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分类(共2课时)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第1篇:第五单元:分类(共2课时)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 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 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 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三、加深练习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各组反馈)
小结(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 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
第2篇:第五单元:分类(共2课时)1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题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ヒ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コ鍪旧唐饭裉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三、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第3篇: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共2课时)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1.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
第4篇: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第4、5、6、10、11、12题…[P60、61、62]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其中第4题是有情境图的巩固口算乘法服务的,但又一点“我每分钟大约行100米”体现出了“估”的意识,第2题中的条件由文字直接给出,第3题的苹果有多少箱则要学生从情境图中去寻找。第5、6都是口算题。第10题是纯粹的估算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估算的策略。第11题是有情境的口算应用题,由于条件和问题都比较抽象,应启发学生理解“产茧千克数4×50=200”与“需桑叶千克数600×4=2400”的意思,接着,教材又提出:“张村共养了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40×50=2000)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有序读题,不要张冠李戴,让该对应的条件和问题对应起来。教师也可以采用表格式对应分析。强调4张是个多用条件。第12题是文字应用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要引导学生得出“20年以后就是过了20年的意思”,从而再根据小象“体重每年增加200千克”得出20×200就是小象20年增加的体重,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刚出生时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