在上面,吓得两腿颤抖,脸色煞白,不敢向前。在众男同胞搀扶下,女同胞们终于趟过河。走到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川西考察报告

一、简介

考察时间:2016.9.4—2016.9.17 考察路线:郴州-重庆-成都-色达-新都桥-稻城-亚丁村-新都桥-成都-郴州

二、考察主题

川西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设计修养。

三、考察目的考察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考察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考察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考察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考察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考察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本次艺术考察,重点了解了川西古镇和川西藏寨的地域风格、建筑特点、装饰特色、人文特点等,通过考察,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川西坝子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东西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流,长江黄河文明在这里融合。独特的巴蜀文化,神秘古朴的藏、羌、彝风情。

“琴棋书画诗酒茶”,后三样在这里演绎得十分淋漓。川酒源远流长,名酒辈出。吃在这里,是一种细腻的文化。“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里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

这里美景如画。风景秀丽的龙泉山如蛇亘东方,静谧清净的武侯祠满怀着思念,烟雾缭绕的青羊宫充盈着虔诚,清幽的青城山上依然可寻仙风道骨,俊秀的峨眉山前依然还闻寥寥梵音。这里的江山不仅有江南的妩媚,更有西部的豪情,贡嘎山、四姑娘山如巨人般守卫着她,长江、嘉陵江滔滔河水逝者如斯。“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诗仙李白走遍神州,他的赞叹为天府之国的山水平添了一分书卷气。

这里文明繁荣。3000年前三星堆人的浩荡迁徙揭开了这片土地萌动的序幕,金沙人盛大的祭祀昭示着这片土地文明的繁荣。自古文人多入川,浣花溪畔还流传着卓文君的逸事,薛涛笺上的诗篇还散发着芳香,杜甫久居的茅屋依然掩映于竹林,李白

未完,继续阅读 >

《川西名刹马祖寺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川西名刹马祖寺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