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饲养与繁殖技术论文
第1篇:山羊的饲养与繁殖技术论文
山羊的饲养与繁殖技术论文
在饲养山羊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照顾呢?要怎么保证它们的繁殖让其能增加价值呢?下面一起看看有关山羊的饲养与繁殖技术的论文吧!
山羊的饲养与繁殖技术论文一
养羊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增加羊的数量、提升羊的品质,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
1. 山羊的繁殖特点及规律山羊为季节性繁殖的家畜,在南方多在秋季和春季发情,饲养条件优越,地处温暖地区,或经过人工高度培育的一部分山羊品种,可以常年发情、繁殖。
公羊没有明显的配种季节,但秋季性活动能力较强,精力质量较高。
2. 初配年龄 3. 适时配种与配种方法 4. 妊娠诊断 5. 分娩接羔①产羔前的准备 ②分娩征象观察母羊临产时,骨盆韧带松弛,腹部下垂,尾根两侧下陷;乳房胀大,乳头竖立,手挤时有少量浓稠的乳汁流出;阴肿大潮红,有黏液流出;肋窝凹陷,经常趴卧在圈内一角,或站立不安,不时呜叫;时常回头望腹,排尿次数增多,有努责现象。
③正常接产首先剪去临产母羊乳房周围和后肢内侧的毛,以免妨碍初生羔羊吮乳和吃下脏毛,对有些品种细毛羊眼睛周围密生有毛的,为不影响视力,也应剪去;然后用温水洗净乳房,并挤出几滴初乳,将母羊的尾根、外阴、肛门洗净,用1%来苏儿消毒。
正常分娩的经产母羊,在羊膜破后10~30分钟,羔羊即能顺利产出。
一般两前肢和头部先娩出,若先看到前肢的两个蹄,接着是嘴和鼻,即是正常胎位,不必助产。
母羊产出第一只羔羊后,如仍表现不安,卧地不起,或起立后又重新躺下、努责等,可用手掌在母羊腹部前方适当用力向上推举,如是双羔,则能触到一个硬而光滑的羔体,应准备助产。
产双羔时,先后间隔5~30分钟,也有的长达10个小时以上。
羔羊产出后,应立即将其口、鼻、耳中的黏液抠出,以免导致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或者引起异物性肺炎。
羔羊身上的黏液必须让母羊舔净,如母羊恋羔差,可把胎儿黏液涂到母羊嘴上,引诱母羊把羔羊身体舔干。
如天气寒冷,则要用干净布或干草迅速将羔羊身体擦干,免得受凉。
几只母羊的羔羊不能用同一块布擦拭。
羔羊出生后,一般母羊站起后脐带就自然断裂,这时应在脐带断裂端涂5%碘酒消毒。
如脐带未断,可在离脐带基部6~10厘米处将内部血液向两边挤,然后在此处剪断,涂抹碘酒消毒。
④难产及助产初产母羊应适时助产。
一般当羔羊嘴露出阴门后,以手用力捏挤母羊尾根部,羔羊头部就会被挤出,同时用手拉住羔羊的两前肢顺势向后下方轻拖,羔羊即可产出。
阴道狭窄、子宫颈狭窄、母羊阵缩及努责微弱、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均可引起难产。
若在羊水破后20分钟左右,母羊不努责,胎膜也未产出,应及时助产。
助产必须适时,过早不行,过晚则母羊精力消耗太大,羊水流尽不易产出。
助产的方法主要是拉出胎羔。
助产员要剪短、磨光指甲,洗净手臂并消毒,涂抹润滑剂。
先帮助母羊将阴门撑大,把胎儿的两前肢拉出来再送进去,重复3次。
然后手拉羔羊前肢,配合母羊的努责,慢慢向后下方拉,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也可用两手指伸入母羊肛门内,隔着直肠壁顶住胎儿的头后部,与子宫阵缩配合拉出,只要不伤及产道即可。
难产有时是由于胎势不正引起的,一般常见的胎势不正有头出前肢不出、前肢出头不出、后肢先出、胎儿仰卧等,可将不正常胎势变为正常胎势,即用手将胎儿轻轻摆正,让母羊自然产出胎儿。
⑤假死羔羊救治有些羔羊产出后,虽然心脏跳动,但不呼吸,称为“假死”。
抢救“假死”羔羊,首先应把羔羊呼吸道内吸入的黏液、羊水清除掉,擦净鼻孔,向鼻孔吹气或进行人工呼吸;也可以把羔羊放在前低后高的地方仰卧,手握前、后肢,前后屈伸,用手轻轻拍打胸部两侧;或提起羔羊两后肢,使之悬空并拍击其背、胸部,使堵塞咽喉的黏液流出,并刺激肺呼吸。
6. 产后母羊及新生羔羊护理母羊生产后应让其好好休息,并饮一些温水,一般l~1.5升即可,最好喂一些麸皮和青干草。
若母羊膘情较好,产后3~5天不要喂精料,以防消化不良或发生乳房炎。
胎衣通常在分娩后3~4小时流出,注意及时拿走,防止母羊吞食。
产后应注意母羊保暖,避免贼风,预防感冒。
在母羊哺乳期间,要勤换垫草,保持羊舍清洁、干燥。
初生羔羊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容易发病,因此要加强护理,保证成活及健康。
一是吃好初乳。
初乳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消化吸收,还含有较多的抗体,能抑制消化道内病菌繁殖。
如吃不足初乳,羔羊抗病力降低,胎粪排出困难,易发病,甚至死亡。
羔羊出生后,一般十几分钟即能站起并寻找母羊乳头。
第一次哺乳应在接产人员护理下进行,使羔羊尽早吃到初乳。
如果一胎多羔,不能让第一个羔羊把初乳吃净,要使每个羔羊都能吃到初乳。
二是羔舍保温。
羔羊出生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羔舍温度过低,会使羔羊体内能量消耗过多,体温下降,影响羔羊健康和正常发育。
冬季羔舍温度以保持在30℃为宜。
冬季注意产后3~7天内,不要把羔羊和母羊牵到舍外有风的地方。
7天后母羊可到舍外放牧或食草,但不要走得太远,千万不要让羔羊随母羊去舍外。
三是羔羊的疫病防治。
羔羊出生后1周内易患痢疾,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可喂服土霉素,每只每次0.2~0.5克,每天1次,连喂3天。
对羔羊要经常仔细观察,做到有病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羔羊患病,要立刻隔离,认真护理,及时治疗。
粪便、垫草要焚烧,被污染的环境及土壤、用具等要用3%~5%来苏儿消毒。
山羊的饲养与繁殖技术论文二
1羊的养殖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羊的养殖分布十分广泛,饲养绵羊多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和青海等西北部地区省份,而山羊的饲养多在河南省、山东省等中部省份。根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的绵羊和山羊的总数量分别位于世界第一;羊肉产量位于世界第一;羊毛产量位于世界第一,我国仍是最大的羊毛输出国之一。近年来,我国已经引进了更多优良的肉羊品种,为我国的肉羊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
1.2我国养羊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普遍的养羊方式仍然比较落后,饲养范围过于分散,饲养的方式较为落后,这些都制约了养羊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虽然近年来已经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但总体上的品种良化程度仍然较低。在养殖环境方面,由于近年来草场退化较为严重,加上原本单位面积的产值就不高,导致了养羊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除此之外,我国在养羊业方面的科研进展数量质量都有不足,新的科研成果在养羊业各个环节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所以综合来讲,我国羊类的养殖业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一些领域甚至可以说是形势严峻。
2科学建立养羊场
2.1选地与盖建厂舍
建立具备一定规模的养羊场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交通便利,市场条件等因素。充分考察当地的草料资源,在优质秸秆产量充分且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建立大规模的养羊场。选择好合适的地点后,要对厂舍进行全面的消毒。注意厂舍的房顶要留有排气孔,以防空气不流通。羊舍外要设有运动场,在运动场中设置饲槽。
2.2选择合适发展的品种
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另外还要考虑当地市场对于羊皮、羊毛或羊肉的不同品种的需求量和市场规模。首先应选择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的品种。选购羊只时要注意检查“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和耳号等必要环节。
2.3选择合适的杂交模式
要根据国内的羊类杂交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考虑,从肉羊的角度举例,对波尔山羊3槐山羊杂交及夏洛莱3小尾寒羊杂交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最后可以得出应选择夏洛莱或无角陶塞特3小尾寒羊的品种杂交模式。
3保障养羊正常经营的措施
3.1尽量降低羊的饲养成本
在优质秸秆价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种草养羊和青贮技术,从而能够降低饲料方面的成本压力。比如引进鲁梅克斯、墨西哥玉米、皇竹草由于它们方便种植,成本低的特点,有效缓解了优质饲料价格高的难题。另外要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秸秆青贮技术。
3.2重视羊群疾病的防治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羊场中,羊群数量多且活动范围有限,传染病等严重威胁养殖场的正常经营。合理用药、科学使用疫苗对于规模养殖场十分关键。要与具备疫苗运输保存条件的厂家合作。另外还要对寄生虫病加强防范,定期对厂舍进行消毒和驱虫工作。在发现羊有发病症状时要及时治疗,出现问题时要做好隔离的措施。对病死羊的尸体尽量深埋或焚烧,从而切断病源,防止流行。
3.3尿素的利用
尿素含氮量高,可以用来给饲料作物进行施肥。
4提高羊的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
为了提高每年养羊场能够出售羔羊的数量,要尽量提升羊群的繁殖率及繁殖成活率。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4.1编号和记录
羔羊生下三天以内,应该给羔羊刺耳号。对每只羊编号和登记,防治羊群发生近交;对怀孕的母羊进行分群或隔离,防止母羊发生意外的流产。编号还能对羊群进行统计时更加方便。还可以利用编号进行分群饲养,这样可以科学管理,针对羊群优化饲料配方。
4.2换季补青
冬季饲养时由于缺少绿色饲料,要通过加强补青的方法及时补充羊体内所需的维生素等养分,通过提升羊群的健康状况来改善羊群的存活率。
4.3改善厂舍
对养殖场内的通道、运动场等地方进行优化改进,避免羊群活动时发生严重的挤压,从而降低怀孕母羊流产的风险。比如将单扇门改进成双扇门,拓宽通道等方法。
4.4控制羊群比例
将羊群中的公羊母羊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同时要减少空怀母羊的比例。要及时发现羊群中不发情或者无法怀孕的母羊,对它们及时治疗或者处理,以减少空怀母羊的比例。
5各类羊的饲养管理
5.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的品牌作用十分重要。要挑选种性特征明显、体格雄壮、运动灵活、身体各部位结实的公羊。对种公羊的饲料要保持肥瘦结合,蛋白质含量充足,合理搭配的饲料能够改善羊群繁殖中的受胎率。所以可以在配种季中可以给其饲料中增加鸡蛋、骨粉等高蛋白成分。非配种季也要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另外,要保持种公羊每天能够有足够大的运动量,保持其体格健硕,精力旺盛。
5.2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作为羊群繁殖的基础,对羊群的繁殖速度和繁殖成功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根据母羊的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分别进行针对性的饲养。在空怀期要尽量给母羊补充足够的青绿饲料,防治母羊肥胖,不然会降低母羊的受孕几率;在母羊怀孕期,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要及时的补充,防止母羊在怀孕期营养不良;在母羊的妊娠期(一般为5个月),在牧羊生产后3天以内就可以喂养,要尽可能喂品质较好的青草或干草,3天以后可以喂精饲料;对于哺乳母羊,其饲料要求有较高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除了精饲料以外也应适当补充青绿饲料,保证母羊的活动和采光时间。
第2篇:二春蚕饲养技术论文
二春蚕饲养技术论文
1饲养二春蚕的好处
一是增加发种量。二春蚕一般占一春蚕的70%以上。可饲养12张/hm2以上,年平均发种可达52.5~60.0张/hm2,提高了单位面积的饲养量和产茧量。二是气候相对夏蚕及中秋蚕适宜。二春蚕时桑叶质优良,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保证了蚕作的安全,适宜饲养。三是二春蚕比中秋蚕产量高,茧质优。2003年丰县二春蚕平均产量570kg/hm2,比中秋蚕的502.5kg/hm2增67.5kg/hm2,增长13.3%。2004年全县二春蚕平均产量636kg/hm2,比中秋蚕的591kg/hm2增45kg/hm2,增长7.6%。实践证明二春蚕产量远高于中秋蚕,而且二春蚕的茧质也明显好于中秋蚕。四是由于推迟了夏伐时间,黄化叶及硬化叶少,叶质较好,并且减轻了某些桑树病虫害,如桑象虫、桑天牛等。五是饲养二春蚕后,可以将两季秋蚕合并为一季秋蚕,8月25日左右出库,这样可以利用秋季最佳气候条件避免加温。二秋并一秋可以减少饲养环境中病原物,大大降低秋蚕发病率。
2二春蚕的饲养技术
2.1适时出库
一春蚕一般比常规出库时间提前2~3d,二春蚕出库一般在5月22~23日,6月初收蚁,确保6月底前上蔟。这样既能避开大蚕高温多湿或高温闷热等不良环境,又能提早夏伐。
2.2收蚁时间与饲养量
二春蚕应掌握在6月8日左右收蚁,6月底上蔟。二春蚕的饲养量以头次春蚕饲养量的7~8成为宜,长势较好的桑园饲养18.75~22.50张/hm2。
2.3注意消毒防病
一是二春蚕是接着一春蚕之后饲养的一批蚕,蚕期间隔短,有的农户还存在套养现象,蚕室及周围环境中病原物相对较多,因此致病力强,如不严格消毒,极易造成蚕病暴发。特别是共育室消毒更要全面彻底,消毒后严格管理,防止二次污染。二是小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要每天早上撒1次防僵粉防止曲霉病发生;大蚕期遇梅雨季节应多用新鲜石灰粉等干燥材料,防止病毒病的发生;5龄期第1、第3、第5、第7天添食氟哌酸等药剂防治细菌病;5龄期第2、第4、第6天体喷或添食灭蚕蝇,防治蝇蛆病;上蔟前添食蜕皮激素、氟哌酸和灭蚕蝇混合液,能有效预防死笼茧和蛆孔茧,以提高蚕茧内在质量。
2.4坚持小蚕专室专具共育
育好小蚕半丰收,搞好小蚕共育尤其重要。二春蚕的小蚕一定要专室、专具、专用桑园统一共育。门窗要用黑布遮盖,保证蚕室内光线柔和均匀,并经常将蚕匾两头对调。切叶大小要均匀,一般1~2龄蚕用桑切成蚕体长1.5~2.0倍的方块。给桑均匀,蚕座的边角要给到。二春蚕生长发育快,因此要超前扩座、匀座。由于两批春蚕存在套养现象,为了防止相互传染发病,一定要提倡小蚕共育,保证小蚕体质强健、发育齐一。
2.5贯彻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
二春蚕大蚕期赶上四夏大忙,劳力紧张,而此时又是蚕桑生产最忙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劳力。大蚕饲养应采用条桑育或斜面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既可以节省用工,又使桑叶新鲜,蚕儿健壮,少发病,产量高。
2.6做好防高温工作
二春蚕大蚕期外温较高,尤其是室外大棚内温度更高,因此要做好防高温工作,棚上要多盖覆盖物,保证棚内凉爽。2.7蔟中管理
二春蚕上蔟期间正遇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一定要做好降温排湿工作,必要时要进行机械排湿,否则会影响茧质和解舒率。
3桑园管理技术
桑树在一春蚕期间不摘心,采叶时每根条顶端至少留1叶1心,让其继续生长,每根老条上部要留足2~3根新生粗壮条。下部的其他新梢及三眼叶全部采去,用于一春蚕条桑育。这样桑树能够正常生长,为二春蚕提供足够的桑叶。在一春蚕的大眠前后,桑园带水追施尿素300~375kg/hm2。当桑树新梢长至8片叶时,桑树要全部摘心,有利于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与大蚕条桑育。二春蚕大眠以后,要做到边采桑边伐条,6月底前夏伐工作要全部结束。饲养二春蚕期间,如桑园发生虫害,以人工捕捉为主,再结合划片分区用1500倍的'桑虫净治虫,切不可大面积用药治虫,确保蚕作安全。夏伐后仍用800~1000倍的甲胺磷进行光拳治虫。夏伐后,桑园施肥要及时,追施尿素450kg/hm2加碳铵750kg/hm2再加磷肥750kg/hm2,混合施入。为了恢复桑树的长势,丰产桑园连续饲养2年二春蚕,第3年春蚕结束,立即夏伐,以后每养2年二春蚕隔1年不养,以恢复树势。当新梢生长至10cm时,应疏芽,每株成年桑留足健壮无病的枝条10~12根,以利养分集中,利于新梢生长。
4注意事项
(1)养足一春适养二春。一春蚕是一年最适宜饲养的一批蚕,一定要在充分利用桑叶的前提下,养足一春蚕适养二春蚕。部分蚕农减少一春蚕饲养量,人为留叶饲养二春蚕,影响了一春蚕的效益。同时,为了保证桑树的持续高产、稳产,一般二春蚕饲养2年停养1年。
(2)桑园管理跟不上、树老化、长势差的农户,不提倡养二春蚕。
(3)6月份气温高,雨水充足,桑树长势旺盛,桑叶中含水率较高,蚕座中湿度较大,要勤除沙,做好防僵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建明,伏大春,江凤朝.二春蚕饲养技术要点[J].江苏蚕业,2007(4):17-18.
[2]傅强,宋庆林,仝德侠.二春蚕饲养关键技术[J].山东蚕业,2007(2):30.
第3篇:二春蚕饲养技术论文
1饲养二春蚕的好处
一是增加发种量。二春蚕一般占一春蚕的70%以上。可饲养12张/hm2以上,年平均发种可达52.5~60.0张/hm2,提高了单位面积的饲养量和产茧量。二是气候相对夏蚕及中秋蚕适宜。二春蚕时桑叶质优良,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保证了蚕作的安全,适宜饲养。三是二春蚕比中秋蚕产量高,茧质优。2003年丰县二春蚕平均产量570kg/hm2,比中秋蚕的502.5kg/hm2增67.5kg/hm2,增长13.3%。2004年全县二春蚕平均产量636kg/hm2,比中秋蚕的591kg/hm2增45kg/hm2,增长7.6%。实践证明二春蚕产量远高于中秋蚕,而且二春蚕的茧质也明显好于中秋蚕。四是由于推迟了夏伐时间,黄化叶及硬化叶少,叶质较好,并且减轻了某些桑树病虫害,如桑象虫、桑天牛等。五是饲养二春蚕后,可以将两季秋蚕合并为一季秋蚕,8月25日左右出库,这样可以利用秋季最佳气候条件避免加温。二秋并一秋可以减少饲养环境中病原物,大大降低秋蚕发病率。
2二春蚕的饲养技术
2.1适时出库
一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