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第1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熊宝宝家着火啦
活动名称:熊宝宝家着火啦
活动目标:
1、学会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1192、学会自我保护,能进行简单的自救
3、学会使用红色布条示警。活动准备:录音《熊宝宝家着火啦》(这个录音带是老师事先录好的),展示火灾、救火的图片,毛巾,玩具电话,红布
活动难点:在电话中清晰表达着火的地点、情况等,运用湿毛巾、红色布条等。活动重点: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学会自我保护。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师:宝贝们,昨天呀,老师在家里听了非常精彩的故事,想和你们一起分享,你们想不想听呢?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熊宝宝家着火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火可以用来做什么吗?(开始互动)对,火可以帮我们将饭菜煮熟,可以烧水,可以给我们温暖,也可以照明,但是,当我们没有注意的时候,火烧起来了,他就可以毁坏好多好多的东西,你们来听听,熊宝宝他们家就着火了。
2、基本部分:(1)听故事:
师: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开始播放录音,让孩子们倾听故事)师:小朋友们,你们刚刚听了熊宝宝的故事,知不知道熊宝宝是怎样保护自己不让大伙烧到自己的呢?他怎么拨打119电话的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好,举起你们的小手。(开展互动)
师: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但是呀,老师呢,都不是特别清楚了,所以,我们再仔细的听听故事,好吗?(再次播放故事,在这次播放的时候,中间有暂停,同时老师展示图片。)
师:你们听,熊宝宝自己一个人在家玩火,结果着火了,门又被锁了,出不去,急的大哭,但是他又冷静了下来,迅速的做了什么呢?(老师展示带湿毛巾捂住口鼻的图片,开展互动)对,熊宝宝很聪明的拿了一张毛巾,用水打湿,但是,你们看看,它是不是还拧干了一些?为什么要拿湿毛巾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开展互动)嗯,老师来说一说,火燃烧的时候,会产生伤害我们身体的东西,小朋友们都见过,就是那种“烟”,当我们吸入呀,是不是特别不舒服觉得好难受呢?所以,我们要拿湿毛巾,但是啊,太湿了,就没有了空气进来啦,我们都被水呛着啦,那我们都不能保护自己了。所以啊,要拿不要太湿的毛巾,要记在自己的小脑袋里哦!好我们继续听故事。
师:小朋友,熊宝宝他打了电话,你们知道他打给谁吗?(开展互动)对,119,来你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它先这样说道:“叔叔,我们家在莲花街文景小区3栋一单元604号。”它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开展互动)当我们打火警电话的时候呀,一定要先说清楚哪里着火了,包括家的街道、门牌号,说的越清楚,叔叔们才能很快找到我们这个地方哦!熊宝宝还说了什么呢?(听录音)“我们家着火了,就我一个人在家啊,呜呜…我们小区附近是市政公园,叔叔快来救我!”熊宝宝告诉叔叔,附近有还有什么建筑物,家里剩下几个人,火燃烧的大不大。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学熊宝宝打电话吧!而且,我们一定要冷静哦,不能哭,要像熊宝宝学习。(开展互动)现在,小朋友们会不会打火警电话119了呢?
师:好,小朋友们,熊宝宝打了火警电话之后,他还拿着红衣服在窗边挥舞,这是为什么呢?(开展互动,展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红色吗?为什么喜欢红色?啊,因为红色最显眼了,对,所以其他人看见了熊宝宝挥舞的红衣服,就知道那里有危险,会赶快去帮助熊宝宝,而且消防叔叔来的时候也可以一眼就看见啦!所以,小朋友们,万一家里着火了,不要忘了找一根红布条哦,啊,要是没有红布条怎么办?对,就是像熊宝宝学习,宝贝们的衣服都可以啊,只要是红色的东西都可以啦!
你们看,熊宝宝是不是很聪明,他自己最后获救了哦!所以,当火灾来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拨打火警电话119。同时,一定要记得,当我们一个人在家时,不要玩火,以免引起火灾,不能像熊宝宝一样玩火哦!接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玩角色扮演游戏,看看谁最厉害,好不好?
(2)角色扮演
规则:1>分组进行,6人以内
2>一人扮演家里着火的小朋友,其他人扮演消防叔叔 道具:玩具电话、毛巾、红布条
说明: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老师加以正确的指导,当一轮扮演完毕,可以换另外一个小朋友扮演,以此类推。
3、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的特别厉害,很聪明,学会拨打火警电话了吗?能自己保护好自己吗?恩,好,所以,当大火来了,我们不再害怕了,对不对?我们都是勇敢的小朋友。不要忘记老师今天给你们讲的故事哦!
活动总结:该活动针对大班幼儿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学到简单的应对火灾的策略,在活动中需要幼儿参与进去。在本次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秩序混乱的过程,需要老师用心加以指导。
附:故事《熊宝宝家着火啦》
熊宝宝家住6楼。他家周围风景可美了,有一个圆圆的大湖,绿绿的草地,还有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场,而且还有好多好多的小伙伴。所以啊,熊宝宝经常下楼去玩,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今天,熊宝宝没有像以前一样,离开家去楼下,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出差去了,没有在家,他们叮嘱熊宝宝:“宝贝啊,今天爸爸妈妈都出去工作了,你呢,就好好呆在家玩好不好?我们的家需要你来照顾着,所以啊,乖乖在家哦,当一个勇敢的宝贝。”熊宝宝开心极了,平时候爸爸妈妈老是不让他玩这样玩那样,今天终于可以大玩一通了,等明天再去找小伙伴们玩啦!
于是啊,熊宝宝抱出了他心爱的玩具,还有一大堆零食,坐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心里乐得哈哈大笑。
一个上午过去了,熊宝宝觉得家里一点也不好玩,电视看腻了,小肚子也吃的饱饱的,玩具也不好玩了。那可以玩什么呢?熊宝宝的小脑袋转呀转呀转,他忽然想起来小阁楼里有一口烂铁锅,乐得想到:“哇!我要用铁锅做饭,过家家,做一个拿手的小厨师。”他找出了打火机,还有废纸,一个人玩起了做菜的游戏。他忘记了老师叮嘱的“不要玩火”的叮嘱,只想着游戏肯定很好玩。
就在熊宝宝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张燃着的纸悄悄地飘到了窗边。这下可不得了!漂亮窗帘拖在地上,这张纸上小小的火“呼呼呼”就将窗帘点燃了。熊宝宝玩得正起劲呢,他洗菜、炒菜、做饭,谁还去注意那些!“咦?这是什么味道?我炒的菜这个味道吗?”熊宝宝呼啦着鼻子,深吸了两口气。“什么玩意儿,臭死了啊!” “怎么回事儿呢?怪怪的。”
熊宝宝自言自语着,开始觉得呛鼻子了!“啊秋!啊秋!”
熊宝宝这才转头,这一看,吓得他马上就哭了起来!
“哇哇…着火啦!着火啦!怎么办啊?呜哇…”他快速地爬起来跑到门边,开门,门打不开!熊宝宝这可急坏了,哇哇大哭!
“爸爸…妈妈…回来救我!呜呜…哇哇…老师…”对!老师!在幼儿园老师教过我们怎么面对火灾,怎么自己救自己。熊宝宝冷静了下来,爸爸妈妈肯定现在不会回来,我要自己就自己。
熊宝宝快速地跑到了浴室,找出来一张毛巾,按照老师说的,打湿!拧一下!再拧一下!对了,捂住小嘴巴和小鼻子。这样做了之后,熊宝宝又很快地跑到了卧室,拿起电话,“老师说,火灾来了,要拨打119。”他按下了三个键“1、1、9”,电话通了。“叔叔,我这里是莲花街文景小区3栋一单元604号,我们家着火了,就我一个人在家啊,呜呜…我们小区附近是市政公园,叔叔快来救我!”熊宝宝打完了电话,觉得还是害怕啊,他想起了老师说的红布条,“可是没有红布条啊!”“衣服,我的衣服是红色的!”熊宝宝拿起他的衣服就跑到了另一个窗户边,挥舞着自己的衣服,“救命啊!救命啊!我家着火啦!叔叔阿姨快来救救我啊…”熊宝宝边哭边喊着。楼下的叔叔阿姨听见了熊宝宝的哭喊挥舞,迅速地跑到了6楼,砸他们家的门,消防叔叔也来了,快速地向熊宝宝家跑去,门砸开了!熊宝宝被救了出来,他们家的火也终于灭了!
“呜呜…”熊宝宝伤心地哭了,消防叔叔安慰着他:“小朋友,以后不能在家里玩火了,还好,你很聪明,知道该怎么做,还是值得表扬的。”
从此,熊宝宝再也不再玩火了。
注:由于故事是自己编的,在情节方面处理的不是很好,所以,对教学可能有很大影响。
第2篇:学前儿童健康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健康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儿童健康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留守儿童的各种内在表现。
2、让学生知道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如何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的各种对策。
二、教学形式:
情景回顾、交流、讨论。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回顾。(播放大石小学留守儿童网上大拜年视频)
2、分析留守儿童现状。
①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大石小学共有在校学生817人,其中“留守学生”244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其中双亲外出的就有89人。
②心理健康的各种表现。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存在“亲情饥渴”、学习成绩滑坡、心理封闭、容易受到伤害及行为习惯较差等严重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问题。
同时,这些留守学生大多数表现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自卑懦弱、缺乏自信;行为孤僻、缺乏对他人的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较差,他们的人生安全和生活环境也令人十分担忧。
③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出示活动图片)
a、让孩子们生活舒心。伙食团老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科学营养配餐,努力改善伙食质量,保证每一个留守儿童吃饱吃好。
b、让孩子们享受父母般的爱心。公寓老师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育孩子热爱劳动,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整理自己床铺和学习用品的.自理能力。按时组织本寝室内的孩子给“留守儿童”过一个简单朴素的生日。唱一支生日快乐歌,送上一份师生自制的生日礼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大家庭的温暖。
c、让孩子们玩耍得开心。学校根据“留守儿童”各自的爱好,组织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派富有特长的生活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开展活动。平时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和蔼的态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让他们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亲情,让他们玩得开心。
d、让孩子们身心安全放心。生活教师每周为“留守儿童”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每周集中对“留守儿童”进行以“安全用电、用气、防火、防溺水”等的安全教育课,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每期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活动;身心安全环境,让他们身心安全放心。
四、小结。(出示留守儿童心语心愿)
由于留守儿童是一个受全社会关注的对象,我们必须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
学前儿童健康教案2
设计意图: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尤为重要。这些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好多大哭大闹,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在家中养成了各种各样的睡眠习惯。通过观察,有的幼儿习惯比较好,有的幼儿习惯睡觉时吃奶嘴的,有的幼儿睡觉时要妈妈或其他人搂着睡的,有的幼儿晚上睡的晚、白天起得晚的,还有的幼儿有特别睡眠习惯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明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并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活动目标:
1、明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2、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3、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或小猪、大象、老虎、小狗、小鹿木偶各一个,幼儿每人一个玩具娃娃,摇篮曲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引起幼儿兴趣,教师讲述故事。
2、大象裁判请小朋友帮助评选火炬手。(讨论)提问:你认为谁是形象最美的火炬手?为什么?
(提示: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翘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
讨论:
①他们今天的形象是怎样的?
②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翘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是什么原因?(先请幼儿猜想,后请小动物自己分析、讲一讲)
3、小结:小鹿闹闹昨天睡得晚了是黑眼圈不漂亮;小老虎皮皮睡觉爱要奶嘴是翘嘴巴不漂亮;小狗豆豆睡觉爱趴着是青紫色的嘴唇不漂亮。只有小猪睡觉姿势正确,还能做到早睡早起,形象最好、最漂亮,小猪白白就是这次森林运动会的火炬手了大家鼓掌表示祝贺。
4、讨论:睡觉应该注意什么。请小猪拜拜讲一讲正确的睡眠习惯。(睡觉时应右侧卧,并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5、请小朋友哄小宝宝睡觉。(小朋友要将小宝宝背对自己,举起小宝宝拿勺子的小手以区分左右。随着音乐唱起摇篮曲)
活动延伸:
(游戏)请小朋友和小猪一起做火炬手传递火炬。
第3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儿童的疲倦或饥饿是由于生理上不适应而产生的,转而可影响情绪。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若教师上课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和活动,可以使儿童情绪饱满,精神愉快,从而减少疲倦感。
(2)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或受到斥责,处罚,吃饭时哭泣等均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3)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如斜视的儿童不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或他人的讥笑,就会引起儿童的自卑感;耳聋的孩子可以造成发育障碍或发音不正确;常受斥责的孩子,说话时犹豫不决,养成口吃的习惯。(4)精神影响身体的外形,情绪一贯正常的孩子,精神愉快,经常是挺胸、抬头,坐、立、行走的姿态正确,动作敏捷。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易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
第4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优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模拟试卷(A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投掷、跳跃等动作属于非周期型动作。
2.可以通过走平衡板、单脚站立、转圈后停下 等游戏加强儿童大脑皮层抑制过程 3.“三浴活动”是指空气浴、日光浴和 水浴。
4.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 走、跑 等动作属于周期型动作。
5.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方法时要与示范或动作练习相结合,这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6.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是由游戏的 活动任务、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条件、情节、规则 和 结果 等成分所构成。
7.为保障儿童身体平衡发展,不仅身体的负重要适宜,而且在练习时必须要使身体的负重部分 交替进行 进行。
8.可以通过追逐跑、躲闪跑、躲避他人掷来的沙包等游戏促使儿童神经过程更兴奋,提高神经过程灵活性。9.教师对幼儿活动量的掌握,首先要观察孩子的 呼吸状况,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脉搏。活动中心率最好在 130次/分 以上,最高不超过 180次/分,心率恢复时间为 10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