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第1篇:《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中的主要事件,结局,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
(2)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理解“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这两个文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进行对比,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制度最终是要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4.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5.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2.学法选择: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 【导言】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
本课围绕着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导火线.开始的标志.转折.)———结果———意义这一主线展开./ 5
一、战争的爆发
原因:独立前,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独立战争中,他们结成了同盟,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尽管他们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19世纪上半期,随着南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双方的矛盾在劳动力、原料、市场三方面日益尖锐,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扩大工业品出口,同时提高关税,限制工业品进口。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南方种植园主为了谋取高额利润,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因而他们力主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所以,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可见,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已阻碍美国经济发展,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因素。
经过:(1861年~1865年)
①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②爆发: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部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③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战备松懈,节节失利。④转折: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⑤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为什么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
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这就意味着美国在政策的制定上,林肯必将行使总统的权力,反对奴隶制的扩张,南方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展到西部的希望化为泡影。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发动叛乱,脱离联邦。因此,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部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从美国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上,我们发现内战初期,北方的力量比南方强大,但北方却失利。主要原因有: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还幻想妥协,战备松懈,同时北方政府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和解决人民的土地问题,没有注意充分发动人民和广大奴隶的力量,所以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连续失败./ 5
二、北方的胜利
分析《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有关内容,说明这两部文件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上,这块土地就可成为私有财产。——《宅地法》
材料二:1863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从这两个文件的内容看出,美国政府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解放了所有叛乱州的奴隶成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政府军队。这样,广大工人、农民和黑人积极参加革命战争,使战局得以扭转。
1863年,南北军队在葛底斯堡决战。林肯战前的这篇演说,成为闻名于世的作品。北方军队士气高涨,大获全胜,从此北方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直到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但是内战结束不久,林肯就被刺杀于华盛顿的福特剧院。
为什么称林肯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林肯在内战最危急的关头,顺应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隶制,解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林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意义: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称之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因而称之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课堂小结】
找学生谈收获小结本课。【练习巩固】
展示课堂练习让学生训练,然后讲解。/ 5
【布置作业】
做练习册《资源与评价》
板书设计: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战争的爆发的原因:
经过:(导火线.开始的标志.转折)结果: 意义:/ 5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5
刘丽影
2015年10月
第2篇: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长春市第九十七中学
姚迎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说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②分析内战原因、性质、意义,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③学生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教学重点
南北战争的原因、性质、和意义。教学难点
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奥巴马和总统山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南北战争是美国南方与北方的一场战争,也被称为“美国内战”。我们前面学过美国独立战争,当时美国南方和北方是团结起来才打败英国的,昔日盟友今朝为何兵戎相见?
一、通过导学案验收学生预习效果。原因,导火线,过程(开始、转折、结束),评价林肯,战争性质和历史意义。三大组各找出一位代表发言。
二、内战的原因:南北矛盾
师:美国南北方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点击多媒体)即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方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南方的种植园里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种植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师:这也反映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师:请同学们看多媒体课件我们一起来分析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者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却占用了大批劳动力。北方资产阶级坚决反对。双方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教师总结: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知,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劳动力、市场、原料、关税以及对西部新州等问题上矛盾越来越尖锐,其中劳动力因素是关键。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南方使用和占有大量黑人奴隶,向西部新州扩张奴隶制还是限制奴隶制还关系到南北方谁能控制参议院进而控制国家政权,所以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的矛盾不可调和,不得不用战争来解决,而引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又是什么呢?
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同学们课前查找过很多有关林肯生平的资料,同学们阅读课本弟112页说明林肯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当选为什么会成为内战的导火线呢?(出身贫寒,勤奋、好学、幽默、诚实、富有同情心,反对奴隶制)林肯年轻的时候就目睹戴着铁镣从门前走过的一队黑奴,对他们充满了同情。然而南方奴隶主们决不肯放弃他们的利益,尽管这种利益是奴隶的血和泪浇灌出来的。南方奴隶主认为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势必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在林肯当选后不到3个月,南方11个州就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1861年3月,南方乘林肯总统刚上任,国家形势不稳之机向北方发动了进攻,战争爆发。
三、战争的过程:
1、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面对南北分裂的现实,林肯作出了用战争维护联邦的最后决定,林肯除了维护统一、反击分裂之外,别无选择。
让学生分析《南北实力对比》表格,北方实力强、经济先进;南方实力弱,经济落后,更为重要的是,北方主张废奴,是为正义而战,而南方却在为维护一种罪恶的奴隶制度而战。然而,战争一开始,是不是形势就有利于北方呢?
2、初期形势:北方节节失利
为什么实力强大的北方却在打败仗?(学生思考作答。南方奴隶主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而北方林肯政府幻想妥协,战备松懈。林肯在初期虽反对奴隶制,但他因担心南北分裂而反对立即取消奴隶制,因此总想与南方奴隶主妥协。)北方节节败退,华盛顿险些失守,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林肯政府怎么办?
3、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带领学生看课本,了解这两部文件的内容和作用。《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扭转战争形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两部文件的颁布,使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战局开始扭转。
4、结束: 1865年4月9日,联邦军队终于取得了内战的最后胜利,南军弹尽粮绝,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联邦统一得到维护,奴隶制度被废除。
四、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又一障碍”是什么含义?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867年到1890年,这个短短二十六年时间,美国迅速超过英法,跃升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可是林肯……!1865年4月14日晚,他与夫人一起到福特剧院看戏,一个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向总统头部开了枪…….一位巨人倒下了。伐木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大树倒下才量得准。”美国人,世界各国的人,此时都知道了他的高大。
林肯虽然逝世了但是他却赢得了美国甚至世界的尊重,林肯为何受到人们的尊敬?
生:……(因为他坚决维护了联邦统一,又作为黑人奴隶解放的象征,受到后人的尊敬)
师:人们在华盛顿纪念碑的对面,修建了一座洁白庄严的林肯纪念堂,这是一座帕特农神庙式的建筑,它的56级台阶代表林肯一生走过的56年。走进纪念堂,迎面就是洁白庄严的林肯坐像。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
一、南北战争的原因——南北经济制度矛盾。
二、导火线
三、南北战争的过程
1.爆发:2.初期形势:3.转折:
三、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第3篇: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浚县第二实验中学 高雪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说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②分析内战原因、性质、意义,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③对统一作用进行引申,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辩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影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影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③学生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确评价林肯,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教学
第4篇: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第17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烟店中学
彭修志
课标内容:
1、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2、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了解南北战争的过程、性质和作用。
能:认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正确评价林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探究理解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认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3)通过展示资料感受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残暴野蛮的奴隶制度。
(2)、学习林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志。
(3)、培养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林肯及 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依据课标)
2、难点: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依据学情)
四、教材分析
世界史上: 美国南北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的典型事件。
美国
第5篇: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 李新侠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版本:冀人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
二、教学设计策略: 在设计本课时,我研究了新的课程标准,力求在教学中突破旧的教学理念,全面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美国南北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学习本课,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以及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将有更深更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堂能够体验学习乐趣;通过导学自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觉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和合作式学习发展自身能力;通过认知结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通过情感教育模式,进一步认识林
第6篇: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说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②分析内战原因、性质、意义,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③对统一作用进行引申,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辩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影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影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③学生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确评价林肯,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教学重点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
第7篇: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淮阴区丁集镇初级中学 顾从华
一、教材解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个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使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参与让学生体会历史;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感悟历史与现实。
二、学情分析
在第四单元通过第十二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美国诞生的背景、经过、结果,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知道美国是当今的超级大国,但是它是怎样扫除发展中又一大障碍的呢?学生对此有较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原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结局、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地位等重要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横向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穿插讲解,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学习运用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