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减法语文教案

2023-10-18 07:13:3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小鹿的减法语文精品教案

小鹿的减法语文精品教案

小鹿的减法语文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3、学习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小鹿的话的深刻含义,并且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幻灯片

一、复习

1、词语:退却、浑身、汗淋淋、坚持、成功、方便、流逝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围绕“减法”提问激趣

1.速读全文,思考:小鹿的减法是指的什么?用线划出有关语句。

抽读,齐读

2.出示句子一

“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理解句子:小鹿说的“成功”是指什么成功呢?造桥和减法有什么关系?学了这节课,我们就会明白。

三、品悟“减法”,悟文激情

(一)为什么要做减法

1.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出示默读要求)思考:小鹿为什么要造桥?獐子为什么想铺路?

2.理解“退却“一词

(1)他们去做这些工作了吧?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退却)

(2)他们为什么都退却了呢?(得花一年的时间)

(3)原来他们遇到困难就不敢做了,就说他们——退却了。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生活有有没有像小鹿和獐子这样“退却”的`时候呢?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最后一句话。

(4)练习用“退却”一词填空

小明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就摔了10个跟头,但他没有()终于学会了。

(二)做减法的结果怎样

1.后来小鹿下定决心做减法,它做的结果怎样呢?引读最后两段。

2.指名说说结果如何?

(三)怎样坚持做减法的

过渡:是呀,小鹿为什么成功了,而獐子却一事无成呢?他们都是怎样做的?

1.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把描写小鹿造桥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句子二: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1)抽读,齐读句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鹿造桥轻松吗?

(2)请小朋友们借助插图想像一下,太阳升起或月亮出来的时候,小鹿忙于造桥的情景。它不仅累得浑身汗淋淋的,还累得怎么样?(学生想像,发言)

(3)仿照这种形式,把下面句子说具体。

出示:————累得————————

————笑得————————

3.学习獐子与小鹿的对话。

(1)当小鹿辛辛苦苦地造桥时,獐子可能在干吗呢?(学生想像说话)

(2)正因为这样,他对小鹿的做法,很不理解。它究竟对小鹿说了些什么呢?小鹿又是怎样回答的呢?同桌俩对照插图分角色表演读3~7自然段。

(3)创设情景理解“坚定”一词

造桥要花那么多时间,还那么辛苦,不仅獐子劝小鹿别造了,森林里的其它动物也来劝小鹿,小鹿会怎样回答呢?(学生小组想象小动物劝小鹿的情景,说一说。)

师:第1天,小鹿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造桥了,他从(学生读句子二),獐子见了,劝他说(学生以獐子口吻劝说),小鹿摇摇头说(学生读句子一)。

第10天,烈日炎炎,小鹿还在造桥,他从(学生读句子二),松鼠见了,劝他说(学生以松鼠的口吻劝说),小鹿摆摆手说(学生读句子一)。

第100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小鹿仍然在造桥,小熊见了,劝他说(学生以小熊的口吻劝说),小鹿很有信心地说(学生读句子一)。

第200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小鹿还在造桥,小动物见了,都劝他说(学生以动物的口吻劝说),小鹿很坚定地回答(学生读句子一)。

师:看,小鹿无论遇到谁的劝阻,都不动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造桥,这就叫——坚定,大家带着坚定的语气再读读句子一

4、理解“造桥”和“减法”的联系

(学生自己说说:为什么小鹿会把造桥看成是在做减法)

师补充小节:小鹿干一天的活,也就是减少一天,他就离造桥成功近了一天,他干10天活,就离造桥成功近了10天……当他一天一天的干完活,他也就一步一步的接近了造桥成功。

4、小结:小鹿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造好了一座坚实的桥。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你想对小鹿对獐子说些什么呢?希望孩子们能做生活中的小鹿,遇到困难,要学会做“减法”。

四、拓展延伸,想像说话

(出示小鹿、獐子图片)獐子遇到困难,就退却了,都一年了,它的路还没有铺,谁会喜欢他呢?现在,我们来改改这个童话故事,让獐子也像小鹿一样成为一个恒心、有毅力的孩子。(学生同桌想象说话,改编故事)

抽生说说自己改变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18、小鹿的减法

小鹿造桥坚持——成功

獐子修路退却——发愁

第2篇:《小鹿的减法》教案

《小鹿的减法》教案

小鹿的减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3、学习将句子写具体。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小鹿的话的深刻含义,并且从中受到教育。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新课

1、交流喜欢的童话故事,出示小鹿图片。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来看看它是谁?(小鹿)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有关小鹿的故事。

2、板书课题。(师生共同板书)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抢读。

2、出示生词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坚定、岁月、流逝、结实、坚持等词语)

3学习文中的多音字(得)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但一想到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学生边交流课文内容,教师边板书。

2、用小圆点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那么“整整一年”“退却”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

3、课件出示獐子图片,介绍有关獐子的资料。

獐子:是一种哺乳动物,体形象鹿,但身体矮小,而且身体上面是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生长在长江流域和福建一带。

过渡:了解了獐子,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

(二)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鹿造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______画出具体描写小鹿造桥的句子,用小圆点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看大屏幕,谁能把画出来的句子读一读?(指导学生表示时间的词语应放慢速度来读。)

3、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哪个词用的好,你读懂了什么?

(汗淋淋)

4、师范读,你体会到了什么?齐读

5、你还会说这样的词吗?

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来看屏幕。

6、出示“我会说”,读句子,填空。小鹿累的汗淋淋的。________累得_______ 石榴笑得咧开了嘴。________笑得_______

(三)品析课文3-7自然段。

过渡:小鹿造桥,獐子看到后,獐子会说什么?

1、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自然段,看一看小鹿和獐子有几次对话?(两次,师生共同表演两次对话)

2、师:指导学生通过神态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小鹿的坚持和獐子的退却。小组组合作读,体会小鹿和獐子的对话,看看怎样才能读好它。

3、师生引读。(师读旁白,男读獐子的话,女读小鹿的话)

4、师:除了獐子的劝说,森林里的小松树,大狗熊和小燕子都来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动物头饰,挑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读小鹿和獐子的对话。

5、说说小鹿的减法是什么?(相机指导“坚持”两字的写法,理解词意)过渡:小鹿的桥造好了,它可以很方便的到对岸去,那么獐子呢?

(四)齐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挑学生来说一说?(指名说)体会小鹿银坚持取得了成功,而獐子却一事无成。

四、说话练习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呢?

2、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什么?

3、交流写话。

五、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白了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

六、布置作业及板书设计

阅读《滴水穿石》和《好睡的鼹鼠》两篇故事 板书设计:

18、小鹿的减法

简笔画

小鹿

造桥

成功(坚持到底)

獐子

铺路

失败(半途而废

第3篇:《小鹿的减法》教案

>教学设计

学校:洛阳市吉利区坡底小学

姓名:崔菊仙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故事形式活泼,情节动人,符合学生阅读水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做事情往往不能坚持到底。进行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做事情有信心,要勤劳,有毅力的品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随文认识10个生字、指导书写2个字。

2、能力目标:培养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培养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四、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理解“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且从中受到教育。

六、课时安排: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鹿的减法教学教案

小鹿的减法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小鹿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小鹿经过一年不懈的努力最终造好了桥,可以很方便地过河了,而獐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感到下山越来越费力了。它告诉学生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设计理念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演读、分角色读、讨论等)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成功、坚持、汗淋淋、浑身、开始、造桥。

2、学习动作关系的句子,在语境汇总领悟表达地方法,积累句子,并能模仿造用。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培养成边读边想地读书习惯。

情感与态度:

1、有感情地朗读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鹿的减法公开课教案

《18小鹿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方便、成功、坚持、劝说”等8个词语。

2、初步学习动补关系的句子,在语境中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句子并能应用。

3、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养成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教学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闯关游戏,想做吗?游戏的名称叫生字搭桥。只要你读准老师值得生字词,就能造好一座桥。会读的自己站起来读,比一比谁读的又响又快。

2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18小鹿的减法

学生齐读课题)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8课小鹿的减法,课文讲了哪两种动物?(板书小鹿 獐子)

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什么事,划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课文讲了()想()))想()。

三熟读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鹿的减法说课稿

小鹿的减法说课稿(精选10篇)由网友 “偶尔冒个泡”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鹿的减法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小鹿的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鹿的减法》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做人的道理”为主题设置安排的。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小鹿的减法》这是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文章情节动人、语言浅显通俗,符合学生阅读的水平。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随文识字,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并且要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步形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在学习第一篇《古诗两首》时已有了初步的培养和训练,本课的教学更是继续训练、形成方法的关键。针对以上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鹿的减法教案设计

18、《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

罗玉栋

教材分析:本课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简单有趣,学生会比较感兴趣。课文讲小鹿住在河边,要到对岸得走很远的路。獐子住在山上,要下山得绕很远的路。他们感到都很不方便,又因为造桥修路需要很长时间都退却了。终于,小路下定决心要造一座桥,从早上干到晚上,在獐子劝说他时,用减法来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毅力。经过一年时间终于造好了桥。而獐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感到下山越来越难,可想到铺路要花费一年时间时,又退却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成功、坚持、汗淋淋、浑身、开始、造桥。

2、积累句子,并能模仿造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培养成边读边想地读书习惯。2.在练习说话中,表达自己的看法。3.在拼读、书写中识记生字。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的生字

2、学会默读课文,懂得表达自

未完,继续阅读 >

《小鹿的减法语文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鹿的减法语文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