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2023-10-06 07:13:4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D 2.C 3.D 4.B 5.B6.C 7.B 8.C 9.B 10.D11.A 12.C 13.D 14.C 15.A16.B )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维生素C又名()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感染___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生理性远视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用图是_“生长发育监测图”

4.铁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并参与体内__氧______的运输和利用。

5.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数量,二是__质量

______。

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_传染途径 和易感者。

7.已经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的遗尿症称__功能性遗尿症______。

8.儿童期多动综合症是一类以__注意障碍______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

9.空气污染是指__空气______中混入了各种污染物。

10.桌椅各部分的尺寸是以___人体_____相应部分的大小为依据的。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写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分化现象。(×)

改“分化”为“泛化”

2.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冬季,主要因保暖过度所致。(×)

改“保暖过度”为“保暖不够”

3.人体少数脏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改“少数脏器”为“每个脏器”

4.由膳食供给的蛋白质,只有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相一致,才能被充分利用。(√)

5.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均因食物过敏引起。(×)

改“均因食物过敏引起”为“可因食物、灰尘、化纤等多种因素引起”

6.喷射性呕吐是由胃肠炎引起的,没有感到恶心即喷吐出来。(×)

改“胃肠炎”为“颅内压力增高”

7.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8.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冬春季。(×)

改“冬春季”为“夏秋季”

9.发生扭伤后,损伤部位充血、肿胀和疼痛,可采用热敷的方法,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改“热敷”为“冷敷10.给孩子测体温之前,先要看体温计的水银线是否在37℃以下。(×)

改“37℃”为“35℃”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答:免疫系统具有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等功能

2.婴幼儿常见心身疾病有哪些?

答:婴幼儿常见心身疾病有:(1)哮喘;(2)肥胖症;(3)复发性非器质性腹痛;(4)呕吐、腹泻、便秘。

3.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答: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有:

(1)体重、身长增加速率各时期不同。

(2)身体各部分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3)各器官各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4)每个儿童的体格发育有自身特点。

4.怎样预防龋齿?

答:(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3)氟化防龋,用含氟牙膏。

5.简述健康检查的目的。

答:通过对健康儿童系统的.体格检查,可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并能尽早发现疾病和身体缺陷,这可及早采取治疗和矫治措施。

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试述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答:1.(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a、脑细胞数目一岁后不再增长,但脑细胞突起越来越复杂。b、神经纤维髓鞘化逐渐形成。

( 2)容易兴奋,容易疲劳(展开阐述且正确)

(3)需较长的睡眠时间(展开阐述且正确)

(4)脑的耗氧量大(展开阐述且正确)

(5)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展开阐述且正确

2.托幼机构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膳食巧搭配?

答: (1)粗细搭配(2)米面搭配;(3)荤素搭配;(4)谷类与豆类搭配;(5)蔬菜五色搭配;(6)干稀搭配。

3.体格锻炼对儿童身心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1)增强儿童体质,锻炼儿童体格、体能,增强儿童的适应能力,锻炼儿童的心理能力。

(2)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动静交替,符合用脑卫生。

(4)有利于体弱儿童的康复。

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请回答:(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答:(1)该儿童患了“学校恐惧症”。

(2)可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矫治。

a、在该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

b、分成五个等级按步骤矫治:

第一步:获取儿童的信任,带孩子在学校附近散步数次;

第二步:带孩子进入学校进行娱乐活动,注意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活动;

第三步:带孩子进入教室进行娱乐活动;

第四步:到校上课,参与学习活动,但不布置任务(如作业等),教师不给予批评、惩罚;

第五步:到校上课,参加学习及其他活动,布置较少的学习任务,并渐次增加,直至不再惧怕学校。

c、以上各步骤中,只要该儿童未出现不良情绪,即给予表扬、鼓励,待情绪稳定不再惧怕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

2.试述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

(1)建立合理生活制度,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2)加强营养管理,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合理的膳食,防止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3)建立健康检查制度,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医学矫治。

(4)做好预防接种、消毒隔离等工作,控制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5)开展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及抗病能力。

(6)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给儿童创设符合安全、卫生和教育要求的生活环境。

(8)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健康行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七、案例分析题(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多答不加分。10分)

1.一个五岁孩子,其身高103厘米,体重28公斤。

试分析阐述:(1)用粗略评价方法估算,该儿童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

(2)根据该儿童的发育现状,你有哪些教育建议?

2.案例:某园中班发生一例甲型肝炎病人,该园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病儿进行隔离,时间为30天。

(2)对病儿使用过的玩具、食具进行消毒。

(3)对该中班儿童进行医学观察。

请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是恰当的?哪些不够明确?

(2)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2篇: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2=24分)

1.对幼儿运动系统特点阐述错误的是( )。

A.小肌肉发育早,大肌肉发育晚

B.幼儿骨骼富于弹性

C.骨骼处于骨化过程中

D.肌肉容易疲劳,但消失也快

2.乳牙共20颗,于( )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 )是指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

A.斜视 B.斜眼 C.近视 D.弱视

4.下列哪种家教类型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

A.奢望型 B. 专制型 C.自流型 D. 说服型

5.水痘属于( )。

A.肠道性传染病 B.虫媒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医源性传染病

6.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7.( )应做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维生素 D.蛋白质

8.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9.在六种营养素中,( )应做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矿物质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周星期一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对较低

B.星期三和星期四学习和工作效率是一周中最高的

C.幼儿园上午一般可安排语言、计算、常识等学习内容

D.每日14―15点是一日工作效率的第二个高峰期

11.狂犬病最突出的症状是( )。

A.“恐水” B.烦躁 C.抽风 D.惶恐不安

12.传染病的传染源不包括( )。

A.病人 B.受感染的植物 C.受感染的动物 D.病原携带者

二、填空题(每空1分,1×15=15分)

1.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_______、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指生来就具备的本能,是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3.我们将6岁以前这段时期分为胎儿期、______期、乳儿期、______期、幼儿期等五个时期。

4.健康教育的途径有________进行,参加卫生活动和在________中进行。

5.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____有关,它属于_____溶性维生素。

6.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的原则有循序渐进原则、_______原则、个别照顾原则和________原则。

7.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________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能力和随意性刚刚开始发展。

8.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________和易感者。

9.1792年________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被视为心理卫生运动的首创者。1908年比尔斯写了一本名叫________的书,呼吁全社会制止对精神病人的非人待遇,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1×10=10分)

1.健康儿童的体温在36C―37C,如果腋探超过37.5C就是发烧了。( )

2.当某些刺激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固定”下来有了规律,这是大脑皮质的优势规律。( )

3.向心律是指胎儿的发育是由头至下肢。( )

4.糖类因为所含氢和氧的比例与水相同,故又名碳水化合物。( )

5.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分化现象。( )

6.微小气候是指室内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 )

7.因母乳量不足,用牛奶、奶粉等代替一部分母乳,称为人工喂养。( )

8.一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局部除红肿外,并有水疱,疼痛剧烈。( )

9.一般以坐高的1/3来确定桌椅高差。( )

10.在幼儿教育阶段,要将性教育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

四、回答题(第1至2小题各4分,第3至5小题各5分,6小题6分。4×2+5×3+6=29分)

1.解释名词:健康教育

2.简述学前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3.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4.简述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5.简述幼儿游戏的卫生要求。

6.简述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五、论述题(1小题,1×12=12分)

试述乳牙有何作用?怎样才能使孩子有一口健康的乳牙呢?

六、案例分析题(1小题,1×10=10分)

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请回答:(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

(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2=24分)

1.A 2.C 3.D 4.D 5.C 6.D 7.B 8.B 9.B 10.D 11.A 12.B

二、填空题(每空1分,1×15=15分)

1.心脏 2.反射 非条件反射 3.新生儿 婴儿

4.结合课业 日常生活 5.A 脂 6.一贯性 全面锻炼

7.具体形象 8.传播途径

9.比奈尼 或 比奈尔 《自觉之心》或《一颗失而复得的心》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1×10=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回答题(第1至2小题各4分,第3至5小题各5分,第6小题6分。4×2+5×3+6=29分)

1.以卫生科学为主要内容(1分),以健康为目标的教育称为健康教育。(1分)对于幼儿来说,健康教育就是要教给他们有关健康的知识,使他们知道一些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知识,(1分)从而影响行为习惯,加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1分)

2.学前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1)婴儿期缺乏训练,造成持续性的遗尿状态;(1分)

(2)幼儿智能发育迟缓,不能预先告知排尿,或是无法控制;(1分)

(3)独自排尿后发生的遗尿,属继发性的。这种情况往往是有心理原因造成的;(1分)

(4)特别神经质的幼儿对周围状况的一种敏感反应,出现尿频现象。(1分)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具有特异性病原体;(1分)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1分)

(3)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1分)

(4)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1分)

(5)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1分)

4.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1分)

(2)容易兴奋,容易疲劳;(1分)

(3)需较长的睡眠时间;(1分)

(4)脑的耗氧量大;(1分)

(5)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1分)

5.幼儿游戏活动的卫生要求:

(1)游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智力、情绪和身体技能的发展;(1分)

(2)游戏应尽量在户外进行;(1分)

(3)避免幼儿负担过重;(1分)

(4)注意安全;(1分)

(5)使幼儿有愉快的情绪。(1分)

6.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1)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分)

(2)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1分)

(3)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1分

(4)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1分)

(5)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1分)

(6)每个儿童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特点。(1分)

五、论述题(1×12=12分)

要点:(1)乳牙的作用:

①咀嚼食物,帮助消化(1.5分);

②影响孩子的音容笑貌(1.5分);

③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孩子口齿伶俐(1.5分);

④对恒牙的顺利萌出有重要作用(1.5分)。

(2)使幼儿有一口健康的乳牙,必须做到:

①充足的营养和阳光(1.5分);

②适宜的刺激(1.5分);

③避免外伤(1.5分);

④漱口和刷牙(1.5分)。

因此,要加强对孩子乳牙的保护。

六、案例分析题(1×10=10分)

(1)该儿童患了“学校恐惧症”。(2分)

(2)可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矫治。(1分)

a、在该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1分)

b、分成五个等级按步骤矫治:

第一步:获取儿童的信任,带孩子在学校附近散步数次;(1分)

第二步:带孩子进入学校进行娱乐活动,注意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活动;(1分)

第三步:带孩子进入教室进行娱乐活动;(1分)

第四步:到校上课,参与学习活动,但不布置任务(如作业等),教师不给予批评、惩罚;(1分)

第五步:到校上课,参加学习及其他活动,布置较少的学习任务,并渐次增加,直至不再惧怕学校。(1分)

c、以上各步骤中,只要该儿童未出现不良情绪,即给予表扬、鼓励,待情绪稳定不再惧怕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1分)

第3篇:招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招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术界对“卫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把它当做近代新名词来研究,以近代术语“卫生”的生成和传入中国的过程作为考察的重点,而没有对中国传统社会中“卫生”的涵义进行全面的考察。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心理卫生学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1-2岁的婴幼儿为多,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请结合实例谈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要点: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主要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

1、控制传染源(做到“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例如呼吸道传染病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消化道传染要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3、保护易感儿童(增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进行预防免疫接种疫苗)

二、幼儿园小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娃娃,小王老师把他介绍给小朋友时,大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五)

学前卫生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0=20分)

1.(D)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和强度。A.镶嵌式活动 B.保护性抑制 C.动力定型 D.始动调节 2.孕妇服用(B)药物可使胎儿的牙釉质不好,颜色发黄,质地松脆。A.合毒素 B.四环素 C.氯毒素 D.青毒素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椅深是指椅面前后的距离 B.一般以坐高的1/3来确定桌椅高差 C.幼儿桌子应设抽屉和横木,以方便幼儿取放物品 D.到了中班,就要让幼儿学会使用筷子 4.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幼儿在膳食中应注意补充(C),以便提高饮食中铁的吸收率。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5.选出儿童被下列虫咬伤或螫伤,其治疗所用药物明显不同于其它一项的是(A)。A.黄蜂 B.蝎子 C.蜜蜂 D.蜈蚣 6.(A)是指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

A.弱视 B.斜眼 C.近视 D.斜视 7.在六种营养素中,(B)应做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A.蛋白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动作就逐渐迅速准确,其原因是()

C. 肺活量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

D. 体重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

8.季节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身高增长较快和体重增长较快的季节分别是()A. 春季、冬季

B. 冬季、夏季 A. 神经纤维的突起逐渐形成 B. 神经纤维的分枝逐渐形成 C. 神经纤维的髓鞘逐渐形成 D. 神经纤维的接触逐渐形成2.下列关于脑细胞能量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蛋白质 B.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脂肪 C.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 D.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麦芽糖 3.生长发育包括()A. 体格发育和脑发育 B. 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 C. 肌肉发育和脑发育

D. 骨骼肌肉发育和精神发育

4.语言教育形象化的作用是()A. 能够刺激右脑机能发展 B. 能够达到活化左脑的目的 C. 能够协调左右脑的作用 D. 能够有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辅导

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 一个概念: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 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第一章 人体概述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看,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二.人体基本结构(这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掌握这四个概念:

● 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 组织: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的组织。根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的分布和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

未完,继续阅读 >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